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華悅
在心理學(xué)上,有個現(xiàn)象挺有趣的。
每個人的身上,都同時存在著兩種需求,即歸屬感與獨特感。泯然于大眾,這是歸屬感,表示一個人與另一個人或群體是一致的;標(biāo)新立異,這是獨特感,說明一個人與另一個人或群體,是不同的。
是不是很矛盾?對于同一個人來說,既想表明自己是合群的,與大家是一樣的;但同時,又想標(biāo)明自己的個性,強調(diào)與眾不同之處。但人就是這么復(fù)雜,這兩種對立的情感需求,在一個人的內(nèi)心里,總是共存的。
不同的地方在于,對于什么樣的人,應(yīng)該更突出哪種需求?
更多時候,一個人對于周遭的世界,兩種需求都是同時存在的。在這個世界上,兩個人能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總有某種相同的屬性,這是歸屬的一面;但同時,兩人又不可能完全相同,這是獨特的一面。
可對于不同的人,哪怕兩種需求同時存在,突出的重點卻不盡相同。對于親人,朋友,或者愛人,下意識地突出哪種需求,往往會不自覺地表露出內(nèi)心的想法。
如果有這么一個人,時時事事總是向另一個人靠攏,甚至是模仿,這是什么意思呢?這個人想向另一個人表明的是,兩人是一樣的,是有共通點的。說白了,就是想告訴另一個人,咱們就是一個世界的人,就應(yīng)該相親相愛。
這也就是為什么,和親近的人在一起,我們總會不自覺地掩藏起獨特的一面。在父母面前,孝順的兒女會藏起鋒芒,更愿意讓自己看起來和父母輩的人一樣;在真正的朋友面前,混得好的一方總會小心藏起自己的優(yōu)勢,讓兩人看起來相差無幾;在愛的人面前,如果真的在意對方,更不會愿意在對方面前,盡顯自己的驕傲與優(yōu)勢。
這樣的做法,背后所隱藏的潛意識,可能連當(dāng)事人都不見得能意識到。但舉手投足,一言一行間,卻仍不禁時時都強調(diào)雙方之間相同的一面,也就是歸屬感。這舉動的意思很明顯,無非是想向?qū)Ψ奖砻鳎瑑扇耸且换锏摹?/p>
所以,如果有這么一個人,時時向你表明自己的獨特性,事事都想展示與你不同的地方,那么這背后的潛臺詞,是不是也呼之欲出?
可能連對方都不見得意識到,自己的內(nèi)心,對于兩人之間的這段關(guān)系,是持否定態(tài)度的。之所以沒有選擇各走各路,可能是現(xiàn)實的考量,也可能是世事的無奈。因為沒得選擇,只能將就??稍谒^的將就中,又透著不甘心。于是,便常常有意無意地凸顯出與另一方的不同。這無異于是一種心理語言,是想告訴對方,我和你是不同的!
這么看來,想知道一個人,有沒有真正接納另一個人,關(guān)鍵在于突出哪種屬性?展示歸屬感,無異于是一張邀請函,邀請一個人進入另一個人的世界;而反之,在一個人面前過度強調(diào)獨特感的人,很可能是因為,人家潛意識的想法,是想將你擯斥在自己的世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