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綠江 董玉
摘要? ? 本文概述了天長市水稻機插秧發(fā)展現(xiàn)狀,通過多年的基層機插秧推廣經驗,分析了機插秧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期為當?shù)厮緳C插秧的發(fā)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 水稻;機插秧;發(fā)展現(xiàn)狀;問題;對策;安徽天長
中圖分類號? ? S511?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06-0054-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水稻在我國三大糧食作物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是戰(zhàn)略性物資,稻米是我國人民的主要食物。同時,水稻生產的效益與農民經濟收入、脫貧致富有直接的聯(lián)系。因此,必須要高度重視,合理采用科學措施,提高水稻種植水平?,F(xiàn)階段,大力提倡推廣應用水稻輕簡化栽培技術、水稻機插秧綜合集成技術無疑是最有效的應用措施之一。天長市在水稻機插秧方面已經走在滁州市前列,在安徽省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處。因此,需要補短板,全面探討推廣水稻機插秧應用技術。
1? ? 發(fā)展現(xiàn)狀
1.1? ? 機插秧生產狀況
天長市下轄14個鄉(xiāng)鎮(zhèn)、1個街道辦事處,總耕地面積8.88萬hm2,基本保護農田7.764萬hm2。2008年天長市根據(jù)水稻產業(yè)轉型升級項目的部署,開始在全市推廣機插秧應用技術,當年推廣面積333.33 hm2。為了加速推廣機插秧應用技術,市科技中心進行多種育秧方式田間對比機插試驗,篩選出最合理的育秧移栽模式;市政府連續(xù)多年舉辦農民機插秧技能大賽。2011年,滁州市機插秧技能大賽就在天長市汊澗鎮(zhèn)高山村舉行,汊澗鎮(zhèn)機插秧能手董玉榮獲乘坐式高速插秧機比賽第1名;同年,代表天長市在南譙區(qū)舉辦的全省農民機插秧技能大賽中,再次獲得冠軍;2019年,天長市水稻機插秧推廣面積已達4.67萬hm2,種糧大戶機插秧種植面積比重達到95%以上。
1.2? ? 機具投入狀況
項目貫徹落實以來,天長市農業(yè)農村局利用上級項目資金積極鼓勵農機合作社、種糧大戶購置插秧機。政府采取多種形式舉辦培訓班培訓機手。為了方便農民購機,天長市農業(yè)農村局還派人進駐市農機大市場,開展便民活動,現(xiàn)場核驗插秧機。職能部門利用集鎮(zhèn)逢集機會到鄉(xiāng)鎮(zhèn)巡回展出先進機具,發(fā)放科技宣傳資料,提供維修保養(yǎng)等后勤保障服務,到2018年天長市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行全部敞開。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拉動和使用技術的宣傳普及推廣,使插秧機變成了農民能夠買得起、用得好的好幫手。2018—2019年天長農民新購插秧機2 500臺以上,大大提高了農業(yè)裝備水平。
1.3? ? 水稻機插秧技術推廣應用發(fā)展前景
隨著農村勞動力的老齡化趨勢加大,手工插秧人員越來越少,雇工費用越來越高;嚴峻的形勢制約著農業(yè)特別是水稻生產的發(fā)展,水稻的人工栽插方式越來越成為發(fā)展水稻生產的瓶頸。因此,必須要進行突破,進行水稻移栽方式的革新。
天長市政府想農民所想、急農民所急,著手大力發(fā)展機插秧事業(yè),扶持“云寬”“天馬”插秧機生產企業(yè)。農業(yè)農村局、農機局組織技術人員,引進、吸收、消化、提高機插秧栽培技術;經過天長市農機、農技人員多年不懈努力的試驗、示范、推廣,該項技術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被農民朋友接受,發(fā)展前景十分遠大。
通過水稻機插秧的田間試驗和示范,就是做給農民看,從而帶動更多的農民朋友加入水稻機插秧隊伍。汊澗鎮(zhèn)金秋農事合作社與家彬家庭農場,種糧大戶聯(lián)合景山米業(yè)公司,深入學習并掌握了水稻機插秧技術的具體要求,并對水稻插秧機操作工藝技巧進行不斷探索,還將水稻機插秧大田耕整與秸稈粉碎還田技術、優(yōu)質稻米栽培加工技術、植保無人機飛防技術、機收烘干技術相互結合應用,確保了田塊肥力充足,對土壤團粒結構予以有效改善,節(jié)省了成本,提高了農業(yè)勞動生產率,減輕了勞動強度,解放了勞動力,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 ? 存在的問題
經過12年的水稻機插秧技術推廣,天長市的機插秧機具保有量、推廣面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但是,最近幾年困擾機插秧進一步再發(fā)展的端倪已經出現(xiàn),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2.1? ? 苗床立枯病和稻瘟病日趨嚴重
2019年,天長市機插秧育苗過程中發(fā)生了嚴重的立枯病和稻瘟病,秧苗發(fā)病嚴重的田塊,農戶放棄管理重新育苗,損失慘重。
2.2? ? 移栽大田草害暴發(fā)
草害嚴重一方面是由于農戶使用化學除草劑不當,長期使用單一的除草劑,造成一部分雜草產生了抗藥性、耐藥性;另一方面,機插秧秧苗對移栽田水層條件要求嚴格,沒有科學管理好大田水層也是一個主要因素。
2.3? ? 標準農田水利溝渠配套整治進度緩慢
機插秧技術的發(fā)展進程受到很多因素制約,標準農田及水利溝渠配套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在當前水稻機插秧技術推廣的過程中,主要的接受對象就是農民群體。一部分農民對于水稻全程機械化技術的應用并不了解,只是通過其他途徑了解該技術手段的優(yōu)勢與特點。因此,導致實際農業(yè)生產中農民個體投入整治農田的積極性不高,引入的效果并不明顯,無法增強其接受度。
3? ? 對策
3.1? ? 選擇合適的品種,合理安排播期
空閑茬口可以安排生長期長的水稻品種,比如Y兩優(yōu)900、揚兩優(yōu)6號、兩優(yōu)688等,播期在4月20—30日;油菜茬口安排晶兩優(yōu)華占、深兩優(yōu)136、深兩優(yōu)862、兩優(yōu)100等中熟品種,播期在5月10—20日;小麥茬口可以安排兩優(yōu)289、C兩優(yōu)華占、C兩優(yōu)608等中早熟品種,播期在5月20—30日,不能遲于6月10日;播量控制為秈稻干谷85~90 g/盤,播255~270盤/hm2;粳稻干谷90~95 g/盤,播300~315盤/hm2;播前營養(yǎng)土粉碎后用敵克松消毒,用秧保姆、育苗伴侶拌入土中,也可使用基質育苗。播種蓋土后,覆蓋無紡布,保濕防鳥雀危害[1]。出苗后用美洲星、廣滅靈、吡蚜酮混合噴霧,5~7 d用藥1次,防治立枯病、稻瘟病、灰飛虱等病蟲危害。
3.2? ? 做好機插秧移栽大田雜草化除工作
大田機插秧移栽前,精心耕耙、整治。用35%吡嘧·丙草胺可濕性粉劑900 g/hm2拌細土撒施防除雜草,待水漿沉淀3~4 d后排水插秧。緩苗后5~7 d,結合上水再用38%吡·松·丙草胺1 050 g/hm2拌細土撒施,進行第2次封閉除草;2次用藥以后,田間基本無雜草;如遇雜草,根據(jù)草項,對癥用藥,確保田無雜草。機插秧大田除草效果好與差,水漿管理是關鍵[2]。
3.3? ? 政府要增加資金投入的力度
在水稻機插秧技術推廣的過程中,需要有資金的大力支持,以保證始終滿足技術推廣工作的具體需求。因此,應當加大補貼扶持的力度,在農民特別是種糧大戶采購水稻插秧機、播種機時提供補助,保證能夠使農民群眾更積極地參與到項目技術引用當中。
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對機插秧農事合作社等社會化服務組織政策傾斜力度,培育一批農業(yè)社會化服務組織的龍頭企業(yè),使其在補貼政策的支持下可以滿足經濟條件需求,以免采購的水稻插秧機、播種機、秧盤、運輸工具等高于合作社自身經濟承受的能力[3]。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則應當創(chuàng)建專門的基金與財政補貼,為該項目的開展,特別是高標準的農田整治、溝渠路配套提供資金保障,也能夠為水稻機插秧技術的進一步推廣夯實基礎。
天長市金秋農事合作社通過利用省、市2級項目資金,投資逾60萬元,在合作社理事長董玉的帶領下,建設了鋼架育秧大棚16棟,倉儲、辦公、暗化育秧用房一棟,配置了高速乘坐式插秧機18臺,流轉了育秧用地13.33 hm2,形成了從播種、育秧、苗床管理、栽插一條龍專業(yè)化服務2 000 hm2的機插秧產能,累計服務面積超過6 666.67 hm2,輻射周邊鄉(xiāng)鎮(zhèn)農戶,解決了農民在播種、育苗、苗床管理、大田移栽上的實際困難,深受農民朋友的歡迎。目前,合作社已經掌握水稻毯狀播種、缽狀播種、印刷播種和暗化育苗技術,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政府項目資金的支持,同時也提高了合作社為民服務的水平。
3.4? ? 加大技術培訓力度
為了進一步推廣應用水稻機插秧技術,保證農民群眾可以更好地接受并認可這一技術,應當通過培訓手段,確保所有掌握水稻機插秧技術的基層農技推廣技術人員,將水稻插秧機應用操作、栽培管理作為重點來培訓并指導農民群眾,使其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并掌握這一技術手段,且培訓工作還需要連貫開展。同時,應與農民群眾的實際需求相結合,積極開展指導與培訓,進一步增強培訓的實際效果,使機插秧技術得到農民群眾的認可[4]。
4? ? 結語
在以后的水稻機插秧技術推廣進程中,政府對標準農田耕整的項目資金支撐和社會化農事合作社組織的扶持,其積極作用與價值已經十分明顯[5-6]。天長市水稻機插秧技術的推廣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推廣使用中尚有未完善的方面。為此,必須正視其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完善,擴大該技術的應用范圍,為水稻種植提供保障[7]。
5? ? 參考文獻
[1] 李正達.水稻機插秧技術推廣中常見技術問題及對策[J].熱帶農業(yè)工程,2019,43(3):167-169.
[2] 謝昌藝,王偉,王遠,等.山丘地區(qū)插秧機應用瓶頸與對策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9,47(12):215-217.
[3] 趙勝利,張選明,周凱,等.漢中市水稻機插秧發(fā)展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J].大麥與谷類科學,2019,36(2):52-55.
[4] 秦戰(zhàn)強,黃振儀,劉仁鑫,等.江西省水稻育插秧機械化生產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策[J].江西農業(yè)學報,2018,30(12):26-30.
[5] 杜雄鷹.含山縣水稻機插秧技術推廣的難點與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9(15):107.
[6] 繆志新.明光市水稻機插秧發(fā)展現(xiàn)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9(12):91.
[7] 胡國林.水稻機插秧技術推廣應用現(xiàn)狀及對策[J].鄉(xiāng)村科技,2019(6):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