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淇
過去的每天晚上,寫完作業(yè)的我,沒事就愛看著窗外,欣賞那點點星光??勺詮陌V迷于手機以來,我總是在做完作業(yè)后按捺不住,想拿出手機玩?zhèn)€痛快。
每天晚上七八點鐘,媽媽總是會和阿姨下樓去取奶。在走之前,媽媽會做很多準備工作,比如把手機放到某個角落或是緊貼在抽屜壁上。但這些伎倆對于號稱“電子產(chǎn)品界的福爾摩斯”的我來說,簡直是小兒科。隨著媽媽將門關上的聲音一響,我就像運動員接收到了發(fā)令槍一樣,立刻開展搜查工作。
那晚,一切如舊,媽媽下樓……我趁機“逃”出書房……
我先朝著衛(wèi)生間的方向前進。擔心媽媽又裝作忘記拿什么東西而突然“殺”回來,一旦被逮個正著,又會說我不在書房好好讀書,出來閑逛不安好心。所以,我透過衛(wèi)生間的窗戶向下看,直到確認媽媽走出樓門后,再開始搜尋。不知道媽媽有沒有把我的手機關機,我只能碰碰運氣了。
“兒子,兒子,你在哪里???”別緊張,這不是媽媽回來了,是我在喊我的手機。我早在手機里下載了一個小軟件,每當我喊“兒子,兒子,你在哪里啊”時,它就會可愛地回答我:“我在這里,我在這里呀!”然后我就能根據(jù)聲音來辨別手機的位置了。只聽一道“噔噔”的聲音從書柜里傳了出來,緊接著里面又喊道:“我在這里,我在這里呀!”我哈哈大笑起來,并從眾多書本中抽出一本。果然,手機就藏在這本書的后面。
找到了手機還不能萬事大吉,玩的時候也需要十分謹慎,電量是萬分重要的線索。有一次我偷玩手機,本來電量就剩得不多,一下子全用光了。更巧的是,媽媽要用我的手機給姥姥打電話,一看手機沒電了,原本溫暖的眼神一下子降溫到零下一百八十度,隨著漸漸走近我的腳步,又一度一度地往下降。寒流來襲,我的下場也不堪設想……所以,我這次先給手機充上電,等電量充得差不多時再玩,這樣就不用考慮電量的問題了,只要把手機電量控制在最初的狀態(tài),我就可以玩?zhèn)€痛快咯!
俗話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媽媽也慢慢學精了,每次藏手機時都關機,這使我的搜查工作難上加難。就在這個周末,一切如舊,媽媽下樓……我趁機“逃”出書房……
我仔細搜查媽媽藏匿過的每一個角落,生怕放過任何一點蛛絲馬跡??烧l知,竟是連手機的影子也沒有找到。我無奈地坐在沙發(fā)上,低頭嘆氣?!斑?!”我驚訝,空調(diào)后面的這個踢腳線怎么變厚了呢?我撥開一看,哈哈!我的手機,是我的手機呀!我激動得手舞足蹈,歡呼雀躍。
俗話又說“樂極生悲”,我真服了俗話了,總是說得那么準。得意忘形之后,一般就是樂極生悲了,我由于過度興奮,一腳踢掉了那塊踢腳線。我頓時有種欲哭無淚的感覺,只好顫抖著向媽媽坦白,至于媽媽回家后我的慘狀如何,還是不便公開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也隨著成績的不斷下降,我漸漸懂得學習的緊迫性。與媽媽的斗智斗勇,如今也淡然無味了,每天晚上都被一摞摞的作業(yè)俘虜著,哪還有時間玩手機呢?家中尋手機,次次均如意;豈為小歡喜,到頭害自己?好好學習才是我現(xiàn)在應該做的。
俗話說得好,俗話說得對啊,手機之尋——拜拜了?。ㄖ笇Ы處? 韓衛(wèi)國)
【評點】
這是一篇語言風趣幽默、描寫趣味橫生的佳作,以“偷玩手機”為線索,記敘了作者與媽媽之間斗智斗勇的一番較量。文章亮點頗多,具體說來有如下幾點:
一、語言描寫俏皮生動?!皟鹤?,兒子,你在哪里?。俊弊髡叩倪@句詢問一出,一方面撩撥起讀者的閱讀神經(jīng),達到激趣的效果;另一方面又十分符合人物形象,與下文手機的回答“我在這里,我在這里呀”相映成趣。
二、引用俗語巧妙過渡。本文巧借俗語,生動呈現(xiàn)出作者與媽媽斗智斗勇的過程,照應題目的同時,又使得文章的起承轉合新穎別致,增強可讀性。
三、文章立意勝人一籌。俗話說“千古文章意為高”,本文若單純敘述一場母子較量,只能算是一篇趣文;恰恰是結尾引申出“好好學習,時不我待”的主題,并以一首“打油詩”收束,令文章立意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