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艷
(江西省中山舞蹈中等專業(yè)學校,江西 南昌330029)
中國紅色革命歌曲是指五四運動之后至新中國成立期間,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中國共產黨影響下產生的歌曲。它有表現斗爭生活、革命精神的歌曲,有抒發(fā)浪漫情懷與向往新生活的歌曲,有歌頌黨、紅軍的歌曲等等方面,這些歌曲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產生深刻的影響。
對于音樂來說,當它更多用來審美和表達思想感情這種非實用性和非功利性的時候,便具有了藝術功能,音樂更多是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審美功能也就成為音樂藝術功能的基本表現。針對藝術功能,紅色革命歌曲在聽感官的體驗上就會產生相對應的感覺綜合。例如《在太行山上》、《長城謠》這兩首歌曲雖在同一時期,但給予人的聽覺感受是截然不同的,表達的情感也是不一樣?!对谔猩缴稀吩谝曈X亮度上給人以亮、明、白的感覺;在情態(tài)體驗上是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在空間知覺上是上、高、遠的感覺;在運動狀態(tài)上是靈巧。而《長城謠》給人一種在視覺亮度上是暗、昏、黑;在情態(tài)體驗上是哀傷、消沉的;在空間知覺上是下、深、低的;在空間狀態(tài)上是笨拙的。
通過這兩首作品的比較,可以看出兩首作品所給予人的聽覺感受,也就是一種審美活動產生的情感體驗。不管哪一首紅色革命歌曲,不論是優(yōu)美、崇高、雄壯,還是壓抑……這些體會都屬于藝術功能的表現。
1.教育功能
“移風易俗,莫善于樂”①,從古至今,很多政治家、教育家、統(tǒng)治者等都會把音樂作為教化人的手段,希望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達到教化的目的。通過對紅色革命歌曲有的放矢的了解和學習,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歷史,還能喚起學生對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的認識,懂得去珍惜,幫助學生陶冶情操、培養(yǎng)性情、塑造精神世界、完善人格。
1943年由賀敬之填詞、馬可譜曲的陜北民歌《南泥灣》?!爱斈甑哪夏酁常教幨腔纳?,如今的南泥灣,與往年不一般……”歌頌了開荒的八路軍戰(zhàn)士,把南泥灣改造成美麗的“江南”。正是靠著南泥灣精神,八路軍沖破了封鎖,使得解放區(qū)的人民豐衣足食,為勝利奠定了基礎。從歌曲中我們懂得八路軍的貢獻和不易,因此要尊重和愛戴軍人,要具有感恩的心,樹立良好的道德風貌。還有通過對《五四紀念愛國歌》的學習,可以了解當時青年學子的愛國主義情懷和革命的決心,有助于愛國意識的建立。通過對《義勇軍進行曲》的學習,可以了解到民族尊嚴的重要性,以及歌曲中所彰顯的堅強不屈和抗戰(zhàn)到底的決心,有助于對現在幸福生活的珍惜,激發(fā)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的建立等。
在宣傳功能方面,音樂被用于宣傳主要是因為其易被傳播和接受,常與戰(zhàn)爭、政治、經濟、文化等相關活動有聯系。如戰(zhàn)爭歌曲、政治歌曲、宣傳環(huán)境保護的音樂,這些歌曲將音樂賦予了宣傳的功能。這些具有宣傳功能的音樂,是由政治組織、經濟集團或其他團體所控制和操縱的,并得到官方或傳播媒體的支持的。紅色革命歌曲的宣傳功能體現在,當時環(huán)境惡劣,工農紅軍需要征集軍糧和軍鞋,需要發(fā)動群眾。那怎么能更好的發(fā)動群眾,將群眾的熱情調動起來?這時工農紅軍就會采取唱歌的方式吸引群眾。唱的是什么歌呢?也就是紅色革命歌曲,像《八路軍軍歌》、《新四軍軍歌》等。老百姓聽到以后就會圍過來,然后工農紅軍就會將黨最新的政策進行宣傳,人民群眾也會積極響應黨的政策的實行。通過歌曲不僅能組織群眾進行宣傳,同時也會起到“擴紅支前”的作用。
在認識功能方面,音樂的創(chuàng)造者會參與一定的歷史、文化活動,他們創(chuàng)造的音樂或多或少會受到特定歷史和文化的影響,雖然我們體會到的是間接的,但還是會學到一些知識。像民間音樂素材,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歌曲了解到當地音樂的特點和藝術內涵。因為民歌是每個民族特有的內部教育,是使民族文化的內容和特點流傳下去的一種形式,尤其是文字不發(fā)達的民族。創(chuàng)作者會運用到一些地區(qū)特有的民歌進行譜曲,或者選用當地音樂的精華為素材進行創(chuàng)作。例如《八月桂花遍地開》依據大別山的小調“八段錦”填詞而來,還有頌歌《東方紅》是陜西葭縣(今佳縣)農民歌手李有源依照《騎白馬》的曲調編寫的。
音樂擅長抒發(fā)內心的情感。創(chuàng)作者通過對音樂的創(chuàng)作宣泄內心的某種情感。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就有很多的音樂創(chuàng)作者把音樂當作是宣泄和抒發(fā)情感的方式。例如:《游擊隊歌》是賀綠汀認識到取得勝利不僅要靠正規(guī)戰(zhàn),也要靠游擊戰(zhàn)。于是情之所動,在防空洞中進行創(chuàng)作,連詞帶曲一氣呵成,彰顯出他對革命取得勝利的信心。
在娛樂功能方面,當我們聽到紅色革命歌曲時,即使不了解這首歌的背景、內容和意義,但是也能體會到歌曲當中所帶有喜怒哀樂,依靠我們自己的本能所作出的一種感性體驗。當時生活在那個歲月的人聽到紅色革命歌曲時,他們會感受到革命終會成功,幸福的生活終將來臨,未來充滿了希望和光明,會讓他們暫時忘卻掉生活在水生火熱年代的掙扎和痛苦,會讓他們精神世界得到滿足以及安慰。當生活在幸福中的我們聽到紅色革命歌曲時,會感受到它帶給我們的感染力,體會到雄壯、澎湃的氣息。
紅色革命歌曲中的內容體現出國家、社會與人民群眾休戚與共,并且可以看出很多人民群眾把國家的安危放在個人的利益之上。紅色革命歌曲不論是現在還是過去,它傳唱不僅對社會有所影響,也對個人的發(fā)展有強烈的影響。
首先,召喚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當祖國遭到侵略和破壞的時候,當人民群眾遭受的戰(zhàn)爭荼毒、欺壓、迫害的時候,紅色革命歌曲召喚起人民群眾的愛國精神,奮起反抗、艱苦斗爭、永不言敗的決心。當聽到這些旋律和音調時,就會想起相應年代所發(fā)生的事情,體會到那個時代的艱辛,感受到人民群眾為保衛(wèi)國家而抗爭的愛國情懷。紅色革命歌曲的出現將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激發(fā),將人民群眾的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
其次,激發(fā)人民群眾的民族責任感。例如《翻身農奴把歌唱》、《義勇軍進行曲》等歌曲,體現出我國人民對侵略者的憎恨,打敗侵略者的信心以及號召人民保衛(wèi)祖國的民族責任感。讓現在的人民了解到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學會去珍惜,擁有保衛(wèi)祖國的決心。
最后,影響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孔子曾說:“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雹谝鉃槿烁裥摒B(yǎng)的養(yǎng)成開始于學詩,在學禮的過程中逐漸確立,在對樂的學習中得到完善。在現代社會,一些青少年在遇到難關與挫折時,出現消極、抵制、冷漠的情緒,或造成三觀的扭曲。讓青少年通過對紅色革命歌曲的學習,不僅可以陶冶情操、調節(jié)性情,還可以將生硬、難懂的思想教育內容,采用另一種角度和輕松的方式傳達出來,對青少年產生潛移默化影響。
對紅色革命歌曲進行學習,會產生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第一,教育作用。紅色革命歌曲內容健康,思想積極向上,為青少年樹立正確健康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供幫助。對其進行學習能激發(fā)人們團結一致的集體主義觀念,認識到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才能要更加珍惜,并保持艱苦卓絕的精神。
第二,解放思想的作用。紅色革命歌曲選用大眾熟知的曲調,簡單明了的詞,創(chuàng)作出膾炙人口的歌曲。并將革命、解放、抗爭的思想表達出來,直接傳遞共產黨的革命理想,使中國每個角落,每個人都得到思想的解放教育。讓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為保衛(wèi)祖國而戰(zhàn)斗的革命思想。如今,我們應學習紅色革命歌曲中“博采眾長、兼容并蓄”的思想觀念,解放思想,助力于文化自信的建立。
第三,培養(yǎng)愛國精神、傳承民族精神的作用。對紅色革命歌曲進行學習,能夠幫助我國人民對革命歷史有別樣的了解,感受當時不屈不撓的革命意志和愛國精神。尤其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之下的今天,紅色革命歌曲的作用在于自身所具有的藝術特征所產生的價值,即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的感染力。學習紅色革命歌曲并不過時,對它的學習并不是守舊的表現,其所具備的價值歷久彌新。
第四,凈化人民群眾的心靈,樹立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凈化的作用包括激發(fā),也包括疏導。對于情感能力較弱的人,音樂可以起到激發(fā)的作用。對于情感過于激烈的人,音樂可以讓人松弛,使內心舒暢。紅色革命歌曲中彰顯的革命精神和價值取向,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它既能陶冶情操,也能培養(yǎng)高尚品質。例如:一些積極向上的歌曲有利于凈化心靈,提高精神境界,鼓舞人們?yōu)閷崿F理想而奮勇拼搏,樹立起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
音樂表現人的內心活動、情感世界,也作用于人的內心世界、情感活動。雖然歷史已經流逝,但發(fā)生的戰(zhàn)爭、事件還記憶猶新?,F在電影、電視劇對那段革命歷史的演繹,當我們聽到這些歌的時候就會有畫面出現在眼前。同時影響著我們要端正態(tài)度樹立正確的理想和目標,影響我們樹立良好的德操和培養(yǎng)“真善美”的本心。正如魏徵所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雹畚覀兺ㄟ^紅色革命歌曲,可以了解歷史,而我們要以史為鑒,不斷進行自我反省,知得失,才能不斷進步。
注釋:
①蔡仲德注譯.中國音樂美學史資料注譯[M].增訂版.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70.
②蔡仲德注譯.中國音樂美學史資料注譯[M].增訂版.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56.
③[后晉]劉昫等撰;周殿富主編.舊唐書人物全傳2[M].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5: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