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玉春
(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熱電廠,江蘇南京 210039)
梅山鋼鐵公司熱電廠一臺60 MW 雙抽汽凝汽式汽輪機(型號為CC60-8.83/4.41/1.27),其配套表面式凝汽器型號為N-3500,于2016 年7 月份做了RCCS 技術應用。RCCS,即列管式換熱器強化換熱系統(tǒng)的英文簡稱。RCCS 由螺旋紐帶、陶瓷軸承、特種鋼支架組成,見圖1。在凝汽器換熱管內安裝RCCS,無需外加動力,利用循環(huán)水自身的流速驅動,以300~1800 r/min 的速度快速旋轉,從而實現(xiàn)強化換熱及在線清洗。
圖1 RCCS裝置圖
該凝汽器為表面式、雙流程,其管子材料、數(shù)量及尺寸如表1所示。
表1 凝汽器參數(shù)
每根銅管的入水口安裝RCCS 裝置,該裝置長度約7 m,略短于銅管長度。凝汽器安裝RCCS 裝置后端差明顯減小,銅管內壁結垢情況得以改善。但該機組有六千多根銅管,不可避免地會發(fā)生銅管穿孔腐蝕泄漏,造成循環(huán)水進入凝汽器汽側,污染凝結水,導致凝結水有硬度。該單位采用EDTA~2Na絡合滴定法測量硬度數(shù)值。
由于缺乏經(jīng)驗,第一次凝汽器查漏時,將所有銅管的RCCS 裝置取出,再用傳統(tǒng)方法(薄膜覆蓋和燭火的組合法)進行查漏,查漏完畢后再回裝RCCS裝置,造成檢修時間長達4天以上,檢修工人勞動強度大,機組發(fā)電損失較大。
在經(jīng)過數(shù)次摸索和實踐后,總結了一套表面式、雙流程凝汽器在線半邊查漏的方法和一套停機快速查漏方法,無需大量抽出RCCS 裝置,能夠有效地將查漏時間控制在12 h以內,現(xiàn)將兩種方法介紹如下。
通過機組減負荷、隔絕半側凝汽器,放盡循環(huán)水,檢測凝結水硬度數(shù)值,來判斷停役的半側凝汽器銅管是否泄漏。
若檢測無硬度,說明在線運行的一側凝汽器銅管無泄漏,則所隔絕的半邊凝汽器有泄漏的銅管,需進入檢修程序。
若檢測有硬度,說明在線運行的一側凝汽器銅管有泄漏,需投入該側凝汽器,隔絕另一側并進入檢修程序。
確定半側凝汽器銅管存在泄漏,隔絕該側凝汽器,采用在循環(huán)水側升水位+硬度檢測的方法來鎖定銅管泄漏區(qū)域。具體操作如下:
(1)在已隔絕的半側凝汽器水側設置一玻璃管水位計或透明塑料軟管,用于監(jiān)視循環(huán)水的水位;
(2)已隔絕的半側凝汽器水位低于凝汽器最底層銅管標高,假設略低于最底層銅管的水位標高為H1,淹沒所有銅管的最低標高為H2;
(3)控制循環(huán)水進水門和放水門,將水位控制在標高H1+1/2(H2-H1)位置,待10 min 后(具體時間可以根據(jù)凝結水泵流量及熱井凝結水容量計算得出),取凝結水樣檢測硬度;
(4)若有硬度,則該標高水位下方有泄漏銅管,降水位至標高H1+1/4(H2-H1)位置,待10 min 后,取凝結水樣檢測硬度;
(5)若無硬度,則漏點在該水位上方,升水位至標高H1+3/4(H2-H1)位置,待10 min 后,取凝結水樣檢測硬度;
(6)重復步驟四和步驟五的操作方法,最終能夠將漏點區(qū)域鎖定在2排銅管(約50 mm垂直高度)的范圍,做好標高記錄。
假設凝汽器銅管垂直方向覆蓋的總高度為H(H=H2-H1,H1、H2與上述方法中描述一致),銅管直徑為25 mm,經(jīng)過X 次重復步驟三至五可以鎖定漏點在50 mm的垂直范圍內,則可以得出如下公式:
H×1/(2X)≈50
以該單位60 MW 機組凝汽器為例,H=2800 mm,則得出X≈6,其意義為經(jīng)過6 次水位升降和硬度測定即可鎖定漏點在50 mm 左右的標高范圍內??紤]銅管安裝的實際誤差,即銅管兩端的標高差值,實際鎖定在2排銅管的區(qū)域較好(即約50 mm垂直高度范圍)。同理可以推出,若要鎖定漏點區(qū)域在50 mm 左右的標高范圍內,經(jīng)過8 次水位升降和硬度測定,即可鎖定凝汽器銅管總高度為12800 mm的凝汽器泄漏銅管區(qū)域。
假設每次水位穩(wěn)定后,檢測硬度需等待時間為T,以該單位60 MW 機組凝汽器為例,在線查漏時機組負荷30 MW,進汽量為120 t/h,凝泵出力為120 t/h,熱井水位約600 mm,熱井尺寸為6000mm×2600mm×1600mm,則熱井凝結水量為:
6000×2600×600=9.36 m3≈10 t(凝結水)
凝泵每分鐘打出2 t 凝結水,則熱井內10 t 凝結水5 min 即可抽走。其意義在于,假設循環(huán)水側水位穩(wěn)定后,有銅管泄漏,5 min 后取樣則能夠檢測出硬度,無銅管泄漏,5 min 后取樣則檢測無硬度。這是理論計算時間,實際操作可以適當延長至10 min,時間T=10 min,確保取樣的準確性。
假設每次升降水位需要20 min,等待10 min后取樣,檢測硬度需要10 min(包含取樣時間、路程時間),則某標高水位下判定有無硬度需要40 min,按上述6次水位升降來計算,160 min即可鎖定銅管泄漏區(qū)域??紤]實際操作的誤差,操作人員配合順利的話,基本能夠在3 h以內鎖定銅管泄漏區(qū)域。
放掉循環(huán)水,取出鎖定泄漏區(qū)域的RCCS 裝置,采用覆薄膜+燭火法查漏,即可迅速查到漏點。悶堵泄漏銅管后,進水淹沒之前鎖定泄漏區(qū)域,待10 min 后,取凝結水樣檢測硬度,硬度應為零。確認漏點已消除后即可恢復系統(tǒng)。
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解決安裝有RCCS 裝置的凝汽器查漏時間長、工作量大的問題,結果準確。以梅山熱電廠60 MW機組凝汽器為例,使用該方法后每次檢漏總時長均在12 h以內。
若機組停機后具備汽側灌水條件,則可以采用汽側灌熱水查漏的方法查找泄漏的銅管。具體操作如下:
(1)凝汽器汽側設置玻璃管水位計或透明塑料軟管,用于監(jiān)視汽側水位;
(2)打開所有凝汽器檢修人孔,在凝汽器底部彈簧位置加設臨時支撐;
(3)通過凝汽器補水門補進冷水,再通過低加出口門和凝結水再循環(huán)門補進熱水,監(jiān)控凝汽器內汽側水溫不得高于50 ℃,進水高度以剛好淹沒所有銅管為宜;
(4)在凝汽器銅管一端的所有人孔架設鼓風機,另一端排空,注意排出的水蒸汽不得飄向電氣設施;
(5)等待數(shù)小時后,觀察排空側人孔門有無水汽飄出,若基本無水汽飄出,說明銅管內的殘水已蒸發(fā),此時可以拆除鼓風機進行查漏;
(6)銅管管口有水漏出的為泄漏銅管。
上述方法可以避免以往汽側灌水查漏時誤堵銅管的情況。以往汽側灌水,因水側銅管管口有水流而不能準確判斷銅管是否泄漏,經(jīng)常會將疑似漏點悶堵,造成誤堵銅管較多。采用上述方法后,可以實現(xiàn)快速查漏,精準查漏,甚至能夠發(fā)現(xiàn)被異物堵塞的銅管(被異物堵塞銅管內的殘水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吹干)。以梅山熱電廠60 MW機組凝汽器為例,采用該方法檢漏總時長均在8 h以內。
當在線機組凝汽器銅管發(fā)生泄漏時,應按照水汽異常時三級處理值的原則盡快采取有效措施,將硬度降至零。當凝結水硬度大于20 μmol/L 時,應采取措施在4 h內恢復至標準值,否則需停機,以避免污染系統(tǒng),造成鍋爐給水系統(tǒng)的腐蝕、結垢。上述在線查漏方法僅適用于凝結水硬度值低于20 μmol/L,機組允許在24 h內恢復硬度至零時采用。
機組停機后凝汽器倒灌熱水快速查漏的方法適用于母管制機組,單元制機組凝汽器汽側一般較難獲取熱水,但可以采取灌常溫水方法,只是銅管風干的時間會變長,查漏效果是一樣的。
上述兩種方法同樣適用于未安裝RCCS 裝置的表面式單流程或雙流程凝汽器,操作步驟與上述方案一致,且能夠達到同等效果。
運用上述在線查漏方法的原理,可以結合氦氣檢漏法,通過循環(huán)水側下降水位,每下降一定高度,標記水位,向銅管管口噴氦氣,在真空泵出口檢測氦氣濃度值,當氦氣濃度有明顯變化時,說明當前水位上方與上一次水位之間有泄漏銅管,再針對該區(qū)域做進一步查漏。結合氦氣法,能夠顯著縮短判斷銅管是否泄漏的時間,無需人工檢測硬度值,提高檢漏效率。
設備穩(wěn)定是電力企業(yè)實現(xiàn)低成本的重要保證,當凝汽器銅管發(fā)生泄漏時,需在最短的時間內堵住漏點,恢復生產(chǎn)。RCCS 技術的應用,對機組效率的提升有明顯幫助,但同時帶來了查漏難題,采用傳統(tǒng)查漏方案耗時太長。通過上述在線查漏方法查漏,可以實現(xiàn)在較短的時間內鎖定泄漏區(qū)域,從而結合傳統(tǒng)查漏方案迅速找到漏點。通過灌熱水快速查漏,可以精準找出漏點,減少疑似漏點。兩種方法耗時均較短,查漏質量有保證,可以供同行業(y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