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民
大豆是我國主要農作物之一,它具有較多的用途,可以食用,也可以用作于飼料,當前需要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大豆的種植技術,提高大豆的產量與質量。在大豆種植的過程中,需要注重種植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根據土壤的情況來安排種植方式,從而提高大豆的品質。本文對大豆的栽培技術展開全面分析,以供相關人員進行參考。
在近十年里,我國的農業(yè)發(fā)展始終位于世界第一,而且農業(yè)發(fā)展也是當前我國綜合發(fā)展的主要推動力。我國的大豆種植比較普遍,但由于缺乏科學的栽培技術,其產量和質量得不到較好的提升,而且經常會受到病蟲害的影響,降低大豆帶來的經濟效益。為此,必須采取科學合理的栽培技術,提升大豆的產量與質量,從而推動我國的農業(yè)發(fā)展。
一、種子的選取工作
在大豆的選取過程中,應該擇優(yōu)選取,種子的品質能夠決定農作物的成長速度以及產量。在選擇種子的過程中應該根據區(qū)域氣候以及土壤條件來全面分析,同時還要考慮到當前的生產技術以及機械化的使用程度來進行挑選種子,從而保證大豆的質量和產量。通常情況下,如果地區(qū)溫度較高而且日照足,不要急于選種,應該根據其種植效率以及種植產量穩(wěn)定后再對大豆進行選種,通過精選種子能夠提高其其產量與質量。盡量選取顆粒飽滿種子,能夠減少病蟲害的產生,還可以根據區(qū)域推薦來進行精選。
二、田間整理工作
在種植前應該對土地進行翻耕與整理,在種植大豆的過程中,其土壤的質量與大豆的產量和質量有直接關系,需要運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翻耕,讓日光進行照射,有利于熟化土壤,進而能夠加強土壤中的透氣性,保證大豆成長過程中更好的進行光合作用,同時還能加強其蓄水性,對大豆根系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而且還能減少病蟲害的產生,這樣能夠為大豆生長提供有利的基礎條件。大豆是根系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從土壤攝取大量的養(yǎng)分,所以做好田間整理工作能夠為大豆成長奠定較好的基礎。為此,在具體工作的過程中應該根據地區(qū)區(qū)域氣候以及土壤因素來分析,可以先通過大型的設備進行工作,再選擇合適的種植區(qū)域,需要選取合適的土壤區(qū)域,以便于灌溉和排水等工作,另外還要選擇日照充足的區(qū)域,這樣有利于大豆進行光合作用。在種植的過程中,還要進行再次翻耕處理,添加適量的有機肥,并做好相應的基礎工作,改善其土壤條件,進而提高大豆的整體產量。
三、播種技術工作
1、密植工作
在大豆種植的過程中應該采取科學合理的種植方式,合理安排大豆之間的種植密度,這樣有利于大豆進行光照和吸收水分,經過相關專家實驗得知,應該將豆苗之間間距控制在40-50厘米為最佳。在具體的種植過程中需要根據區(qū)域的氣候條件、土壤情況以及氣候變化來進行調整,從而保證大豆能夠健康生長。
2、施肥工作
在大豆種植前應該施放足量的基肥,這樣能夠保證大豆在生長過程中從土壤攝取足量的養(yǎng)分,其基肥最好為有機肥,它能夠為大豆提供充足的養(yǎng)分,同時還有足量的礦物質和有機物質,不僅有利于大豆的生長,對土壤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肥力。有機肥又分為多種類型,最好選取農家肥,可選擇以動物排泄物為主料催熟而成的肥料。另外在種植的過程中,應針對區(qū)域環(huán)境較差的情況釋放有機肥,否則將導致土壤地力下降。為此,要科學的施放有機肥,按照每畝130千克進行釋放,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所需做出調整。
四、田間管理工作
1、除草工作
在大豆生長的過程中會出現大量的雜草,雜草會失去土壤中的養(yǎng)分,從而使得土壤給大豆的供養(yǎng)不足。為減少雜草對大豆的影響,應該采取科學的除草方式,當前主要的除草形式有輪作、中耕以及化學除草等方法。其中輪作能夠去除少量的雜草,同時還能夠減輕雜草對大豆生長的影響,并且還能減少病蟲出現的概率,但其缺點是不能徹底治理,雜草容易再生。而化學除草能夠去除大量的雜草而有根治的效果,但其會對土壤造成一定的破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大豆的生長。為此,在除草工作當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可以嘗試以多種方式結合進行除草,效果更為理想。
2、排水防澇
大豆種植過程中對其生長影響最大的為水澇災害,它也是分地區(qū)大量減產的主要原因,特別是在一些多余的季節(jié)當中,由于降水量過多,形成水澇災害將對大豆產量造成影響。為此,應該及時采取處理措施,利用機械設備做好排水工作,并且排水后,還需要作出調整,讓大豆盡快進行光照。
3、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一直以來都是種植戶困擾的主要問題,大豆在成長的過程中多在降雨的季節(jié)和干旱的季節(jié)出現病蟲害,當前大豆比較常見的并充分還有蛙眼病、霜霉病、紅蜘蛛等,針對蛙眼病可以利用棉萎靈進行處理,通常情況為7d進行一次噴霧處理。針對食心蟲可以利用濃度為25%的菊酯類殺蟲劑,使其與水進行融合,讓其濃度為20%進行噴灑處理。針對紅蜘蛛,可以采取48%的毒死蜱與濃度為2%的殺菌劑進行融合,也可以利用紅蜘蛛的天敵中華草蛉、瓢蟲等來進行處理。
五、收獲工作
收獲這一環(huán)境往往是種植人員最容易忽略的內容,其對于大豆的產量與質量有一定的影響,根據地區(qū)不同其收獲時間也不同。通常情況下,在收割的過程中需要將大豆的植株進行晾曬,待顆粒變圓黃時,再進行收割。
綜上所述,大豆的用途相對比較多,是我國當前主要農作物之一,為提高大豆的產量與質量,應該采取科學合理的栽培技術,從而提高大豆的產量與質量。
(作者單位:112612遼寧省鐵嶺市鐵嶺縣鎮(zhèn)西堡鎮(zhèn)農業(yè)技術綜合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