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珍鳳,嚴軍,胡春平,陳見紡,劉曼曼,師金娟
(上海市嘉定區(qū)中醫(yī)醫(yī)院,上海 201800)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常見并發(fā)癥,同時也是導致腎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由于早期患者無特殊癥狀,不易被發(fā)現(xiàn),常在出現(xiàn)大量蛋白尿后才開始正規(guī)治療,但為時已晚。蛋白尿是糖尿病腎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是發(fā)展為慢性腎功能衰竭的因素之一,因此減少蛋白尿成為糖尿病腎病治療的重要方面。目前治療方法主要在嚴格控制血糖的基礎上,聯(lián)合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及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同時控制高脂血癥、限制蛋白質攝入等,但這些治療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從DN發(fā)病的中醫(yī)學病因病機入手,給予患者健脾益腎清化湯治療DN,獲得較好的臨床療效,現(xiàn)總結如下。
來源于2017年1月—2018年10月上海市嘉定區(qū)中醫(yī)醫(yī)院門診和病房的糖尿病腎病患者隨機分為西藥治療組(對照組)、中藥聯(lián)合西藥組(治療組)。對照組共隨訪32例,因2例患者發(fā)展為晚期糖尿病腎病,最終入組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39.3±12.0)歲。治療組共隨訪33例,2例自行停藥,1例隨訪時間偏短,最終入組3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齡(43.0±13.7)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參照WHO(1999年)診斷標準及分型[1],確診為2型糖尿病,并符合Mogensen對糖尿病腎病的分期標準[2],屬糖尿病腎病Ⅲ期、腎功能正常的糖尿病腎病IV期。2)尿檢查異常:尿微量白蛋白30~300 mg/L,尿蛋白(+)及以上或尿蛋白定量≥500 mg/24 h。3)血肌酐≤133 μmol/L。
1)生理性蛋白尿者。2)服用糖皮質激素及細胞毒性藥物者。3)血肌酐>133 μmol/L者。4)就診前2周內影響凝血的藥物者。5)1個月內有酮癥酸中毒的急性代謝紊亂以及合并感染者。6)腫瘤引起的蛋白尿者。7)有肝功能異常者。
對照組予纈沙坦膠囊80 mg,每天1次,晨起口服。纈沙坦膠囊(纈克)由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生產。
治療組給予健脾益腎清化湯。組方:黃芪30 g,山藥30 g,茯苓12 g,白術12 g,丹參30 g,當歸12 g,鬼箭羽15 g,白花蛇舌草30 g,半枝蓮30 g,山茱萸12 g。每日1劑,每劑400 mL,分早晚2次溫服,每次200 mL。治療期間如有其他并發(fā)癥,可用西藥對癥處理。
分別于治療前、治療3個月、治療6個月檢測生化指標血清胱抑素(Cys C)、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ro);分別于治療前、治療6個月檢測炎癥反應指標C反應蛋白(CRP)和凝血指標纖維蛋白原(Fg)。
參照2002年出版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中的有關標準制定。
完全緩解:尿蛋白陰性或24 h尿蛋白定量正常;顯效:血清胱抑素正常或較治療前下降≥20%;尿蛋白減少(++)或24 h尿蛋白定量減少≥40%;有效:血清胱抑素改善或維持原水平;尿蛋白減少(+)或24 h尿蛋白定量減少<40%;無效:血清胱抑素、尿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均無改善甚或加重。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包,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或方差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83.3%,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56.7%,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24 hUpro均較治療前減少(P<0.05);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3個月、6個月后對照組Cys C水平與治療前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后治療組Cys C水平與治療前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6個月后治療組Cys C水平與治療前降低,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3個月、6個月后24 hUpro、Cys C水平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相同時間點比較,△P<0.05。
結果顯示,兩組組內治療6個月后CRP水平低于治療前(P<0.05),但兩組間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治療前后Fg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組治療6個月后Fg水平低于治療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6個月后CRP、Fg水平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6個月后比較,△P<0.05。
DN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全身微血管并發(fā)癥之一,也是慢性腎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3-5]。由于糖尿病腎病發(fā)病早期無明顯癥狀,往往被患者所忽視,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患者可出現(xiàn)間斷微量白蛋白尿,并演變?yōu)槌掷m(xù)微量白蛋白尿,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可以轉變?yōu)榇罅康鞍啄?,易發(fā)展為腎功能衰竭。
腎臟在高血糖、血流動力學紊亂等病理狀態(tài)下可放大炎癥反應,進而導致腎小球硬化及腎小管間質纖維化[6]。炎癥因子是糖尿病腎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礎,炎癥反應參與了糖尿病乃至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研究發(fā)現(xiàn),CRP隨著尿蛋白的增加而升高,治療糖尿病腎病時減輕炎癥可減緩糖尿病腎病的進程[7]。
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濃度增高,血小板活化增加,促進了血栓形成和炎性反應,促使組織缺氧,損傷內皮細胞,釋放多種血管活性物質激活凝血系統(tǒng),凝血系統(tǒng)活化產生的凝血活酶分解為各種因子,這些因子均使血液凝血活性增強。Fg能反映血漿凝血因子活性水平,血漿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增高,血管內皮損傷加速,導致血液流變學變化,腎小球內皮功能障礙,引起了大量蛋白尿[8]。綜上所述,通過改善DN患者炎癥反應及改善高凝狀態(tài)是治療DN的方法之一。
高糖狀態(tài)下,腎素-血管緊張素Ⅱ-醛固酮系統(tǒng)(RAAS)活性增強,通過選擇性收縮出球小動脈,導致腎內跨膜壓增高;降低基底膜濾過屏障負電荷和提高內皮細胞通透性,使尿蛋白排出增加,引起腎間質纖維化。因此,抑制RAAS能夠有效延緩DN的發(fā)生和發(fā)展[6]。纈沙坦膠囊是一種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通過選擇性競爭血管緊張素的Ⅱ受體,抑制RAAS系統(tǒng)。
中醫(yī)古籍無DN獨立病名記載,現(xiàn)代醫(yī)家多數(shù)主張把DN稱為消渴病腎病。糖尿病腎病多由消渴病病久及腎轉變而來,基本病機為本虛標實,本虛是消渴日久,耗氣傷陰,而致氣陰兩虛,漸至陰陽五臟虧虛,以肝脾腎多見;標實為濕、濁、痰、瘀諸邪蘊結成毒阻于腎,瘀貫穿病情始終。中醫(yī)學認為尿中出現(xiàn)蛋白是“精氣下泄”,與脾、腎兩臟密切相關。脾為后天之本,主運化,有統(tǒng)攝之權,脾虛則升清失司,谷氣下流,脾失固攝,精微下注;脾虛失運,脾氣不足則精微敷布失常,不走常道;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腎虛則氣化無權,封藏失職,精微不固而下溲于外。脾腎兩者在生理上相輔相成,在病理上互相影響,兩臟虛損均可導致蛋白尿的形成。濕熱、瘀血是蛋白尿最重要的病理產物,同時又是蛋白尿發(fā)展、變化、轉歸的繼發(fā)性病因[9]。故本研究旨在健脾益腎的基礎上,聯(lián)合清熱利濕、活血化瘀中草藥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
健脾益腎清化湯由黃芪、山藥、茯苓、白術、丹參、當歸、鬼箭羽、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和山茱萸組成。方中重用黃芪、山藥,黃芪補氣升陽,山藥甘平,主入脾腎兩經,以益氣健脾、補腎固精;茯苓、白術以益氣健脾;丹參、鬼箭羽、當歸活血化瘀;白花蛇舌草、半枝蓮清熱利濕;佐以山茱萸補腎固精。全方共奏補腎健脾、清熱利濕、活血通絡之功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健脾益腎清化湯、纈沙坦膠囊均能有效降低早中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蛋白尿,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健脾益腎清化湯效果優(yōu)于纈沙坦膠囊(P<0.05);健脾益腎清化湯可降低Cys C水平,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健脾益腎清化湯、纈沙坦膠囊均可減輕炎癥反應(P<0.05),改善高凝狀態(tài)(P<0.05),健脾益腎清化湯效果優(yōu)于纈沙坦膠囊(P<0.05)。因此,筆者推測健脾益腎清化湯可改善早期DN患者的蛋白尿,其作用機制可能是抑制炎癥反應,改善高凝狀態(tài),有待進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