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云翔
近年,股權質押爆倉現象時有發(fā)生,導致公司股價暴漲暴跌,影響到資本市場的穩(wěn)定。根據統(tǒng)計,2014年,券商的股權質押比例超過60%,質押總股數超過680億,而質押總市值也超過9300多億元。2015年,我國滬深上市公司共發(fā)生股權質押事件超過5.3萬起,超過2200家上市公司都有股權質押事件發(fā)生。2016年,上市公司質押總股數及市值分別超過1900億股和2.6萬億元。2017年的股權質押總股數和市值維持在高位,分別超過1700多億股和2.2萬億元。2018年上半年,A股2488家上市公司累計股權質押超過5900億股,市值達5.7萬億元。2018年5月,有超過十家上市公司陷于股權質押“暴雷”困境,包括金龍機電、奧瑞德等短短幾個月股價下跌50%以上,隨后幾個月,隨著股票市場走弱,超過790億股的股票及5500多億元市值觸及質押平倉預警線,592家上市公司的部分股份面臨股權質押“暴雷”風險,如:綠地控股、永泰能源、香江控股等,而股權質押比例超過50%的上市公司多達130家。
2018年10月,監(jiān)管部門通過多項舉措緩解股權質押“暴雷”難題,通過鼓勵各地政府、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成立紓困基金、理財產品、債券等幫助解決股權質押問題,截至2019年2月上旬,紓困資金總額超過7000億元,多家上市公司得到相關資金的救助。2019年以來新增股權質押規(guī)模顯著下降。
股權質押“暴雷”現象不僅僅讓上市公司股東陷于困境,也給證券公司帶來較大的資金壓力和壞賬,進而給上市公司股價帶來消極影響,甚至可能導致上市公司發(fā)生財務危機或控制權的改變,影響資本市場的穩(wěn)定。學者們也對該現象進行了廣泛關注,并進行了相關研究。那么,審計師在確定審計收費時,是否會考慮控股股東的股權質押行為嗎?本文以2010-2018年我國滬深上市公司為樣本,探討股權質押對審計定價的影響,并進一步研究股權質押影響審計定價的機制。
本文研究的貢獻與創(chuàng)新可能有:第一,本文對股權質押是否影響審計定價進行研究,豐富了股權質押對上市公司決策影響的研究文獻,拓展了審計定價影響因素的研究視角。第二,本文從盈余管理風險和違規(guī)風險視角探討了股權質押對審計定價的影響,為相關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鑒。研究結果為上市公司和監(jiān)管部門的相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本文從股權質押的經濟后果、審計定價的影響因素等進行文獻回顧,進而對股權質押與審計定價的關系及其影響機制進行研究。
關于股權質押經濟后果的文獻。國內學者已經從多個角度研究了股權質押對公司治理的影響,張栓興、溫巖澤和楊欣怡(2019)以創(chuàng)業(yè)板為研究對象,發(fā)現股權質押與盈余管理水平顯著正相關,股權質押比例與應計盈余管理顯著負相關,與真實盈余管理顯著正相關。宋巖和宋爽(2019)研究發(fā)現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與市值管理行為顯著正相關,股權激勵對兩者之間的關系起調節(jié)作用。李軍和于永生(2019)探討了股權質押對會計穩(wěn)健性的影響,發(fā)現股權質押的上市公司會計穩(wěn)健性更差,即兩者之間存在顯著負相關關系??缕G蓉、李玉敏和吳曉暉(2019)研究發(fā)現股權質押比例與金融投資水平呈U型關系,與實業(yè)投資水平呈倒U型關系。黃登仕、黃禹舜和周嘉南(2018)研究發(fā)現股權質押的上市公司,實施高送轉的概率更高。胡旭微和彭曉歡(2019)研究認為股權質押比例與過度投資水平顯著正相關。謝德仁和廖珂(2018)研究認為股權質押與真實盈余管理顯著正相關。李常青、李宇坤和李茂良(2018)研究發(fā)現股權質押與公司創(chuàng)新投入顯著負相關。何威風、劉怡君和吳玉宇(2018)研究認為股權質押與企業(yè)風險承擔水平顯著負相關。廖珂、崔宸瑜和謝德仁(2018)研究認為股權質押比例、質押平倉風險與高送轉行為顯著正相關,與現金股利行為顯著負相關。李常青、幸偉和李茂良(2018)研究發(fā)現股權質押比例與現金持有水平呈U型關系。綜上所述,目前關于股權質押經濟后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股權質押對公司投資行為、股利分配行為的研究,很少有研究探討其對公司審計定價的影響。
表1 變量定義與說明
表2 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關于審計定價影響因素的文獻?,F有研究主要從審計師、公司內部治理水平的角度探討其如何影響審計定價。Abbott等(2011)研究發(fā)現審計委員會特征會顯著影響審計費用,基于492家由國際五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樣本公司相關數據,發(fā)現審計委員會的獨立性(僅由獨立的董事)和專業(yè)知識(至少包括一名財務總監(jiān)的委員會)與審計費用顯著正相關;審計委員會會議頻率與審計費用沒有顯著關聯(lián)。Seetharaman等(2004)以同時在英國和美國上市的英國公司為樣本,研究認為訴訟風險與審計費用顯著正相關。Vafeas和Waegelein(2007)研究審計委員會有效性和薪酬激勵與公司審計費用之間的關系,結果發(fā)現:審計委員會的規(guī)模、委員會成員的專業(yè)知識和委員會成員的獨立性與審計費用水平顯著正相關。Carcello等(2002)研究了《財富》1000強企業(yè)的三大董事會特征(獨立性、勤勉和專業(yè)知識)與審計費用之間的關系,結果發(fā)現:審計費用與董事會獨立性、勤勉和專業(yè)知識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Bell等(2010)研究認為審計師感知的公司風險越高,其相應索要的風險溢價補償越高,收取的審計費用越高。Simon和Francis(1988)研究發(fā)現審計師變更后,審計費用先降后升。Hay等(2010)研究認為內部審計、公司治理和所有權集中度與審計費用顯著正相關。Lowensohn等(2007)研究發(fā)現專業(yè)化與審計質量顯著正相關,與審計費用相關關系不顯著。根據以上分析,關于資本市場如何影響審計費用的研究較少,本文將探討資本市場中股權質押對審計費用的影響。
表3 主要變量的相關關系分析
表4 隨機效應和固定效應分析結果
股權質押如何影響審計定價呢?第一,股權質押使得大股東暫時獲得大量資金,然而很多大股東并沒有把資金投入到公司生產與運營中,而是提供了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機會,不利于公司生產經營。同時,如果股價跌破平倉線,大股東沒有資金繼續(xù)追加擔保,可能導致股票被強制平倉,因而公司控制權可能會轉移,必然會給上市公司帶來不利影響,出現經營風險,為了彌補風險可能給審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的聲譽和職業(yè)生涯等帶來負面影響,會計師事務所會提高審計費用。
第二,股權質押后,大股東為了避免資本市場中股價下跌帶來的平倉風險,會通過各種方式穩(wěn)定股價,因而更有可能對公司的應計盈余進行操縱,導致公司財務報告質量下降,錯報誤報的風險增加,相應審計失敗的概率也會增加,審計師會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來盡量降低審計失敗的風險。審計工作量的增加,會計事務所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擴大測試范圍等,導致審計投入成本的增加,進而會收取更高的審計費用。
綜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1:是否有股權質押與審計定價顯著正相關。
H2:股權質押比例與審計定價顯著正相關。
本文選擇滬深A股2010-2018年的上市公司為基礎樣本,并對樣本進行如下篩選:剔除金融類上市公司;剔除當年上市和ST類上市公司;剔除變量缺失的樣本,得到16846個年度--公司樣本。本文使用樣本數據全部來源于CSMAR數據庫。
(1)審計定價
根據已有學者的研究,本文采用審計費用的自然對數衡量審計定價(ACOST)(沈華玉等,2018)。
(2)股權質押
本文分別用虛擬變量(SPD)和連續(xù)變量(SPP)來衡量。SPD表示是否有股權質押,有股權質押,取值為1,否則取值為0;SPP表示股權質押比例,用大股東股權質押的股數除以總股數來衡量。
(3)控制變量
表5 信息風險和違規(guī)風險的影響機制分析
表6 因變量和自變量替代的回歸結果分析
借鑒已有研究文獻,本文還控制了股權集中度(EC)、公司規(guī)模(SIZE)、資產負債率(DEBT)、資產回報率(ROA)、董事會規(guī)模(BOARD)、獨立董事比例(IDP)、行業(yè)虛擬變量(IND)和年度虛擬變量(YEAR)。變量定義具體見表1。
為了驗證本文的假設H1和H2,構建如下模型進行回歸分析:
上述模型中,ACOST衡量審計定價,本文用審計費用的自然對數進行計算。SP表示股權質押,本文分別用虛擬變量(SPD)和連續(xù)變量(SPP)來衡量,SPD表示是否有股權質押,有股權質押,取值為1,否則,取值為0;SPP表示股權質押比例,大股東股權質押的股數除以總股數。CON代表模型中所有控制變量。YEAR和IND是虛擬變量,用于控制年份和行業(yè)。
表2是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結果。審計定價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別為15.438、8.127,均值和標準差分別為11.267和2.942,說明樣本公司的審計定價有較大的差異;是否有股權質押的均值和標準差分別為0.412和0.284,說明樣本中有股權質押的公司約占41.2%;股權質押比例的最大最小值分別為0.684和0,均值和標準差分別為0.369和0.184,說明樣本中各公司的股權質押比例約為36.9%,各公司股權質押比例存在較大的差異;股權集中度的最大最小值分別為0.762和0.037,均值和標準差分別為0.448和0.274,說明樣本公司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平均為44.8%,我國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普遍偏高,各公司的股權集中度差異較大;資產負債率的最大最小值分別為0.746和0.172,均值和標準差分別為0.398和0.392,說明樣本中各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平均約為39.8%,各公司資產負債率的差異較大;獨立董事比例的均值和標準差分別為0.341和0.203,符合上市公司獨立董事數量要求。其他變量的均值、標準差、各分位數均在合理范圍之內。
表7 雙重聚類分析
表3是主要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分析結果。右上方是變量的Pearson相關關系結果,左下方是Spearman相關關系結果。無論采用哪種相關分析方法,ACOST與SPD均在0.0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與SPP在0.0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初步說明是否存在股權質押與審計定價顯著正相關,股權質押比例與審計定價顯著正相關,支持假設H1和H2。以上僅僅是不考慮其他變量影響時的結果,為了驗證結果的穩(wěn)健性性,需要進一步進行回歸分析。
表4是股權質押對審計定價面板隨機效應和固定效應的回歸結果。第(1)和第(2)列是隨機效應的回歸分析,結果發(fā)現:是否有股權質押(SPD)與審計定價(ACOST)在0.0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即有股權質押時,審計費用會提高,支持假設H1;股權質押比例(SPP)與審計定價(ACOST)在0.0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說明股權質押比例越高,審計費用越高,支持假設H2。第(3)和第(4)列是固定效應的回歸分析,結果發(fā)現:是否有股權質押與審計定價在0.0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即有股權質押時,審計費用會提高,支持假設H1;股權質押比例與審計定價在0.0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支持假設H2。
控制變量中,公司規(guī)模和資產負債率與審計定價至少在0.05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而股權集中度、總資產回報率、董事會規(guī)模和獨立董事比例與審計定價至少在0.05水平上顯著負相關,與前人相關研究結論吻合。
是否有股權質押和股權質押比例與審計定價顯著正相關,那么,是否有股權質押和股權質押比例影響審計定價的機制是什么?本文擬從盈余管理風險和違規(guī)風險探討股權質押影響審計定價的機制。為了檢驗盈余管理風險,采用如下模型:
上述公式中,NDA表示盈余管理風險,本文用可操縱性應計盈余的絕對值來衡量,NDA越大,代表公司的可操控應計盈余絕對值越大,因而盈余管理風險越大。
為了檢驗違規(guī)風險,采用如下模型:
上述公式中,VIO衡量公司的違規(guī)風險,公司當年有違規(guī)行為時,取值為1;否則,取值為0。
表5是股權質押對審計定價影響機制的回歸結果,第(1)和第(2)列是盈余管理風險影響機制分析,結果表明:是否有股權質押與盈余管理風險在0.0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股權質押比例與盈余管理風險在0.0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說明股權質押提高了公司的盈余管理風險。第(3)和第(4)列是違規(guī)風險影響機制分析,結果表明:是否有股權質押與公司違規(guī)風險在0.05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股權質押比例與公司違規(guī)風險在0.05水平上顯著正相關。綜上所述,股權質押可能通過盈余管理風險和違規(guī)風險影響審計定價。
1.因變量替代
為了驗證本文結論的穩(wěn)健性,本文采用因變量替代的方法重新進行回歸。采用審計費用除以總資產(ACOSTP)作為審計定價(ACOST)的替代變量,對模型進行重新回歸。表6第(1)列是隨機效應的回歸分析,結果顯示:SPD與ACOSTP在0.0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說明是否有股權質押與審計定價顯著正相關,支持假設H1。第(2)列是固定效應的回歸分析,結果顯示:SPP與ACOSTP在0.0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即股權質押比例與審計定價顯著正相關,支持假設H2。
2.雙重聚類分析
考慮到模型可能存在異方差、受樣本個體差異的影響。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文擬用雙重聚類分析(公司個體和年份兩個維度)對模型進行重新檢驗(沈華玉和吳曉暉,2018)。表7第(1)列結果顯示:SPD與審計費用比例在0.0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是否有股權質押與審計定價在0.0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支持假設H1。第(2)列結果顯示:SPP與審計費用比例在0.05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股權質押比例與審計定價在0.05水平上顯著正相關,支持假設H2。
本文以2010-2018年我國滬深上市公司為樣本,探討了股權質押對審計定價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是否有股權質押與公司審計費用顯著正相關;股權質押比例與審計費用顯著正相關。而股權質押影響審計定價的機制分析結果顯示:有股權質押、股權質押比例越多時,公司的盈余管理風險和違規(guī)風險越大,表明股權質押主要通過提高公司盈余管理風險和違規(guī)風險,進而提高了公司的審計費用。以上結果在內生性檢驗、變量替代后仍然成立。結論豐富了審計費用的影響因素、股權質押經濟后果的相關文獻,為上市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監(jiān)管部門決策行為提供了科學依據。
本文研究了股權質押如何影響審計定價,根據研究結果,得到如下啟示:第一,股權質押暴雷在近年的資本市場時有發(fā)生,引起政府部門、上市公司等各方的廣泛關注。本文研究結論認為有股權質押、股權質押比例大會顯著提高審計定價?;诖耍竟芾韺討撋髦貙Υ蓹噘|押決策,謹慎權衡股權質押帶來的利弊,當利大于弊時,可以進行股權質押。如果進行股權質押,質押比例多少合適也是管理層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第二,本文研究結果發(fā)現:股權質押主要通過盈余管理風險和違規(guī)風險影響審計定價。所以,當管理層決定進行股權質押時,需要考慮如何通過其他措施來降低盈余管理風險和違規(guī)風險,進而抵消股權質押帶來的兩種風險提升,包括加強內部控制、機構投資者監(jiān)督等內部外措施降低公司的盈余管理風險和違規(guī)風險,進而緩解和消除股權質押帶來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