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新疆瑪納斯河流域管理局,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新疆瑪河輸水工程取水地,位于瑪河流域低山丘陵區(qū)。水源地36 眼集水井呈線性分布,布置于瑪河左、右岸,壓力引水池位于水源地集水井下游約4.4 km 處,輸水管線沿瑪河右岸布置,至壓力引水池約9 km?,敽雍庸人吹毓こ滩捎霉芫_采地下水方案,年總供水量0.74 億m3,用于下游瑪納斯縣和石河子市生活、工業(yè)用水,同時為緩解瑪河灌區(qū)春旱和“卡脖子旱”供水。瑪河水源地輸水工程主要由左岸集水管線、右岸集水管線、輸水管線三部分組成。
左岸集水管線位于瑪河左岸,樁號0+000—3+559。其中,樁號0+000—3+280 段位于瑪河Ⅰ、Ⅱ級階地,南西高、北東低,地形坡度約15.9‰,巖性以沖積含漂卵石層為主,勘察查明地下水埋深一般大于3.0 m。樁號3+280—3+559 段位于瑪河河床,地形南西高、北東低,順管線方向地形坡度約2.5‰,其地層為含漂卵礫石層,地下水埋深一般0~0.5 m,在勘察期間河水深0.3 m 左右;含漂石卵礫石層富水性較強,滲透系數(shù)介于61.74~127.72 m/d。
右岸集水管線位于河床及河漫灘上,樁號0+000—4+359.5。地形南西高、北東低,地形坡度約9.1‰,巖性為沖洪積含漂卵石層,樁號0+000—2+500,地下水埋深一般3~19 m(向北漸淺)、2+500—4+359.58,地下水埋深一般0~3.0 m,勘察期間集水管線上河水深0.3 m 左右。含漂石卵礫石層富水性較強,滲透系數(shù)介于61.74~127.72 m/d。
輸管管線經(jīng)過河床、河漫灘及河谷Ⅰ、Ⅱ級階地,地形南高北低,總地形坡度約7‰。樁號0+000.0—8+782.5。其中,樁號0+000—5+15 位于河床及河漫灘上,局部為Ⅰ級階地,地形總體平坦,坡度約7.0‰;樁號5+150—7+360 位于河谷Ⅰ、Ⅱ級階地上,巖性為含礫粉土;樁號7+360—8+782.5,位于河谷Ⅱ級階地上,巖性為卵礫石,地下水埋深大于7 m。
輸水區(qū)工程場地位于Ⅰ、Ⅱ級階地及瑪河河床,無陡坡,僅老渠道段處于Ⅲ階地前緣,坡角較大,但階地陡坎為第三系泥巖與泥質砂巖,陡坡較穩(wěn)定。同時無大的陡坡與深切洪溝,現(xiàn)場勘察表明場地不具備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的形成條件,但賦存環(huán)境(土和環(huán)境水)對輸水工程建筑物具有一定影響。
依據(jù)《水工建筑物抗冰凍設計規(guī)范》(SL 211-2006)規(guī)定:“土中粒徑小于0.075 mm 的土粒質量大于總質量10%的土為凍脹土”來評價工程區(qū)土的凍脹性。
工程區(qū)最大凍土深度1.4 m,左岸集水管線中部(樁號0+265—3+280)及輸水管線在老渠道段(樁號5+150—7+360),分布有厚度1.5~3.0 m 低液限粉土與粘性土;根據(jù)顆粒分析資料,其小于0.075 mm 的土粒質量占總量的61.8%~92.0%,遠遠大于10%的標準,因此為凍脹土,設計時應注意防凍措施。其它管線段的地基巖性主要為卵礫石、砂礫石混合土,小于0.075 mm 的土粒質量占總量1.5%~3.0%,遠遠小于10%的標準,為非凍脹性土。
在供水管線基礎覆蓋土層,取24 組土樣進行易溶鹽分析,含鹽量介于0.06%~0.3%,表面地基土均為非鹽漬土。根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 50021-2001)的土壤腐蝕性評價標準,對于Ⅲ類環(huán)境的地基土進行評價。
24 組土樣中Tk3(0.5 m、1.5 m、2.0 m、2.5 m)、Tk4(0.5 m)SO42-離子含量為552~1 665 mg/kg,對混凝土結構具有弱腐蝕性;其余試樣中SO42-離子含量為150~451 mg/kg,對混凝土結構具有微腐蝕性。土樣中Mg2+離子含量為0.0~89 mg/kg,對混凝土結構具有微腐蝕性。24 組土樣中Tk10(0.5 m)、Tk17(0.5 m)、Tk20(0.5 m)的Cl-離子含量為577~931 mg/kg,對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有中等腐蝕性。Tk3(1.5 m、2.0 m、2.5 m)、Tk6(0.5 m、1.0 m、)的Cl-離子含量為312~489 mg/kg,對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有弱腐蝕性;其余試樣中Cl-離子含量在44~226 mg/kg 之間,對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有微腐蝕性。
依據(jù)《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GB 50487-2008)及《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 50021-2001),對工程區(qū)主要分布的地表瑪河河水、河床與階地地下水的腐蝕性分別進行評價:
3.3.1 地表瑪河河水腐蝕性評價
根據(jù)在水源地上下游取水質分析,環(huán)境類別按Ⅲ類考慮,地表水中Mg2+與S042-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Cl-對鋼筋混凝土中的鋼筋具有微腐蝕性,據(jù)PH值與S042-、Cl-含量綜合判別,表明地表瑪河河水對鋼結構具有弱腐蝕性。
3.3.2 河床與階地地下水的腐蝕性評價
在工程探坑中,取地下水水樣分析資料,環(huán)境類別按Ⅲ類考慮,左岸集水管線樁號1+200—3+280 段、右岸集水管線2+200—4+359.58 段、輸水管線樁號0+000—5+800 段,及前池地下水位,埋藏深度一般在0~2.5 m 之間,地下水中Mg2+與S042-對普通水泥具有微腐蝕性,Cl-對混凝土中的鋼筋具有弱腐蝕性,對鋼結構具有弱腐蝕性。
0+000—0+265 段,位于瑪河左岸河床及河漫灘,巖性為卵石混合土,厚度大于20.0 m。經(jīng)試驗得出,不均勻系數(shù)Cu為29.6,曲率系數(shù)Cc為7.8,表明級配不良,自然休止角35o,含水率2.2%,含泥量1.6%,比重2.69。開探深度一般小于5 m,地下水埋深大于5 m,地下水對基礎無影響,地基土對混凝土結構和鋼筋具有微腐蝕性;根據(jù)動力融探試驗資料,建議卵礫石層,按承載力400 kPa 設計,開挖坡比取1∶1.00~1∶1.25。
0+265—3+280 段,位于瑪河左岸Ⅰ、Ⅱ級階,表層為粉土,厚0.5~2.0 m,下部為卵石混合土,厚度大于20.0 m。經(jīng)試驗,不均勻系數(shù)Cu=13~42.9,曲率系數(shù)Cc=4.5~10.4,表明級配不良,自然休止角34°~39°,含水率1.2%~1.9%,含泥量1.5%~3.0%,比重2.67~2.68。開探深度一般在3~5 m,地下水埋深1.0~3.2 m。綜合判別,表層細粒土具有凍脹性,地基土與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及鋼筋具有弱腐蝕性,地下水對鋼結構具弱腐蝕性;根據(jù)動力融探試驗資料,建議卵礫石承載力400 kPa,開挖坡比為水上1∶1.00~1∶1.25、水下1∶1.50~1∶1.75。由于該段地下水位埋藏淺,水量豐富,管道開挖時應考慮排水方案。
3+280—3+559 段,處于瑪河床及河漫灘,巖性為卵石混合土,厚度大于25.0 m。經(jīng)試驗,不均勻系數(shù)Cu=20.7~34.7,曲率系數(shù)Cc=5.4~7.4,表明級配不良,自然休止角35°~39°,含水率1.1%~2.1%,含泥量2.3%~2.7%,比重2.69。地下水埋深0~0.6 m。綜合評價,地基土與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和鋼筋具有微腐蝕性,地下水對鋼結構具弱腐蝕性;建議卵礫石承載力400 kPa,開挖坡比為水上1∶1.00~1∶1.25、水下1∶1.50~1∶1.75。本段橫穿河床,需采取防洪抗沖刷措施,防止洪水對管道的沖刷破壞作用。由于該段地下水位埋藏淺,水量豐富,管道開挖施工時應考慮排水方案。
0+000—2+200 段,位于瑪河右岸河床及河漫灘,巖性為卵石混合土,厚度大于20.0 m。試驗表明,不均勻系數(shù)Cu=20.0~74.1,曲率系數(shù)Cc=2.7~10.1,表明級配不良,自然休止角35°~40°,含水率1.1~3.0%,含泥量1.0~3.0%,地下水埋深一般3~19 m。地基土對混凝土結構和鋼筋具有微腐蝕性;建議卵礫石按承載力400 kPa,開挖坡比為水上1∶1.00~1∶1.25、水下1∶1.50~1∶1.75。由于該段地下水位埋藏淺,水量豐富,管道開挖施工時應考慮排水方案。
2+200—4+359.5 段,位于瑪河右岸河床及河漫灘,巖性為卵石混合土,厚度大于20.0 m。試驗表明,不均勻系數(shù)Cu=20.0~74.1,曲率系數(shù)Cc=2.7~10.1,表明級配不良,自然休止角35°~40°,含水率1.1~3.0%,含泥量1.0~3.0%,開挖深度一般3~4.5 m,地下水埋深一般0~3 m。綜合評價,地基土及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和鋼筋具有微腐蝕性,地下水對鋼結構具弱腐蝕性;建議卵礫石層按承載力400 kPa 設計,開挖坡比為水上1∶1.00~1∶1.25、水下1∶1.50~1∶1.75。由于該段地下水位埋藏淺,水量豐富,管道開挖施工時應考慮排水方案。
0+000—5+150 段,位于瑪河右岸河床及河漫灘,卵石混合土,厚度大于5.0 m,不均勻系數(shù)Cu=12.9~50.8,曲率系數(shù)Cc=4.3~12.8,表明級配不良,自然休止角33°~37°,含水率1.0~2.4%,含泥量一般1.6~2.7%,地下水埋深0.0~1.6 m,開挖深度一般3~5 m;河水深度一般小于0.5 m,綜合評價,地基土及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和鋼筋具有微腐蝕性、對鋼結構具弱腐蝕性;建議卵礫石承載力400 kPa,開挖坡比為水上1∶1.00~1∶1.25、水下1∶1.50~1∶1.75。由于本段位于現(xiàn)河床中,供水管道沿線必須進行防洪設計,防止洪水對管道的破壞;該段地下水位埋藏淺,水量豐富,管道開挖施工時應考慮排水方案;本段管線處于河床及河漫灘中,故需采取防洪抗沖刷措施。
5+150—7+360 段,位于瑪河東岸的Ⅰ級、Ⅱ級階地,地形平緩,表層為粉土、粘土,厚0.5~2.5 m,其下為卵礫石層,厚度大于5 m,不均勻系數(shù)Cu=17.9~50.8,曲率系數(shù)Cc=4.3~10.7,表明級配不良,自然休止角34°~36°,含水率1.0%~1.3%,含泥量一般2.1%~3.1%,地下水位埋藏深度2.5~3.5 m,開挖深度約5 m;基礎處于卵礫石地層上,表層細顆粒粉土與粘性土具有凍脹性、對混凝土結構具有微腐蝕性、對鋼筋有弱~中等腐蝕性;卵礫石地層對混凝土結構具有微腐蝕性,對鋼筋具有弱腐蝕性;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和鋼筋具有微腐蝕性、對鋼結構具弱腐蝕性。綜合評價,地基土及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和鋼筋具有弱腐蝕性、對鋼結構具弱腐蝕性;建議卵礫石承載力400 kPa,開挖坡比為水上1∶1.00~1∶1.25、水下1∶1.50~1∶1.75。由于該段地下水位埋藏淺,水量較為豐富,管道開挖施工時應考慮排水方案。
7+360—8+782.5 段,位于瑪河東岸的Ⅱ級階地,地層為粉土及粉砂,厚度一般小于0.8 m,呈稍濕狀態(tài),結構松散;不均勻系數(shù)Cu=17.9~50.8,曲率系數(shù)Cc=4.3~10.7,表明級配不良,自然休止角34°~36°,含水率1.0%~1.3%,含泥量2.1%~3.1%,樁號7+360~8+300 段,地下水埋深一般5~8 m、樁號8+300 以北地下水埋深大于50 m。綜合評價,地基土及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和鋼筋具有弱腐蝕性、對鋼結構具弱腐蝕性,根據(jù)動力融探試驗資料,建議卵礫石承載力400 kPa,開挖坡比為水上1∶1.00~1∶1.25、水下1∶1.50~1∶1.75。
新疆瑪河河谷水源地工程的修建,為石河子市和瑪納斯縣提供了生產(chǎn)、生活及抗旱用水。通過工程地質勘察實踐,查明了水源地輸水區(qū)的地形地貌、巖性物質組成等工程地質條件,根據(jù)試驗對覆土進行了凍脹性分類,對土和環(huán)境水對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進行了評價,在此基礎上分段對集水管線和輸水管線進行了綜合評價,最終給出了指導工程實踐應用的對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