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 李龍 吳坤
(河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鄭州 450002)
早春大棚西瓜高效栽培要根據(jù)市場的需求、當?shù)刈匀粭l件和栽培方式選擇適當?shù)钠贩N。
河南地區(qū)的早春大棚西瓜栽培大多選擇花皮圓果類型的早熟品種,如:吉祥2號、豫園天驕、早佳(84-24)、天驕三號、豫園世佳等品種。
河南地區(qū)早春大棚西瓜根據(jù)當時氣候,應選擇1月中旬至2月上旬播種育苗。由于此時外界氣溫較低,不適宜西瓜苗的生長,必須采用加溫設備才能保證西瓜苗期所需的溫度。育苗溫室可以采用加溫溫室,即有后墻里面有加溫設施進行加溫,或者用日光溫室,利用地熱線育苗。無論加溫溫室或日光溫室,都要在育苗前15天左右,加蓋薄膜,提高室內(nèi)的地溫和氣溫,夜間還應加蓋草簾防止熱量的散失。
用沒有種過瓜類作物的肥沃田土70%,腐熟過的優(yōu)質有機肥30%,過磷酸鈣0.2%,0.5%敵克松殺菌劑混合均勻堆放5~7天后即可使用。
根據(jù)品種和苗齡不同,選擇合適的營養(yǎng)缽,苗齡35天左右,選擇10厘米×10厘米的營養(yǎng)缽,裝土7厘米高;苗齡25天左右,選擇8厘米×8厘米營養(yǎng)缽,裝土5厘米高,播種前1天澆透水,育苗溫室要提前鋪設地熱線或使用加溫設施進行升溫。
包衣的種子直接用20~30℃溫水浸泡4~6小時即可催芽;沒有包衣的種子先用55℃左右的溫水燙種,并不斷攪拌,約20分鐘左右水溫要降至常溫,浸泡4~6小時之后再用50%多菌靈500~600倍液,浸種30分鐘后用清水洗凈?;蛘哂?0%的磷酸三鈉溶液,浸泡種子20分鐘,撈出后在水中清洗干凈,除去種子表面的藥液,可以鈍化病毒,對西瓜的花葉病毒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有籽西瓜在28~32℃下催芽,芽長2毫米左右即可播種。無籽西瓜需要浸種2~4小時后把種子的臍丘部嗑開,在30~32℃的溫度下進行催芽,西瓜種子有厭光性,催芽時不要見光。
播種當天用50%多菌靈500倍噴灑營養(yǎng)缽土,水滲下后在每缽中間戳一個0.5~1.0厘米米深的穴(裝缽時要留出覆土的高度),然后將種子芽尖朝下平放穴內(nèi),上覆土厚度1.5厘米左右,覆土后不要澆水,上搭小棚增溫,白天保持28~32℃,夜間不低于15℃,大約3天時間出苗,出苗后及時摘帽。
大約70%的幼苗拱土后,揭開地膜覆蓋物,出苗后適當降溫,以防“高腳苗”發(fā)生。白天控制在 20~25℃,夜間控制在 12~15℃,出第一片真葉后適當升溫,白天控制在25~28℃,夜間控制在16~18℃,苗床宜干不宜濕,預防猝倒病,澆水應選擇晴天上午澆常溫水,后期用蚜蟲煙霧劑熏棚,定期用0.1%的磷酸二氫鉀和農(nóng)用鏈霉素葉面施肥以防苗期細菌性果腐病。
根據(jù)不同品種情況,地爬式栽培行距在1.5~2米,豐產(chǎn)溝寬0.4米,深0.3~0.4米,定植前20天扣好大棚膜,提高土溫。畦面高度10~15厘米,畦面寬度60~80厘米。
每667平方米施有機肥4000千克,餅肥60千克,磷肥30千克,三元復合肥50千克,全部施入溝內(nèi),土壤充分翻勻后,澆足底水做成龜背畦,鋪好地膜。
定植前一星期要逐步降溫煉苗,定植前1天先將苗床澆足水,用600倍百菌清和5000倍吡蟲啉噴苗預防病蟲害發(fā)生河南地區(qū)一般以3月上旬為宜,苗齡以3~4片真葉為好。地爬式栽培株距 0.5~0.7米,行距 1.5~2.0米,每畝定植 600~700株。
定植后5~7天要封閉大棚,主要是為了提高地溫,保持在18℃以上,以促進緩苗。白天溫度不要超過35℃,夜間溫度不要低于15℃,再澆一次適量的定植水。發(fā)棵期白天25~30℃,夜間15℃以上,伸蔓期白天25~28℃,夜間15℃以上,膨瓜期白天溫度30~35℃,夜間18℃以上。
一般西瓜在生長前期棚內(nèi)濕度較低,采用底膜覆蓋和滴灌的條件下,可明顯降低棚內(nèi)濕度。在西瓜葉蔓封行后,由于葉片蒸騰量大,澆水也增加,使棚內(nèi)濕度增高。白天相對濕度一般在60%~70%,夜間達80%~90%,為降低棚內(nèi)濕度,減少病害,可采取晴暖白天適當晚關風口,加大空氣流通,生長中后期,保持相對濕度在60%~70%,為宜。
大棚西瓜前期澆水量不宜過大,一般在緩苗后,如果地面不干,可以不澆水,此后保持地面見干見濕,節(jié)制灌水,提高地溫,使瓜秧健壯,伸蔓期每畝施尿素15千克,硫酸鉀7.5千克,結合伸蔓水追施。當瓜胎長到雞蛋大小時,即進入膨瓜期,此時需要大水大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20千克,硫酸鉀15千克,施膨果水肥后,土壤要保持濕潤狀態(tài),不要忽干忽濕。一般情況下,從膨果水肥到收獲中間再補充澆一次水,收獲前一星期停止?jié)菜?,以保證商品瓜品質。
一般采收三蔓整枝,即一條主蔓,兩條側蔓。整枝時間在主蔓第一雌花開放初期進行,在主蔓第一雌花開放時,在主蔓基部3~5節(jié)上選留兩條長得最快的側蔓,形成三蔓整枝,當主蔓或側蔓上再出現(xiàn)側枝,長到15~20厘米時再打掉。當坐住果后,再出現(xiàn)的側蔓,根據(jù)側蔓長勢的強弱不同進行整枝,生長勢較弱的,不需要摘除,生長勢較強的,可以繼續(xù)進行摘除側蔓或頂尖。大棚西瓜一般在上午7~9點前后進行人工授粉,取當天開放的雄花,將花粉均勻涂抹在雌花柱頭上,留果節(jié)位以主蔓或側蔓第2、3雌花為宜,當幼果長到雞蛋大小時,選擇果實周正、外觀靚麗、生長健壯的果實留下,其余摘除,每株留一果。
大棚西瓜一般早熟品種坐瓜后28天左右成熟,中晚熟品種坐瓜后35天左右成熟。判斷成熟的標準是,果實表面花紋清晰,皮色變深有光澤,果皮光滑,果柄、果蒂收縮內(nèi)陷,節(jié)位卷須干癟,果柄絨毛脫落,用手拍瓜有“嘭嘭”響聲,采收時間以下午15∶00~16∶00點后采收為宜。
主要防治時期在真葉長出之前的幼苗期,防治辦法是采用無菌的營養(yǎng)土,種子要進行消毒處理,播種后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克與100千克細土充分混合覆蓋1厘米左右,苗床要及時通風,濕度不可過大,如果發(fā)病,可用25%瑞毒霉600倍溶液對苗床進行噴施。
枯萎病的發(fā)生主要與多年連作有關,防止辦法是選擇抗病品種,有條件的情況下進行輪作倒茬,播種前種子要進行消毒處理,嫁接可有效防止枯萎病,也可把土壤酸堿度調(diào)整到呈弱堿性。
發(fā)病后可以用敵克松與面粉1∶20的比例配成糊狀,涂于病株發(fā)病部位。
炭疽病的發(fā)生與濕度有關,濕度越大,越容易發(fā)病。因此要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控制氮肥施用數(shù)量和次數(shù),防止徒長,保持田間良好的透氣性,澆水要適量多次,避免大水灌溉??捎?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700倍,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噴灑,每7~10天噴一次,連續(xù)噴灑2~3次。
病毒病主要是蚜蟲傳播,凡是毒源植物多、高溫干旱、日照強烈、有利于蚜蟲的繁殖和遷飛的情況,都有利于發(fā)病,凡是缺水、缺肥(特別是缺鉀肥)管理粗放,瓜秧長勢差的地塊,也有利于病毒病的發(fā)生,葫蘆科砧木特別是南瓜砧木也容易感染病毒病。對種子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泡15分鐘后清水沖洗干凈再進行催芽,選擇無病毒病的葫蘆科砧木種子,及時防治蚜蟲,出現(xiàn)病株后及時拔除,用肥皂水洗手避免人為傳播,發(fā)病初期20%病毒A粉劑500倍或抗毒劑1號300倍液噴灑。
嫁接苗幼苗期容易發(fā)病,主要是低溫高濕引起的。防治辦法是選擇無病抗菌品種,種子經(jīng)過消毒處理,嫁接過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嚴格消毒,操作過程做到無污染,提前噴72%農(nóng)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00倍液進行預防。
藥劑防治每667平方米可用22%敵敵畏煙劑0.5千克進行熏蒸,或每667平方米滅蚜寧0.44克,分放4~5堆點燃,閉棚3~4小時,噴霧法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或70%艾美樂20000~50000倍液噴霧。
常用藥1.8%阿維菌素2000~3000倍液噴施,或2.5%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噴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