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馬鈴薯是云南省曲靖市陸良縣板橋鎮(zhèn)的重要農作物,是當?shù)剞r業(yè)經濟的基礎組成,因此促進當?shù)伛R鈴薯高產栽培十分重要。本文將從等方面,對馬鈴薯高產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措施展開探討。
馬鈴薯作為一種營養(yǎng)全面的糧菜兼用作用,一直都是我國重要農作物,在全國范圍內得以廣泛種植。為了有效實現(xiàn)馬鈴薯的優(yōu)質高產,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進行高產栽培,更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以曲靖市陸良縣板橋鎮(zhèn)馬鈴薯種植為例,對其高產栽培及病蟲害有效防治措施進行研究。
一、科學選種
為了有效保障馬鈴薯栽培產量及質量,需要以優(yōu)選良種為基礎。當?shù)胤N植條件高度契合的優(yōu)良品種往往具有更強的綜合抗病性,同時具有高產、穩(wěn)產、品質好等特點,能夠最大程度地實現(xiàn)馬鈴薯種植經濟效益最大化。根據(jù)板橋鎮(zhèn)當?shù)貙嶋H情況,通常選用“靖薯2號”、“靖薯3號”、“米拉”、“合作88號”等品種。而且為了有效保障優(yōu)質高產的實現(xiàn),通常還需要對馬鈴薯種進行消毒處理,而且可以采取變溫浸種與藥物浸種兩種方式,前者指將種子先后放于40~45℃以及60℃的溫水中分別浸泡1min和15min,后者則是利用72.2%普力克浸泡15min,在浸種后需要進行晾干。
二、整地
通常來說,馬鈴薯連作會導致病害程度加重,影響產量與質量,因此通常將其與大蔥、大蒜、禾谷類、豆類、棉花等進行輪作倒茬,起到減輕病害的作用。與此同時,還需要在馬鈴薯播種前進行深耕整地,從而讓土壤保持疏松透氣,避免土壤板結的同時增強水的滲透性,并有利于馬鈴薯植株根系呼吸,強化對養(yǎng)分及水分的吸收能力。在進行深耕整地時需要對深度進行合理控制,通常以25~30cm最為適宜。深耕深度過淺,會導致熟土層厚逐漸減小,犁底層厚度逐漸增大,導致耕層下實上虛,地力受影響,進而影響馬鈴薯生長。在播種前需要拱壟,從而創(chuàng)造低溫高、保溫效果良好、通透性強、排水性能好的適宜馬鈴薯塊根生長的土壤條件。
三、切塊催芽
馬鈴薯種植采取切塊種植方法,這將有效增強莖內外氧氣交換,從而達到提早發(fā)芽及出苗的作用,對提高產量有著積極意義。需要注意的是,切塊時可能會通過切刀傳病,因此必須對切刀進行消毒處理,否則可能出現(xiàn)爛種、缺苗等問題,田間發(fā)病率也會有所提升,嚴重影響產量及質量。為了確保出苗整齊一致,保障產量與質量,在切塊時需要將薯塊重量控制在20~25g,而且每一塊都應當具有1~2個芽眼。在切塊過程中需要將病種薯及時剔除,而且應當將前尖芽與后腚芽分開放置及播種,有效避免混合播種導致出苗不整齊的情況。通過催芽播種能夠促進馬鈴薯早熟,淘汰病爛薯,有利于薯塊膨大,從而實現(xiàn)優(yōu)質高產。
四、播種
馬鈴薯播種對溫度要求較高,因此需要合理選擇播種時期。陸良縣秋馬鈴薯一般在8月上旬為最適宜的播種期,而冬馬鈴薯的最適宜播種期則為12月下旬。播種時間不能推遲過多,否則馬鈴薯在生長期可能遭遇霜凍,從而影響產量與質量。一般秋馬鈴薯播種期不應遲于8月中旬,冬馬鈴薯則不應遲于1月上旬。在播種時還需要對密度進行合理把控。如果播種密度低,那么畝產量必然難以有效提升;如果播種密度過大,那么單薯重量則會受到影響,同樣難以有效提升產量,而且還會因為養(yǎng)分、水分競爭過于激烈而導致馬鈴薯生長受影響,導致質量下滑。
五、播種施肥
肥料是馬鈴薯高產栽培所不可或缺的重要養(yǎng)分,施肥不足或施肥不當都會導致馬鈴薯產量及質量受影響,無法實現(xiàn)經濟效益最大化。因為,馬鈴薯生育期偏短,因此在施基肥時應當一次性施足,通常每畝馬鈴薯需要施用有機肥2000~3000kg,同時還需要施用一定量的磷鉀肥,即50kg過磷酸鈣、20kg硫酸鉀。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土壤含水解氮量較少,那么還需要每畝地施用10kg尿素,而且在生長前期還需要增施尿素。而且秋、冬馬鈴薯播種后還可以使用地膜墑蓋,從而確保地溫與濕度適宜馬鈴薯生長,促進出苗。一般在施足底肥后便應當及時進行蓋膜操作,確保地膜寬度與墑面相匹配,促進馬鈴薯早熟,保障產量的而同時讓小春馬鈴薯提前上市,實現(xiàn)經濟效益最大化。
六、田間管理
1、破膜、除草與培土
如果是采取地膜覆蓋種植的馬鈴薯地塊,應當對出苗情況進行實時觀察,一旦出苗高度到達10cm左右便需要進行破膜處理,以免低溫過高而出現(xiàn)燒苗現(xiàn)象。在馬鈴薯出苗后需要及時進行除草,并且應當在生長期進行2~3次培土處理,在培土時需要確保苗根擁土,同時防止小苗受到損傷。
2、追肥
在馬鈴薯出苗率達到80%左右后便可以進行第一次追肥,通常只需要施用少量氮肥即可,達到苗壯的效果。在現(xiàn)蕾期可以進行第二次追肥,通常每畝地需要施用15kg左右尿素。在馬鈴薯的結薯期與膨大盛期,則需要分別噴施葉面肥,從而達到促進植株生長,提升產量的目的。在開花之后,通常就不再進行施肥。
3、灌水
做好灌水工作能夠有效促進馬鈴薯生長。種植秋馬鈴薯的時候,一旦天氣過干則應當及時及時灌水;種植冬馬鈴薯則需要在苗期、成株期、現(xiàn)蕾期、開花期進行多次灌水、在灌水時需要做到速灌速排,嚴格控制灌水量,防止水漫過墑面。另外在后期陰雨天較多當前情況下,則要及時進行開溝排水。
七、病蟲害防治
馬鈴薯病蟲害較多,需要根據(jù)種植生長規(guī)律及實際情況進行科學防治。晚疫病的防治一般使用25%阿米西大500~800倍液噴霧,需要連續(xù)噴施5次左右,而且每次噴施間隔為7~10天。病毒病治理難度較大,通常以預防為主,采取優(yōu)選抗病品種,改進栽培措施,切斷傳染源,使用10%蚍蟲林噴霧防治蚜蟲等手段,能夠有效預防。至于環(huán)腐病的預防手段則包括優(yōu)選品種,設置無病留種田,切具及種薯消毒,苗期及時拔掉病株等。另外馬鈴薯金針蟲害較為常見,需要使用辛硫磷顆粒進行防治。
(作者單位:655602 云南省曲靖市陸良縣板橋鎮(zhèn)農業(yè)農村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