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飛 潘桂芳
基金項目:
安順學院政法學院省級重點學科大學生科研專項項目“退休老人反向社會化困境及對策探究”(asxyzfxydxs201717)。
摘 要
本文以低齡退休老人為研究對象,關注該群體的反向社會化。認為反向社會化的主要困境體現(xiàn)為老年人心力委頓,無心學習新東西;身體機能下降,對學習力不從心以及社會普遍對老年人反向社會化的偏見等。從老年人自身的生理、心理、所在家庭以及經(jīng)濟四個方面對退休老人反向社會化的困境進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
退休老人;反向社會化;老年學習
中圖分類號: C916文獻標識碼: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0.03.067
0 引言
退休老人一直是學術界研究的熱點之一,從所搜集的相關分析分析來看,國內(nèi)學者目前在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退休老人的健康、再就業(yè)、生活滿意度、社會適應、需求、養(yǎng)老以及生活現(xiàn)狀等方面,對退休老人的反向社會化問題涉及較少。與普通的老年人相比,退休老人具有更高的學習意識,更具主動性,也更具備相應的知識條件。本次調(diào)查研究的對象主要是60-69周歲的低齡退休老人,他們相較于其他階段的退休老年人來說各方面能力較強,對他們的研究也更具有社會意義。
反向社會化是指年輕一輩將各種領域的文化、專業(yè)知識、普遍技能、時尚信息等傳遞給老一輩人的過程,是一種文化反哺現(xiàn)象。在現(xiàn)在的大數(shù)據(jù)時代,老一輩的知識有許多可能已變得落伍,年輕人就對網(wǎng)絡的運用和掌握而言,對“地球村”上的某些新情況有著更多、更快、更及時地了解,他們將這些信息提供給老年人,并對老年人發(fā)生影響,從而出現(xiàn)老年人的反向社會化現(xiàn)象。
對退休老人反向社會化問題進行觀察和訪談調(diào)查,得出調(diào)查結果,并據(jù)此促進退休老人的身心健康,不僅是老年社會保障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而且也關系到和諧社會的建構,是非常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工作。
1 退休老人反向社會化過程中的主要困境
1.1 部分老年人心力委頓,無心學習新東西
老年人一旦出現(xiàn)心力委頓現(xiàn)象,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主觀無能感,對自己失去信心,會因為一次次的失敗而產(chǎn)生無力感。人的能力不可避免地會隨年齡增長而下降,老年人因自身各方面能力的下降和生活中角色的喪失,對新鮮事物產(chǎn)生無力感,不愿再過多接觸新事物,故步自封,愿意退一步扮演比較次要的社會角色,自愿脫離社會,充滿消極情緒,無心學習新東西。
1.2 進入老年階段,身體機能下降,對學習力不從心
老年人在步入老年期后生理、心理和精神方面也逐漸在下降和退化。會出現(xiàn)智力下降、情緒不穩(wěn)定、手腳肌肉萎縮、毛發(fā)脫落、中風、記憶力下降、身體抵抗力弱化、感官功能衰老等問題,并由此而產(chǎn)生反應遲緩的現(xiàn)象,甚至出現(xiàn)失智失能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老年人的正常生活,也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嚴重時無法分辨人和事物,典型的癥狀表現(xiàn)為記憶障礙。對于他們的學習來說,這些都是阻礙,而且力不從心。
1.3 在反向社會化過程中晚輩缺乏耐心
在老年人的反向社會化過程中,年輕人是向老年人傳播文化、知識、技術的主要人物。在他們之間免不了會形成一種反向的教育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只是單方面長輩向后輩學習,不像代際傳播那樣是長輩向晚輩教授知識經(jīng)驗,強調(diào)長、幼輩之間的教學互動。所以,在這種學習關系中,年輕人有時會忘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以長輩的姿態(tài)來向老年人傳遞新鮮知識和技能。次數(shù)多了,時間長了,年輕人就會失去一開始的耐心,面對老人的一再詢問,變得暴躁、易怒、粗魯。缺乏耐心,是家庭中每個人對于老年人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
1.4 社會普遍對老年人反向社會化存在著偏見
社會普遍認為,人老了就沒必要再去學什么新的知識和技能了。況且,老人的身體條件也不允許,學再多的知識和技能也是浪費。當今社會飛速發(fā)展,新的知識、技能、產(chǎn)品的更新?lián)Q代速度越來越快,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需要不斷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發(fā)展。一部分老年人的學習激情遠高于部分年輕人,自然能取得好成績。所以,對于老年人的反向社會化,大多數(shù)都被認為是搶占年輕人的資源。
2 老年人反向社會化困境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
2.1 老年人自身原因
2.1.1 生理方面
人進入了老年之后身體各個器官便會變得衰弱,身體的抵抗力下降。隨著老年人身體機能的不斷下降,他們會慢慢變得生活不能自理、口頭語言表達不清、記憶力衰退和感官功能弱化。聽不清別人說什么或者看不清別人做什么,都會使他們難以學習新的知識、技能、物品和高科技產(chǎn)品。大部分老年人學習的速度要比年輕人慢,發(fā)展迅速的技術、不斷更新?lián)Q代的產(chǎn)品、紛繁復雜的事物、源源不斷的信息、博大精深的知識,這些會讓老年人的頭腦處理不過來,大大阻礙了他們的學習。
2.1.2 心理方面
一部分老年人受到"社會撤離理論"的影響,退休后的他們覺得自己不適合再去頻繁社交,應該在邊緣社會安享晚年。年紀大了,很多方面不如年輕人,一把年紀的人何必整天要往年輕人的圈子里鉆。他們對自己缺乏信心,認為老了的人就沒有太大的用處,最多只能在家做做飯,帶帶孫子罷了。
一部分老年人防衛(wèi)心很強,固執(zhí)刻板,受到他們的工作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思想觀念還處于故步自封的狀態(tài),退休后比較不能適應退休生活,依然想出去工作,依然按照原來的行為習慣生活,現(xiàn)在流行的新事物對他們來說難以接受,一時難以轉(zhuǎn)變他們的思想觀念。對于他們能夠接受的東西(比如手機)他們很樂意去學習,因為手機能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好處。但對于他們一時接受不了的東西(比如流行服裝、化妝等)他們因太在意其他人的看法而不敢去輕易嘗試接受。
2.2 家庭原因
如今,很多家庭認為老人退休后就該在家里待著,幫著帶孩子,做點家務,不需要過多與社會有什么接觸。提起老年人的學習,年輕人第一反應是:那么老的人了,還用學習什么嗎?老年人記性不好,學習就是瞎折騰,學了也無用武之地。當然,對于認為的有用的東西(比如手機),家人還是贊同老年人學習并使用。即使這樣,一開始家人還是會很耐心地教老年人怎么使用手機,但時間久了,老年人一再學不會的話,他們便不再有耐心。
2.3 經(jīng)濟原因
退休老人退休后,每個月只有退休金,經(jīng)濟來源相較于工作的時候來說是減少了不少,而且大部分的退休老人退休后不會向子女伸手要錢,他們心疼子女為家庭整日奔波,甚至還會把自己的退休金來幫助子女貼補家用。即使他們想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產(chǎn)品需要錢,在經(jīng)濟不寬裕的情況下,他們不是選擇自己的學習,而是選擇照顧家庭。有的老年人還有各種各樣的疾病,治療、控制病情的藥物需要大量的錢,手里沒有一分可以拿來學習的閑錢。
3 促進老年人更好反向社會化的對策分析
3.1 加大宣傳力度,為退休老人的反向社會化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既然老年人是社會所公認的弱勢群體,社會對這些退休老人也應該是支持、理解和鼓勵的。社會各界可以通過社區(qū)或街道的展板、粘貼的海報;各大出版社的報紙;各種媒體網(wǎng)站等途徑加大宣傳,號召更多的人幫助退休老人學習,關注和關心退休老人,共同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
3.2 社區(qū)為退休老年人反向社會化提供條件
第一,社區(qū)可以建立社區(qū)老年服務中心。設立一個老年服務中心,在給予老年人貧困救助、生活照料、危機干預、權益保障等等的同時,給予他們情感上的支持,鼓勵他們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使用新產(chǎn)品,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
第二,充分整合利用各種老年服務機構的資源為老年人服務。重點關心老年人的生活狀況,定期為老年人舉辦各種知識宣傳和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動,多渠道,多方面關心老年人。
3.3 社會工作者為退休老人反向社會化提供服務
通過社會工作者的介入服務,幫助老年人建立屬于他們的社會支持網(wǎng)絡。第一類是家庭成員(主要是其子女)對退休老人的支持(如情感支持、經(jīng)濟支持等)。第二類是親屬(兄弟姐妹、遠親、姻親等),主要對退休老人提供情感支持。第三類是非親屬對退休老人的支持,如鄰居、朋友、同事、社區(qū)志愿服務等。
3.4 老年人所在家庭為老年人反向社會化提供支持
家庭是一個整體,是退休后的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場所。對于促進老年人的反向社會化學習,家庭成員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
首先,給予經(jīng)濟支持和情感支持,讓老年人有足夠進行反向社會化活動所需的錢,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給予老年人足夠的關心和幫助,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被家人在乎的,在他們學習的時候給予適當?shù)墓膭睢?/p>
其次,要積極、主動地向老年人傳遞新知識?!盎畹嚼蠈W到老”,這些老人退休后對工作、生活和學習的熱情不減,有的甚至比年輕人還要積極得多。主動向老年人傳授知識,他們很高興,也很愿意去學。
最后,年輕人要培養(yǎng)自己對待老年人時的態(tài)度和耐心。老年人的情緒需要用心感受,良好的態(tài)度和足夠多的耐心,不僅能拉近兩輩人之間的感情,對于老年人的學習,也是有益無害。
4 結語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活到老、學到老”的說法,知識增長速度之快,不得不引起老年人的重視。倘若老年人仍沿襲自己原有的知識,故步自封,將不會有一點進步,無法與時俱進。退休老人的反向社會化對促進社會觀念的更新、增強代際交流,推動社會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增強年輕一代的社會責任感,都具有重要意義。老年人是社會公認的弱勢群體,不管是社會各界、老年人所在社區(qū)還是家庭,都要對退休老人的反向社會化給予支持、鼓勵和幫助,號召更多的人幫助老年人學習,關注老年人,共同促進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向德平,主編.社會問題(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2]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yè)水平考試教材編寫組.社會工作實務(初級)[M].中國社會出版社,2018.
[3] 王仁彧.老年生活中的老年學習及其相關性分析——基于若干老年學習者的訪談故事[D].華東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