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廣宇
4月11日起,“煙臺高管性侵養(yǎng)女案”引發(fā)了數(shù)日的討伐浪潮:四十多歲的鮑某某帶著14歲“養(yǎng)女”小芳(化名)生活。2019年4月小芳開始指控鮑某某多次暴力性侵,第一次立案未成功后自殺被送警。半年后此事被立案,至今已六個多月。 案情遠比媒體披露的復雜,而其在網(wǎng)絡上引發(fā)的爭議甚至是站隊,就是因為此案涉及的人性、倫理、道德、法律層面的問題,爭論者從不同層面介入議題。
回到事實層面。小芳是受一名受害者,這是不應該被爭議遮蔽的事實。鮑某某與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小芳發(fā)生性關系,是行“戀愛”之名,還是“養(yǎng)父”的性侵,這應該是交由法庭去完成的舉證,不應該是由媒體在沒有充分采訪的情況下交由輿論來審判的。
要看到的事實是,受害者在報案之后,在法院提前介入的情況,也沒有立案成功,是否應該追問一下公權力和社會組織在保護未成年人方面是否盡到了責任?
圖/視覺中國
中國政法大學羅翔教授公開呼吁引進“濫用信任關系剝削性利益罪”,在立法中直接規(guī)定:如果行為人與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負有特殊職責,與之發(fā)生性關系就構成犯罪。如果能在立法上做出這樣的修正,那么類似鮑某某這樣的案件就會迎刃而解。從《梅根法案》到《熔爐法案》,都證明典型個案可以推動國家立法完善。
2013年,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四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的《關于依法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見》指出:“對幼女負有特殊職責的人員與幼女發(fā)生性關系的,以強奸罪論處。對已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女性負有特殊職責的人員,利用其優(yōu)勢地位或者被害人孤立無援的境地,迫使未成年被害人就范,而與其發(fā)生性關系的,以強奸罪定罪處罰?!?/p>
這也是有法律從業(yè)背景的高管鮑某某手里的一張牌:他一直強調與未成年人小芳的“戀愛”關系。受害人的代理律師、北京千千律師事務所律師呂孝權呼吁輿論關注的焦點要回到事實本身。事實層面是什么呢?希望有關部門的調查能夠還原事實。
中國臺灣作家蔡宜文在《房思琪初戀樂園》的書評中寫道:“任何關于性的暴力,都是整個社會一起完成的?!滨U某某案引發(fā)的強烈社會回響和關注,也折射著全社會對鮑某某行為的痛恨和不恥。 4月13日,針對鮑某某涉嫌性侵一案,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已派出聯(lián)合督導組赴山東,對該案辦理工作進行督導。而我們更加希望的是,在未來可以繼續(xù)開展對相關法律的研究討論和修訂,并加強普法宣傳和未成年人性教育。要讓孩子們知道,萬一有了不幸遭遇,能夠把無奈和傷害變?yōu)殒z甲。正如羅翔評論的那樣:法律才是“爸爸”,是保護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