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
春季運動要以“慢”主打,以免造成關節(jié)受傷。鍛煉前,要先做熱身,尤其要活動膝關節(jié)一兩分鐘,使關節(jié)得到松弛。
伸懶腰 人體若四肢舒展,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吸深呼,可起到吐故納新、行氣活血、通暢經(jīng)絡關節(jié)、振奮精神的作用,也可解乏、醒神、增氣力、活肢節(jié)。所以春季有意識地多伸懶腰,實在是有益身心又經(jīng)濟實惠的懶人運動。
垂釣 能去除雜念,平心靜氣,舒緩神經(jīng),對高血壓、神經(jīng)衰弱、消化不良患者均有益處。
仲春之前魚兒避寒趨暖,總是游向水溫相對較高的北岸。等到了末春時節(jié),氣溫上升較快,水草叢生,浮游生物大量繁衍,鯽魚面臨產(chǎn)卵。它們成群結伙游到岸邊淺水區(qū)覓食、尋偶。這時應選擇水草邊為釣點,一定會滿載而歸。
騎行 騎自行車是一種改善人體肌肉耐力和心肺耐力的有效健身方式。在騎行過程中,人體主要的肌肉群都要參與工作,包括腿部、手臂和腰腹部的肌肉。騎自行車是典型的有氧運動,以70%~80%最大心率騎行15分鐘或者更長的時間可以幫助消耗卡路里,并且改善心肺功能。
爬山 是一項極佳的有氧運動,若以每小時2千米的速度在山坡上攀登30分鐘,消耗的能量大約是500千卡,相當于45分鐘游泳所消耗的能量。
爬山之前一定要做準備活動,要讓肌肉、關節(jié)活動起來。同樣,爬山結束后,也一定要做一些整理和放松活動,比如下山后繼續(xù)在平地上走大約5分鐘。爬山過程中心率保持在120~140次/分鐘最為適宜。
郊游 外出郊游踏青不僅僅能夠親近自然,放松身心,而且還能夠強身健體,趕走春困。踏青郊游這項古老的運動幾乎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很適合,而且運動負荷強度完全可以根據(jù)個人的情況來制定,時間長短也可順其自然。
年老體弱的人,每分鐘走60~70步;健行者可能要走到每分鐘70~90步。對于疾病初愈的人,步行過程中要走一走歇一歇,時快時慢,快慢相間,有利于病后的恢復。
放風箏 風箏放飛時,人不停地跑動、牽線、控制,通過手、眼的配合和四肢的活動,可達到疏通經(jīng)絡、調和氣血、強身健體的目的。看風箏高飛,眼睛一直盯著風箏遠眺,眼肌也得到調節(jié),疲勞得以消除。
這項活動特別適合青少年和中老年朋友。放風箏時要注意保護頸部,不要后仰時間太長,可仰視和平視相交替。放風箏最好以兩三人搭伙為宜,選擇平坦、空曠的場地,不要選擇湖泊、河邊以及有高壓電線的地方,以免發(fā)生意外。
(摘自《中國體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