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剛
摘 要:為明確30%呋蟲·異丙威懸浮劑對水稻褐飛虱的防治效果,開展了其使用時期和使用劑量試驗,結果表明,該藥劑兼具速效性和持效性,對褐飛虱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且對水稻生長安全??稍诤诛w虱卵孵至低齡若蟲高峰期施藥,商品用量以1650~1800mL/hm2為宜。
關鍵詞:30%呋蟲·異丙威懸浮劑;水稻褐飛虱;防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 S435.112.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06-0093-02
水稻褐飛虱(Nilaparvata lugens)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蟲,極具暴發(fā)性、隱蔽性,對水稻生產構成重大威脅。為明確30%呋蟲·異丙威懸浮劑對水稻褐飛虱的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劑量和安全性,2015年筆者開展了試驗,旨在為30%呋蟲·異丙威懸浮劑的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藥劑 30%呋蟲·異丙威懸浮劑(安徽眾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0%呋蟲胺可溶粒劑(日本三井化學AGRO株式會社);20%異丙威乳油(江蘇輝豐農化股份有限公司)。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6個處理:①30%呋蟲·異丙威懸浮劑1500mL/hm2(商品劑量,下同),②30%呋蟲·異丙威懸浮劑1650mL/hm2,③30%呋蟲·異丙威懸浮劑1800mL/hm2,④20%呋蟲胺可溶粒劑600g/hm2,⑤20%異丙威乳油3000mL/hm2,⑥噴施等量清水作空白對照(CK)。每處理4個重復,計24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30m2,隨機區(qū)組排列,區(qū)組間設隔離行,四周設保護行。
1.3 試驗地概況 本試驗在廬江縣同大鎮(zhèn)安徽同大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園公司的水稻田中進行,試驗田前茬為小麥田。供試水稻品種為嘉優(yōu)2號。地勢平坦,沙壤土,肥力中等,pH5.5,有機質含量1.87%。水稻2015年5月22日播種,6月13日移栽,株行距:30cm×13cm。水稻長勢、栽培密度均勻一致。
1.4 施藥時間及方法 2015年9月1日,在褐飛虱卵孵至低齡若蟲高峰期一次性施藥。將配好的藥液用衛(wèi)士-16型背負式手動噴霧器按每hm2對水675L均勻噴霧。
1.5 氣象資料 施藥當天(2015年9月1日)晴天,北風1級;溫度22.9~32.4℃,均27.0℃,相對濕度77%。試驗期內最高溫度23.0~32.4℃,平均28.9℃;最低溫度15.5~24.5℃,平均20.6℃;平均溫度20.4~27.0℃,平均24.3℃。相對濕度64%~93%,平均76.9%;雨日1d,雨量1.1mm。試驗期內氣候正常,對稻飛虱發(fā)生危害無不利影響。
1.6 調查方法、時間和次數
1.6.1 調查時間和次數 施藥前調查蟲口基數,施藥后1d(9月2日)、7d(9月8日)、14d(9月15日)調查每個小區(qū)褐飛虱殘留蟲量。
1.6.2 調查方法 每小區(qū)采取平行跳躍式取樣10點,每點2叢,每小區(qū)計調查20叢上的褐飛虱蟲量,將60cm×30cm白瓷盤斜放到水稻中下部,快速拍打稻叢1~2次,迅速端起查計褐飛虱數量,計算蟲口減退率、防治效果。
1.6.3 藥效計算方法 蟲口減退率(%)=(施藥前蟲量-施藥后蟲量)/施藥前蟲量×100;校正防效(%)=(施藥區(qū)蟲口減退率-空白區(qū)蟲口減退率)/(100-空白區(qū)蟲口減退率)×100。
2 結果與分析
2.1 對水稻安全性 試驗期間,各處理小區(qū)水稻生長正常,無藥害現(xiàn)象發(fā)生,水稻生長安全。
2.2 對水稻褐飛虱的防治效果 由表1、2可知,30%呋蟲·異丙威懸浮劑對水稻褐飛虱有較好的防治效果。施藥后1d,30%呋蟲·異丙威懸浮劑1500、1650和1800mL/hm2 ?3處理對褐飛虱的校正防效分別為65.50%、72.83%、76.72%,對照藥劑20%呋蟲胺可溶粒劑600g/hm2和20%異丙威乳油3000mL/hm2對褐飛虱的校正防效分別為39.90%、77.80%。其中30%呋蟲·異丙威懸浮劑1800mL/hm2和20%異丙威乳油3000mL/hm2處理間防效差異不顯著,但均顯著高于30%呋蟲·異丙威懸浮劑1500、1650mL/hm2處理和20%呋蟲胺可溶粒劑600g/hm2處理防效。
施藥后7d,除20%異丙威乳油3000mL/hm2處理外,其他各處理對褐飛虱防效均有上升,30%呋蟲·異丙威懸浮劑1500、1650、1800mL/hm2 3處理對褐飛虱的校正防效分別為84.70%、90.02%、91.67%,對照藥劑20%呋蟲胺可溶粒劑600g/hm2和20%異丙威乳油3000mL/hm2對褐飛虱的校正防效分別為90.72%、71.61%。其中30%呋蟲·異丙威懸浮劑1650、1800mL/hm2和20%呋蟲胺可溶粒劑600g/hm2,這3個處理間防效差異不顯著,但均極顯著高于30%呋蟲·異丙威懸浮劑1500mL/hm2處理防效和20%異丙威乳油3000mL/hm2處理防效。
施藥后14d,除20%異丙威乳油3000mL/hm2外,各處理防效與藥后7d防效差異不大,30%呋蟲·異丙威懸浮劑1500、1650、1800mL/hm2 3處理對褐飛虱的校正防效分別為82.49%、90.51%、92.74%,對照藥劑20%呋蟲胺可溶粒劑600g/hm2和20%異丙威乳油3000mL/hm2對褐飛虱的校正防效分別為93.51%、50.11%。其中30%呋蟲·異丙威懸浮劑1650和1800mL/hm2 2個處理間的防效差異不顯著,30%呋蟲·異丙威懸浮劑1800mL/hm2和20%呋蟲胺可溶粒劑600g/hm2處理間防效差異也不顯著,但這3個處理防效均極顯著高于30%呋蟲·異丙威懸浮劑1500mL/hm2處理防效和20%異丙威乳油3000mL/hm2處理防效。
3 結論與討論
本試驗結果表明,30%呋蟲·異丙威懸浮劑對水稻褐飛虱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速效性和持效性都較好,中、高劑量處理防效極顯著高于低劑量處理,該藥劑速效性明顯優(yōu)于20%呋蟲胺可溶粒劑,持效性明顯優(yōu)于20%異丙威乳油,對水稻生長安全。30%呋蟲·異丙威懸浮劑1650和1800mL/hm2藥后1d對褐飛虱的校正防效可達72.83%~76.72%,藥后14d對褐飛虱的校正防效仍可達90.51%~92.74%。
從經濟角度出發(fā),在大面積推廣應用時,30%呋蟲·異丙威懸浮劑商品推薦用量為1650~1800mL/hm2,可在褐飛虱卵孵至低齡若蟲高峰期施藥,每hm2對水675L均勻噴霧。
參考文獻
[1]劉家成,李剛,胡全勝.農作物病蟲預測預報辦法與技術[M].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1995.217-219.
[2]王會福,余山紅,朱賢正.吡蚜酮·異丙威600%懸浮劑防治水稻稻飛虱效果及應用技術[J].農藥科學與管理,2012,33(8):52-53.
[3]鄧林根,彭青,李強.稻田褐飛虱防治藥劑篩選試驗研究[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1(03):173,175.
[4]黃福旦,李斌,陳尤嘉,等.單季晚稻防治稻飛虱藥劑篩選試驗[J].中國稻米,2016(01):114-116.
[5]曹夢嬌,李紅艷,周國鑫,等.3種藥劑對非靶標害蟲褐飛虱及天敵蜘蛛的影響[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7(11):147-149,152.
[6]劉暮蓮.防治稻飛虱藥劑篩選試驗[J].廣西植保,2008(01):7-9.
(責編:張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