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感染三病區(qū),河南 鄭州 450000)
肝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肝細胞數(shù)量及功能均受到影響,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糖代謝異常和胰島素抵抗,對于合并糖尿病患者尤其明顯。按照歐洲臨床營養(yǎng)和代謝學會指南建議,“睡前1h加餐”能夠滿足夜間長時間空腹帶來的能量需求,降低次日晨起低血糖風險[1]。為此,本研究觀察“睡前1h加餐”對此類患者能量代謝及血糖水平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科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85例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符合乙肝肝硬化診斷標準和2型糖尿病及肝源性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排除酒精性肝損傷、肝癌、胃腸道手術和心腦肺腎等功能異?;颊摺2捎秒S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非加餐組:42例,男34例,女8例;年齡39~69(54.37±4.61)歲;體質量51~109(72.17±7.45)kg;乙肝病史4~41(15.61±4.38)年;糖尿病病史6~43(23.62±5.44)年。加餐組:43例,男34例,女9例;年齡35~71(54.41±4.62)歲;體質量49~98(72.20±7.43)kg;乙肝病史4~39(15.65±4.35)年;糖尿病病史6~45(23.65±5.45)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1.2.1就餐方案 兩組患者均給予護肝和抗纖維化等藥物治療。非加餐組依據(jù)肝硬化糖尿病飲食管理,給予常規(guī)一日三餐就餐方案,Harris-Benedict(H-B)公式計算能量和營養(yǎng)攝入,定時、定量進餐。加餐組在非加餐組基礎上,保持日能量和營養(yǎng)攝入不變,將一日三餐中各餐碳水化合物減少16.7 g,然后將16.7 g×3=50.1 g作為睡前1h加餐。兩組研究對象入組前3d即調(diào)整為本方案。觀察兩組入組時和入組3個月末能量代謝及血糖水平。
1.2.2指標檢測 能量代謝指標:采用美國MED公司生產(chǎn)的CCM/D營養(yǎng)代謝系統(tǒng)自動計算能量代謝指標,包括靜息能量消耗(REE)、呼吸商(RQ)和蛋白質氧化率(PRO%)。血糖水平指標:使用奧迪康AC6601型全自動HbA1c分析儀檢測靜脈血中HbA1c水平數(shù)據(jù),檢測方法采用離子交換高效液相色譜法;使用邁瑞B(yǎng)S-220型號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FPG水平,檢測方法采用已糖激酶法。
2.1能量代謝指標 非加餐組各指標干預前后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加餐組干預后RQ水平有所提高,PRO%有所降低。見表1。
2.2血糖水平指標 干預后兩組FPG和HbA1c均降低,但加餐組降低幅度大于非加餐組,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能量代謝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指標比較
有研究顯示約65%的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能量代謝異常和血糖水平控制不佳,加速了肝硬化進程,從而影響患者的肝功能和營養(yǎng)狀態(tài)[2]。因此,在常規(guī)藥物干預和適量運動基礎上,此類患者如何調(diào)整就餐方式和時間成為臨床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REE、RQ和PRO%是糖尿病患者臨床常用的能量代謝指標。REE水平是指機體禁食2h以上,評價糖尿病患者維持機體細胞、器官的正常功能和人體的覺醒狀態(tài),測定其水平用以調(diào)整身體活動系數(shù)和應激程度。本研究顯示,兩組干預前后REE水平變化不大,表明一日三餐或一日四餐并不影響患者的REE水平。RQ即非蛋白呼吸商,是指在單位時間內(nèi),患者進行呼吸作用的生物釋放CO2量與吸收O2量之比,即以糖類和脂質為氧化分解的底物時所測定的呼吸商,PRO%和RQ均能夠反應在糖類和脂類供能不足時,蛋白質的氧化供能情況[3]。本研究顯示,干預后,加餐組RQ和PRO%改善幅度均優(yōu)于非加餐組。提示一日四餐模式下,睡前1h加餐能夠縮短患者夜間的禁食時間,延長了機體對糖類和脂類的供能時間,改善分解蛋白和脂肪氧化供能的代謝失衡,從而平穩(wěn)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FPG水平和HbA1c是評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能力最直接的指標。干預后兩組FPG和HbA1c水平均有降低,但加餐組降低幅度大于非加餐組。一日四餐模式下,睡前1h加餐能夠降低由于單日飲食量超過胰島β細胞的工作負荷,持續(xù)且穩(wěn)定條件胰島β細胞功能,可以穩(wěn)定控制血糖,降低晨起低血糖的發(fā)生率[4]。
綜上所述,一日四餐模式下,睡前1h加餐能夠有效改善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能量代謝和血糖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