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人 甘劍偉 黃華杰 韋翠英
以沼氣池為紐帶實現種養(yǎng)的經濟循環(huán)無疑是最理想的農業(yè)發(fā)展模式,但由于投入過高等原因,很多農民只種不養(yǎng)或只養(yǎng)不種。
岑溪正通有機肥廠,是岑溪市農村能源中心在岑溪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及上級農村能源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建設的沼肥深加工試點,收集養(yǎng)殖場產生的垃圾加工成有機肥再賣給種植戶使用,既實現了大中型養(yǎng)殖場的零排放,保護了綠水青山,又把垃圾變?yōu)橛袡C肥還田,實現了農業(yè)的綠色發(fā)展。
在綠水青山間收獲金山銀山,是岑溪市農村能源部門對“兩山論”的有益探索和實踐。
說起李林下鄉(xiāng)“淘寶”的事,朋友們忍俊不禁,說:“人家下鄉(xiāng)淘寶,不是挖礦就是收購珍貴中藥材,或者販賣值錢的特產,他所淘的寶貝卻是臟兮兮的沼渣,有時還拉回一車豬糞。”
李林是岑溪市正通有機肥料廠的廠長,在他的眼里,沼渣、豬糞和雞糞甚至生活垃圾都是寶貝。
岑溪市能源辦工作人員到正通有機肥廠調研。
自治區(qū)農村能源技術推廣站結合農村有機垃圾沼氣化處理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在西江水系等重點流域推進沼肥綜合利用為主的沼氣工程,推動該流域農業(yè)綠色發(fā)展,主要農作物化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農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
2014 年,由蘇文秀投資建設的有機肥料廠,李林負責運營并任廠長,將該市沼渣及規(guī)模養(yǎng)殖場的禽畜糞便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成為全國沼肥綜合利用項目試點之一。
李林所“淘”的沼渣,是沼氣池產生的固體物料。養(yǎng)殖場及農戶的沼氣池產生的沼氣一般作為生活用能,沼液作莊稼或林木有機肥,沼渣或送或賣給正通有機肥料廠。岑溪市共有6 萬座大大小小的沼氣池,遍布全市各地。
岑溪市地形屬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境內山脈為云開大山及勾漏山余脈延伸,屬珠江水系的黃華河和義昌江從南至北流淌。山嶺起伏,山溝縱橫,道路彎曲,夏季天氣多變,還有突如其來的大雨,李林的“淘寶”之路尤為艱辛。
李林每年自己或派人外出收集沼渣及豬糞等有機垃圾近4 萬噸,路途遙遠運輸成本高。盡管李林在養(yǎng)殖場周邊建了倉庫,集中堆放原料實施首次發(fā)酵減少近半體積再運輸,但是平均每生產一噸有機肥,僅收集材料的成本還需高達500 元。
爬山涉水千辛萬苦運回的這些原料,加工后產生的利潤卻很低,有朋友認為不值,但養(yǎng)殖場的朋友卻很感謝李林,稱贊他是一名“無私的鄉(xiāng)村清潔工”,幫他們清走了一堆“麻煩”。據了解,岑溪市三堡鴻發(fā)生豬養(yǎng)殖場、筋竹榃市豬場和大業(yè)泗龍豬場等大型養(yǎng)殖場,因為有李林的出現,解決了環(huán)保問題。
“沼肥綜合利用項目可謂一舉多得,”岑溪市農村能源中心主任李璐堅說,肥料廠清走有機垃圾,鄉(xiāng)村干凈美麗了,保護了岑溪市來之不易的綠水青山,同時發(fā)展了農資產業(yè),推動農業(yè)的綠色發(fā)展。
據悉,幾十年來,岑溪市建成大量的沼氣池,減少了薪柴的使用,全市的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水資源豐富,年平均降雨量達1450 毫米,人均擁有水資源量為全國的2.1 倍,全市集雨面積1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6 條。
正通有機肥料廠位于岑溪市馬路鎮(zhèn)和平村,占地30 畝,總投資400 多萬元,有完備的設施及成熟的生產工藝,已建成兩條生產線,年產能2 萬噸。
廠房是常見的鋼架大棚結構,呈“7”字形。橫向為堆料場和發(fā)酵區(qū),從鄉(xiāng)下運回的原料先堆放在堆料場,按千分之二至千分之四的比例添加發(fā)酵菌劑,豬糞等生料及用稻草等農作物廢棄物為原料的沼渣,比例要高些。原料拌均后推進長10 米寬2 米的發(fā)酵槽,生料發(fā)酵周期為60 天,沼渣等孰料為30天。
縱向為深加工區(qū),又分為添料區(qū)和生產包裝流水線。原料發(fā)酵形成了一般有機肥后從發(fā)酵槽推到添料區(qū),再按客戶要求及不同作物類別再加工成生物有機肥。對大客戶,正通有機肥料廠采取訂單生產模式,按客戶的測土配方添加花生麩等原料或土壤缺少的元素,然后進入流水線,按“粉碎—再粉碎—分篩—包裝”程序,形成粉末型和顆粒型產品。
栽種第二年的砂糖桔長勢良好。
施用沼渣沼液發(fā)酵制作而成的有機肥料的岑溪市龍輝農產品專業(yè)合作社的金秋桔枝繁葉茂。
肥料生產的機械化程度很高,添加發(fā)酵劑菌和添料均用機械拌勻,進出發(fā)酵槽和進入流水線有專用的裝載機,流水線作業(yè)只需三人,一人負責控制總開關,兩人包裝產品。
產品按用途分類,有糧食、蔬菜、水果、藥材、花卉和林木等專用肥。檢測表明,正通肥料不僅含有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還富含有機養(yǎng)分,為農作物提供全面營養(yǎng),還能滅殺白蟻等蟲害,而且肥效長,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機質,加快微生物的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和生物活性,因此被國家農業(yè)農村部肥料質量監(jiān)督檢測中心認定為有機肥。
正通有機肥料廠生產的肥料不僅大受用戶歡迎,其“變廢為寶”的做法更是得到農業(yè)農村部門的認可。2018 年9 月,中國農業(yè)農村部組織了拉美古巴等五個國家的沼氣生產培訓班,當月18 日結束后即帶著34 名學員來到正通有機肥料廠再學習。
中國農業(yè)農村部經濟合作中心專家申碩說:“岑溪的沼肥深加工廠,把沼氣池廢料吃盡嚼完,沒有任何遺留物,對于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保證食品安全、保護生態(tài)具有重要作用,代表了一個方向,在全國具有很好的帶頭作用?!?/p>
來自墨西哥的學員貝拉斯克斯不由自主地稱贊說,這家工廠的良性循環(huán)做法太好了,既解決了廢料問題,又促進果品質量的提高,表示要把岑溪的做法帶回國內。
正通有機肥每噸價格在700~800 元之間,可謂物美價廉,廣受客戶歡迎。從每年大寒到次年的清明為銷售旺季,前來購買肥料的車輛,在工廠門外排起了長隊,既有種果大戶,也有種植三五畝水稻的農民。如百色市種植芒果大戶以及附近種植速生豐產林的林場和造林企業(yè)也早早下了訂單。
這幾年,種植戶用正通有機肥堆出一座座“金山”。
2017 年4 月,岑溪市龍輝農產品專業(yè)合作社在種植了200 多畝金秋砂糖桔。
金秋砂糖橘品質好,比一般砂糖橘早熟45 天,且肉質極細嫩化渣,入口即化,是迄今為止果肉細嫩化渣的代表柑橘品種之一,市場前景較好。投入也大,每畝密度為80 株。當時的種植成本較高,苗木每株達35 元,每畝2800元,土地流轉費用也較高,每畝每年1300 元,加上種植人工費、土地復墾費、基地建設費用和肥料費用,總投入400 多萬元,平均每畝2 萬元。
俗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龍輝農產品專業(yè)合作社在用肥上十分謹慎,通過考察和試驗,合作社理事長覃汝來發(fā)現使用正通有機肥能提高農產品品質,尤其是水果,果品色澤鮮艷,個頭整齊,成熟集中,瓜類含糖量、糖酸比和維生素含量高。
“搞種植關鍵在于用肥,否則這么大投入可能就打水漂,”龍輝農產品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覃汝來說,合作社決定使用正通有機肥,并在成熟前三個月再使用花生麩,拒絕使用化肥和農藥,實踐證明,這樣的選擇是對的。
記者看到,果園里的果樹長勢旺盛,根徑壯,樹枝多,樹葉茂密且常綠,葉子厚實,葉面油質多,在太陽下反光。
2019 年10 月,果園掛果試產,每株產果4 公斤左右,全部收成達9.5 萬多公斤,地頭批發(fā)價每公斤達12.4 元,收入約120 萬元,2020 年將進入初產期,現每株平均掛果100 個,預計總產量達50萬公斤,按每公斤12.4 元計,收入達620 萬元。
“這個果園就是一座金山,”覃汝來說,他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兩年后果樹將進入豐產期,每株可采收100~150 公斤,每畝產量將達0.8 萬公斤以上,即使每公斤的價格下落到6 元,每畝仍收入5萬元左右,整個果園的銷售收入將達1000 萬元。
岑溪市糯垌鎮(zhèn)龍輝大金砂糖桔產業(yè)示范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