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樹材
俗話說“傻人有傻福”。山區(qū)老街的傻仔秋就應驗了這句話,光棍佬一步到位成了“爸爸”。
傻仔秋,學名叫查志秋,今年40多歲了,出生在一個山草藥世家,爺爺和父親都是山里有名的草頭王,父親還是個蛇醫(yī),治好了不少被蛇咬傷的山民。阿秋雖然有點癡線(童年時發(fā)高燒燒壞了大腦),但經(jīng)常跟父親上山采藥,認識許多山草藥,尤其是蛇藥,成了第三代“草頭王”。
阿秋家在老街開了間山草藥鋪,阿秋采藥,母親賣藥,兩人相依為命,山草藥鋪方便了許多人,在缺醫(yī)少藥的山區(qū),草藥鋪成了家名店。
阿秋經(jīng)常到虎尾山挖樹仔頭?;⑽采礁㈩^山、虎背山連在一起,綿延數(shù)公里,還處于半原始狀態(tài),山草藥十分豐富,成了阿秋母子生計之源。一天,阿秋正在山里挖樹仔頭,聽到山下有人大喊救命,阿秋忙舉起山鋤沖下山去。只見一名中年婦女在大聲喊叫,說給蛇咬了。阿秋忙蹲下身來,用隨身攜帶的礦泉水給她沖洗傷口,并告訴傷者她是給無毒蛇咬的,不用怕。沖洗完后,阿秋在附近找了幾株蛇藥,用嘴嚼爛,敷在傷口上。
從此之后,阿秋經(jīng)常在虎尾山上碰到被蛇咬傷的婦女,她有時來砍松枝,有時來割山草。兩人見了面先是笑笑,后來便成了無話不談的熟人。阿秋知道婦女叫阿梅,是個“二寡”,與一個5歲的兒子相依為命。阿秋人過中年,依然單身,兩人都有點“在一起”的意思。
老光棍與三嫁女一個不嫌籮疏,一個不嫌米碎,經(jīng)媒人撮合,一串鞭炮過后,阿梅帶著兒子走進了阿秋家。阿秋既成了“丈夫”,又成了“父親”,一步到位,阿梅也完成了“三嫁”。婚后,阿秋依然天天去采山草藥,阿梅與家婆一起守著草藥鋪。
一天,草藥鋪來了兩個客人,一個是阿梅的第二任丈夫,一個是媒人婆。第二任前夫說要取回孩子撫養(yǎng)權(quán),阿秋說,你帶一百萬來,孩子你帶走。阿梅卻說,一百萬也無用,孩子不是他的,是死去的第一任丈夫的。
原來,孩子出生后,丈夫便出車禍死了,阿梅嫁給了第二任丈夫,第二任丈夫雖然生得細皮嫩肉,卻脾氣不好,又喜歡賭博,許多姑娘見了他掉頭就走,年近40只得娶了寡婦阿梅。結(jié)婚后,丈夫嫌棄阿梅是個二手貨,還帶著個拖油瓶,凡事不合就打罵,還經(jīng)常不給母子飯吃。阿梅著實捱不過去,一次被丈夫毒打后,咬牙跟他離婚,再次成了單身媽媽。
“哈哈,孩子不是你的,白養(yǎng)人家孩子幾年,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鄙底星锱恼拼笮Α?/p>
“也不是你的,還不是當個養(yǎng)父,高興什么?真的是個傻子?!?/p>
“我撿了個便宜仔,你卻賠了夫人又折兵,還是我比你強。”
“不跟傻子講廢話,媒人婆,我們走?!眱瓷駩荷返牡诙吻胺蛞荒_踢倒一堆山草藥,與媒婆一起奪門而出。
奪人事件后,阿秋視孩子為己出,初時孩子還只是叫他“叔叔”,后來改叫“爸爸”了,阿秋天天樂得合不攏嘴。
有時,阿秋還帶孩子上山挖山草藥,孩子指著一棵四方骨對面葉的草藥問阿秋:“爸爸,這株草藥很奇特,叫什么藥?”“這是一種蛇藥,叫還魂益母草,也是我和你媽的姻緣草?!焙⒆铀贫嵌攸c點頭,又問起其他的草藥來。阿秋見孩子對山草藥感興趣,節(jié)假日都帶孩子上山挖山草藥,他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自己的接班人——第四代山草藥傳承人。
阿秋采藥更勤了,草藥鋪的生意更好了,成了山里一間旺鋪,三嫁娘成了老板娘,阿秋媽成了山草藥鋪顧問,一向死氣沉沉的草藥鋪充滿了歡聲笑語。人們對阿秋也另眼看待,不再叫他“傻仔秋”,恢復了他的大號“查志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