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導(dǎo)
我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的問題:“投多少錢?”、“買了能漲嗎?”、“漲了能賺多少?”。
堪稱奪命三連問,令人窒息,任何投資大師都很難回答這些問題。
提高賺錢的概率,而不是預(yù)測走勢,才是一位成熟投資者的表現(xiàn)。
當然,對于投資新手來說,問這些問題也很正常,畢竟投資就是一個不斷求證的過程,在找到正確的答案之前,犯錯都是難免的。
不過今天,我想正面回答一個問題:投資到底要投多少錢?
對于這個問題,大部分人都很迷茫,但同時又滿不在乎。
“有多少錢就投多少錢”,“先投一點看看,漲了再加倉”,這可能是最常見的思路。
你可以想一想這種思路對不對呢?
假如你手上只有10萬塊,現(xiàn)在機會來了,全都投進去,沒過幾天,就遭遇暴跌,你能扛得住呢?
假如別人投多少你投多少,別人投10萬你也投10萬,別人還有90萬,而你一毛錢都沒剩,一旦遭遇暴跌,你和別人的反應(yīng)一樣嗎?
如果先小投一點,遇到暴漲,后面都下不了手,你是不是又要懊悔沒有多投一點呢?
其實,圍繞這個問題的核心是投資中倉位管理的技巧。
新手在投資時最大的問題就在于:面對市場波動時不冷靜,隨意補倉和清倉,于是最終造成了虧損。
倉位管理有多重要?
在投資中,倉位不僅決定心態(tài),而且還決定收益,一個好的倉位管理能夠保證你活得更久,賺得更多。
舉個例子:你拿10萬元炒股,下跌10%后變成了9萬,而9萬上漲10%只有9.9萬,要想回本,就需要上漲11.11%。
當虧損20%時,就需上漲25%,才能回本;
當虧損30%時,就需上漲42.86%,才能回本;
當虧損40%時,就需上漲66.67%,才能回本;
當虧損50%時,就需上漲100%,才能回本;
當虧損80%時,就需上漲400%,才能回本;
當虧損90%時,就需上漲900%,才能回本。
可以看到,當浮虧的幅度越來越大,其回本的難度也就越來越大,超過50%時,如果不補倉,回本幾乎不太可能了。
所以,只有留足資金,在投資的基金出現(xiàn)浮虧時,及時補倉,把浮虧控制在40%以內(nèi),那么回本的可能性才有希望,否則就剩絕望了。
所以許多人都在反復(fù)強調(diào)控倉的重要性。直白點說,如果你沒有倉位管理的意識,心態(tài)很容易崩,而且在調(diào)倉時會非常被動,不知所措,大概率上你賺得比別人少,虧得比別人多,死得比別人早。
那么,投資之前如何確定倉位呢?
這里和大家分享兩個方法:總倉位法和定投倉位法。
總倉位法很容易理解,就是投資之前確定計劃投資的總金額。
比如你手上有10萬元,考慮到生活支出,突發(fā)意外,拿出3萬元來投基金,那么這3萬元就是你的總倉位。
在投資時,要以3萬元作為“1”,來管理持倉倉位。比如說,你參照菜基10萬元的總倉位,菜基目前的倉位是5成5萬元,那么你的倉位也應(yīng)該是5成,就是1.5萬元。
看比例而不是看金額,這就解決了不同投資金額的倉位管理問題。上面提到的別人100萬投10萬,而你只有10萬,應(yīng)該投入的就是1萬。
定投倉位法針對的是目前沒有積蓄,但每個月有固定收入的情況。
比如說你剛參加工作不久,手上并沒有什么積蓄,但是每個月開銷之外可以存下3000元,那么就可以考慮每個月2000元定投基金。
相比總倉位法,定投倉位法看上去更加靈活簡單,不必糾結(jié)于當前的持倉倉位是多少,最多就是每個月定投的時候看行情,行情大漲少投點,行情大跌多投點。
但是,這種靈活方便的背后也有相應(yīng)的缺點,就是投資倉位不清楚。你無法判斷目前定投的倉位是高還是低,你也無法確定自己要定投多久、到底要投多少錢進去。
不過,這兩種倉位管理法都要面對一個共同的問題:倉位變化。
收入在增加,貨幣在貶值,市場行情變化……這些因素都會共同影響倉位的合理性。
比如說,5年前2000元買到的指數(shù)基金份額,比現(xiàn)在2000元買的指數(shù)基金份額要多,一方面是因為貨幣在貶值,另一方面是因為指數(shù)在上漲,再過5年2000元能買到的就更少了。
而且在一個人的一生中,收入曲線通常是倒V型,先是持續(xù)增加,在這個時候應(yīng)該根據(jù)收入增加,適當增加倉位;等到收入穩(wěn)定開始下降時,就要考慮減少倉位。
此外,短期來看,市場波動較大,也需要根據(jù)市場行情的變化,適當調(diào)整倉位。
總的來說,并沒有一個完美的倉位管理方法,需要結(jié)合自身和市場的變化動態(tài)調(diào)整,倉位管理是一門實踐出真知的學(xué)問。
這里再分享倉位管理的兩個基本思路。
倉位管理的基本邏輯就是高估值時低倉位,低估值時高倉位。雖然不一定能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但做到低吸高賣還是不成問題的。
永不滿倉。一來是需要考慮到后市可能出現(xiàn)好機會時,手上有足夠的資金買入,而不是到時干瞪眼;二來是滿倉的波動太大了,下跌太刺激了,心臟受不了,因為每多一倍的倉位,就多了一倍的風(fēng)險。
還在手上的預(yù)留資金該怎么辦呢?可以買入債券基金、貨幣基金或其他流動性較好的理財產(chǎn)品,保證隨時有資金可以補倉,同時增厚一點點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