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若旸
你到底是想進球,還是想頂替門將?我最后一次問自己。
答案已經(jīng)很明確,我脫下了9號球衣,換上了1號戰(zhàn)袍,毅然朝著球門奔去……
那是四年前的一場足球賽,我校坐鎮(zhèn)主場,難得一場“本土”的比賽,不少同學早已預定好了“門票”。放學鈴一響,觀眾們便從四面八方不斷擁入球場。作為校足球隊的主力前鋒,多年在外征戰(zhàn),不曾在同學們面前一展英姿,這對于我來說實在是千載難逢的表現(xiàn)風采的好機會。比賽前,我已反復思考了自己進球后的慶祝動作,并且排練多次,這短短幾秒動作融合了C羅、梅西等多名球星的造型,我是多么渴望自己可以和他們一樣,在浪潮般的歡呼中,瀟灑地展現(xiàn)自我!
天有不測風云。
意料之外的情況發(fā)生了,我方門將在一次撲球時手臂受傷,無法繼續(xù)比賽,但我們的隊伍中沒有替補門將。
球隊立刻陷入了混亂,我下意識地躲在人群中,生怕被他們看見。兩年前,我曾是校隊的主力門將,但那時的我內(nèi)心一直懷著一個前鋒夢。雖然身披1號球衣,但我一直向往著9號戰(zhàn)袍。通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我終于夢想成真了。
隊友們一定會想起我的,教練也肯定會讓我當門將的!我的心怦怦直跳。我可不想當門將,我要進球,我要在同學們的歡呼中霸氣地慶祝勝利。
果然教練與隊友們都提議讓我守門。我該為了團隊去當守門員,還是應該為了榮耀去沖鋒、進球?
“我當門將,那咱們鋒線實力太弱了,沒了進攻怎么有進球呀?”我極力反駁。此刻我的答案堅定無疑:進球!
“沒了門將談什么進攻、進球,守好大門才是基礎呀!”隊友說道。
我明知他說得很對,但依然想反駁,慌亂之中我向他大喊:“有本事你去!”
大家陷入了沉默,我看了看教練,他一直注視著我。終于他開口了:“算了,還是其他人來當門將吧,進攻確實很重要!”壓在我心中的巨石總算挪開了,我感到無比輕松。
“我來,我個子高!”
“我可以,我平時訓練的時候經(jīng)常當門將的,我會守!”
“要不我來試試,別看我個子小,我比你們反應都快!”
隊友們爭先恐后……
我怔住了,再回頭看著喧鬧的人群,即刻陷入了沉思。
是的,臨“交卷”還有一秒時,我毅然寫下了答案———奪過了即將遞給隊友的1號球衣,站到了兩年前我站立的位置———球門。
答案很簡單,但成長不容易!
教師點評
記敘文的結(jié)構(gòu)多種多樣,這篇習作卻給我們做出了較好的示范。小作者之所以能把一件事情記敘得條理清楚又引人入勝,在于他高明的謀篇布局技巧。他善于凸顯敘述中的波折,“天有不測風云”“我該為了團隊去當守門員,還是應該為了榮耀去沖鋒、進球”“隊友們爭先恐后”“我怔住了”這些句子都有助于建構(gòu)更好的敘述結(jié)構(gòu)。(葉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