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戰(zhàn)利
(中洲工程設計有限公司,陜西西安710016)
城市防洪堤不但具有防洪功能、景觀環(huán)境功能,必要時還具有交通、商業(yè)等多種功能[1]。堤防工程在城市建設中占據(jù)著至關重要的地位[2]。防洪堤功能發(fā)揮很大程度取決于堤線布置和堤型設計的合理性。廣州市珠江堤防西航道左岸高程較低,堤防壓實度低,穿堤建筑物工程老化。防洪(潮)的設施和功能方面遠遠達不到廣州市建設總體戰(zhàn)略規(guī)劃綱要的要求。隨著廣州市經濟的發(fā)展,防洪(潮)標準的提高,目前建設標準、格局及工程管理模式亟待提高和改造,以適應現(xiàn)代化城市水利的需求。
工程位于珠江西航道左岸文筆水閘至石井水泥廠之間,設計岸線長度約2.49 km。加固任務是將該段堤防的設防標準從50 a一遇提高到200 a一遇,相應防洪水位為2.97 m。巖線布置主要沿現(xiàn)有河岸線走向,在不超出規(guī)劃治導線及滿足行洪納潮的原則下,因地制宜地進行岸線布置,并盡量減少拆遷,協(xié)同珠江沿岸其它工程一道提高廣州市的防洪(潮)標準,更好地發(fā)揮珠江的防洪、航運、景觀等綜合效益。部分整治段堤防平面布置見圖1。
圖1 珠江堤防西航道左岸部分達標加固工程平面布置圖
根據(jù)勘探資料,堤身填土大部分為粗砂碎石,透水性極強,因此需拆除老擋墻并采用砼擋墻等不透水材料修建。除在樁號K0+212.79~K0+516.42段由于高鐵橋橋柱原因堤線后移外,其余段堤線基本按原堤線布置,臨河堤肩不超越規(guī)劃岸線,只在個別堤段微調,使岸線更加平順。
加固堤岸主要由漿砌石堤岸組成,地質情況為舊堤邊拋石、淤泥、淤泥質土、淤泥質細砂層、粉質粘土層、巖層,本文主要根據(jù)不同的地形、地質情況進行比選。
2.2.1 單排灌注樁結構
該方案主要針對軟弱土層較厚、臨河側邊坡陡峭且臨空面高差大、整治岸線離舊岸建筑物較近,需要保護的情況使用。本結構為單排擋土結構,樁體承受彎矩較大,確定采用Φ1300樁徑的灌注樁,間距為1.5 m。樁底高程依照不同地質情況計算確定,樁間采用砼掛板擋土,樁頂上部現(xiàn)澆砼C25砼樁帽及胸墻,胸墻頂設欄桿,欄桿擋水高程為4.97 m(珠基)。樁后為拋石及碎石反濾鋪土工布;擋墻后回填中砂至堤頂高程,擋墻外江側設鋼爬梯,間距為200 m一道,堤后布置排水溝,排水溝寬0.8 m,高0.65 m,凈尺寸0.5 m×0.5 m,排水溝根據(jù)地形高程調整,把雨水就近排入市政管網(wǎng)和可以排放的水塘、河涌。單米工程造價約8萬元。
2.2.2 重力式沉箱
該方案將軟弱土層挖除至持力層,基床上拋石(厚3.0 m~5.0 m)夯實,拋石頂高程-1.13 m上面放置沉箱(3 m)。箱間設碎石反濾,箱內回填砂,箱后回填砂(內摩擦角Φ≥30°),上部現(xiàn)澆卸荷板及L型胸墻。胸墻頂設欄桿,欄桿擋水高程為4.97 m(珠基),擋墻外江側設鋼爬梯,間距為200 m一道,堤后布置排水溝,排水溝寬0.8 m,高0.65 m,凈尺寸0.5 m×0.5 m,排水溝根據(jù)地形高程調整,把雨水就近排入市政管網(wǎng)和可以排放的水塘、河涌。單米工程造價約6.6萬元。
2.2.3 二級平臺結構
該方案為采用重力式沉箱二級平臺結合綠化砼護面的方案。先將軟弱土層挖除至持力層,基床上拋石(厚1.0 m~5.0 m)夯實,拋石頂高程-1.50 m上面放置沉箱(3 m)。箱間設碎石反濾,箱內回填砂,箱后回填砂(內摩擦角Φ≥30°),上部現(xiàn)澆卸荷板,板上鋪設花崗巖廣場磚作為二級平臺,高程1.90 m,邊緣鄰水側設置欄桿,背水側設置路沿石。人行道路面高程4.47 m,二級平臺與人行道路面之間設置1∶3綠化砼護面,人行道路面鄰水側設欄桿,欄桿擋水高程為4.97 m。擋墻外江側設鋼爬梯,堤后布置排水溝,排水溝寬0.8 m,高0.65 m,凈尺寸0.5 m×0.5 m,排水溝根據(jù)地形高程調整,把雨水就近排入市政管網(wǎng)和可以排放的水塘、河涌。單米工程造價約6萬元。
2.2.4 土堤結構
在現(xiàn)有地面填筑堤身,堤頂設C30砼路面,厚度0.2 m,路面高程4.47 m,路面背水側設置路沿石,鄰水側設欄桿,欄桿擋水高程為4.97 m。堤前為1∶3草皮護坡,堤后布置排水溝,排水溝凈寬0.8 m,高0.65 m,凈尺寸0.5 m×0.5 m,排水溝根據(jù)地形高程調整,把雨水就近排入市政管網(wǎng)和可以排放的水塘、河涌。單米工程造價約1萬元。
2.2.5 堤岸結構型式比對
四種方案優(yōu)缺點見表1。
表1 堤岸結構型式對比表
結合現(xiàn)場實際情況、占地期及工程造價,本工程確定的堤岸結構型式如下:
(1)K0+000~K0+098.52段:此段現(xiàn)狀護岸為漿砌石,本次岸線主要沿原有岸線布置,由于有足夠開挖面且臨河側灘地平緩,為節(jié)約投資,本段堤岸采用重力式沉箱結構。
(2)K0+098.52~K0+512.89段:此段堤后主要為空場地,由于受高鐵橋限制,堤線后移避開高鐵橋墩,本段堤岸采用草皮護坡結構。
(3)K0+512.89~K1+149.11上段:此段主要為空場地、零星房屋及部分企業(yè),現(xiàn)狀堤岸為漿砌石,舊堤岸線平順,本次岸線主要沿原有岸線布置,拆遷后可滿足沉箱方案開挖需求,本段選用沉箱方案。
(4)K1+149.11上~K1+149.11下段:此段舊堤主要為砌石結構,堤線順直。由于此段堤防依山而建,雖然堤岸本身高程未達標,但兩側堤防和山體連接后可以滿足防洪要求,本次設計維持原狀;石門休養(yǎng)院現(xiàn)狀外墻可起到防洪作用,且歷次臺風均能抵御,本次設計堤線與墻連接,保留墻體作為防洪體系一部分。
(5)K1+149.11下~K2+184.75段:此段堤岸范圍主要是居民區(qū),現(xiàn)狀堤岸為漿砌石,舊堤岸線平順,本次岸線主要沿原有岸線布置。由于此段臨河側邊坡較陡、臨空面高差較大,為了堤防穩(wěn)定以及減少征地拆遷,本段堤岸采用單排灌注樁結構。
(6)K1+628.28下~K1+698.45上段:此段為??谒l,水閘間為堤防,舊堤主要為砌石結構,舊堤岸線平順,本次岸線主要沿原有岸線布置,由于該處位置較小,臨河側邊坡較陡,堤岸采用單排灌注樁結構。
(7)K1+698.45上~K1+698.45下段:此段位水廠圍墻段,現(xiàn)狀地面高程3.5 m左右,圍墻頂高5.5 m左右,圍墻歷次臺風均能抵御,由企業(yè)自行加固此段圍墻。
(8)K1+698.45下~K1+763.01段:此段為水廠欄桿,考慮防洪需要本段采用L型擋墻結構,擋墻頂安裝不銹鋼欄桿,不修建路面。由業(yè)主征求此段堤防防洪責任單位的意見,后期的維護及加固工作由企業(yè)自行負責。
(9)K1+763.01~K2+493.03段:此段堤岸范圍有廣州市自來水制管廠、物流園等,舊堤主要為砌石結構,沿線較為平順,本次岸線主要沿原有岸線布置,由于拆遷后有足夠開挖面且臨河側灘地平緩,本段堤岸采用重力式沉箱結構。
反濾主要的處理方式為土工織物或級配碎石,考慮到反濾對工程的重要性,本次設計利用土工布與級配碎石進行反濾,土工布鋪設時搭接長度適當加長,在鋪設時對碎石進行整平,避免被戳破。堤防范圍內不能種植根系發(fā)達的植物,避免土工織物被植被根系破壞。
新建堤防與原有堤防或水閘連接處按分縫處理,中間采用高密度聚苯乙烯硬質泡沫板。
城市堤防工程是與國民經濟發(fā)展和城市建設密切相關的基礎工程,是城市發(fā)展的根本保證。達標加固方案在堤線布置、堤岸形式選擇等方面開展必要的比選和論證,采取合理的設計方案。本次岸線達標加固長度約2.49 km,通過本次堤防建設工程的實施,將該段堤防的設防標準從50 a一遇提高到了200 a一遇,在確保工程安全、經濟的前提下協(xié)同珠江沿岸其它工程一道提高廣州市的防洪(潮)標準,更好地發(fā)揮珠江的防洪、航運、景觀等綜合效益,為廣州市經濟發(fā)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