柳直
在莫斯科郊區(qū)有一棟不怎么起眼的房子,但一直戒備森嚴。這個建筑物就是莫斯科病毒博物館。
莫斯科病毒博物館隸屬于D.I.伊萬諾夫斯基病毒學研究所,正式名稱為俄羅斯國家病毒收藏品展覽室。在這家博物館內共有2500多個展品,包括肝炎、腦炎、瘧疾、流感、狂犬病、天花等一些令人談之色變的病毒。平時它們都被裝在嚴實的鐵箱中,并被冷凍起來,只有在展出時才擺放出來。單是聽到這些病毒名稱,就會讓人毛骨悚然。還有一些對人類更危險的病毒被保存在遠離莫斯科的謝爾吉耶夫波薩德鎮(zhèn)的一個完全封閉的實驗室中。
莫斯科病毒博物館負責人、醫(yī)學博士尼古拉·利沃夫教授講述了一些有關該博物館保存的病毒的故事。病毒結構簡單,但絕對是造物主的杰作。它們以獨特的方式生活在地球上,許多病毒能夠在干燥、冷凍、煮沸等條件下生存下來。例如在博物館中存放的艾滋病病毒。即使在干燥的條件下,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有時都能夠將其激活,讓其進入細胞內,從而對其進行研究。
保存病毒的博物館,無異于潘多拉的盒子,盡管研究人員十分小心,但是泄漏事故有時還是會發(fā)生。博物館病毒研究所實驗室一位女研究員在試驗時曾不小心打破了一個裝有腦炎病毒的瓶子,由于擔心被責備,她沒有立即上報。很快,研究所的許多工作人員被感染。幸運的是,此后她意識到了問題嚴重性,迅速上報,從而避免了更大的災難發(fā)生。
在謝爾吉耶夫波薩德實驗室也曾發(fā)生過一起病毒泄漏事件。一名工作人員將一個裝有埃博拉病毒的容器打碎,造成一名女員工在數小時內死亡。幸運的是,工作人員迅速采取了補救措施,才防止了病毒的蔓延。
以前博物館工作人員曾親自攜帶各種病毒出入境進行交流。這些病毒包括瘧疾、流感等。病毒通常被放在專用的容器中。在飛機上工作人員會將其一直放在自己的腿上,以避免顛簸損壞。而坐在其旁邊的旅客卻并不知道,他們正在與世界上最可怕的病毒為伍。
現在,為了保障安全,防止出現意外,運輸這些病毒必須遵守嚴格程序,并由專機負責運送,運送費用很高,但國家對此有專門的撥款,從事這項致命危險工作的人員也有專門的津貼。
在莫斯科病毒博物館,最常見的是流感病毒,還有罕見的天花病毒、最無情的HIV和丙肝病毒等。電影中常能看到恐怖分子企圖獲得致命病毒的情節(jié),很難想象如果這些病毒落入邪惡勢力之手世界會發(fā)生什么,因為這些病毒比核彈還令人恐懼。
摘編自《環(huán)球時報》2020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