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落實(打贏藍天保衛(wèi)戰(zhàn)三年行動計劃)重點任務細化分工方案的通知》,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任務分工為:開展空氣污染人群健康防護研究,針對不同人群提出防護措施,于2019年12月底前發(fā)布空氣污染人群健康防護指南。為保護公眾健康,切實履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zhàn)的部門職責,針對空氣霾污染問題,提出不同人群健康防護措施,指導公眾做好防護,同時指導各地科學開展健康防護工作,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委托中國疾控中心環(huán)境與健康相關產(chǎn)品安全所、陜西省疾控中心、黑龍江省疾控中心、華中科技大學、中華預防醫(yī)學會等有關單位,在多次征求相關部門及各領域?qū)<乙庖姾徒ㄗh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空氣污染(霾)人群健康防護指南》。
一、適用范圍
針對空氣霾污染天氣的健康防護需求,從知識傳播、防護技能等方面,給出公眾綜合健康防護對策和建議。適用對象為公眾個體等。適用區(qū)域為室外環(huán)境,居家室內(nèi)環(huán)境,公共場所,學校等其它室內(nèi)場所環(huán)境。
二、編制思路
以空氣霾污染問題為導向,重點圍繞不同人群的健康防護需求,從事前預防、事中干預的角度,根據(jù)不同年齡、不同暴露情景及敏感人群的生活行為特點,有針對性地提出多人群、多類別個體防護措施,為公眾科學合理防護提供指導。重點體現(xiàn):個體要有防霾意識;防護場所要室內(nèi)外并重;防護技能要分類分級;防護措施要科學合理。
同時強調(diào),公眾個體作為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需要切實加強自我健康防護,學習防霾知識,掌握防霾技能,正確使用防霾工具,減少自身暴露,維護自身健康。另外,公眾個體作為霾污染排放的相關人,要從自我做起,積極參與室外大氣質(zhì)量改善行動,特別是霾污染嚴重時,自身要減少空氣霾污染的源頭排放,盡量少燒煤、少開車、不燒烤,堅持有益于健康的生活行為方式。
三、主要內(nèi)容
《空氣污染(霾)人群健康防護指南》內(nèi)容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霾天氣人群健康防護知識,有8條,主要針對霾的概念、分級、對人體的具體健康危害等給出科學合理的簡易解釋。
第二部分為霾天氣人群健康防護信念,有4條,主要是從理念層面向公眾進行倡導,確立主動健康防護的信念。
第三部分為霾天氣人群健康防護措施和健康行為生活方式,有三個方面,主要針對室內(nèi)外普通人群、重點人群以及重點場所,分類提出具體健康防護建議。
第四部分為霾天氣防護器具的使用,分口罩和凈化器兩個方面,為公眾在個體防護用具選擇方面提供具體技術指導。簡單來說,就是圍繞霾污染的健康防護,重點回答要不要防,應不應該防,如何防護以及用什么工具防的問題。(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