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纖維化是多種心血管疾病導致心臟擴大、衰竭的終末期表現(xiàn),其主要病理表現(xiàn)為心肌細胞增殖、細胞外膠原蛋白過度沉積,病因十分復雜,相關調(diào)控機制受多種因素影響[1]。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AAS)是近年來國內(nèi)外研究的熱點,而醛固酮作為RAAS中的關鍵效應分子,其在心肌纖維化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許多研究發(fā)現(xiàn),醛固酮不僅是一個可致多器官纖維化的活性因子,而且是一個促炎反應因子和促血管鈣化因子[2-4],是獨立的心血管危險因素之一。本課題組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外源性醛固酮不僅可導致大鼠主動脈纖維化改變,同時有研究亦發(fā)現(xiàn)醛固酮增多可導致心肌纖維化[5],但其可能涉及的分子途徑尚未完全明了。據(jù)此,本實驗擬在正常鹽飲食情況下觀察醛固酮增多對大鼠心肌的影響,并初步探討可能的分子機制。
1.1 實驗動物及藥品 8周齡雄性SD大鼠由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提供。醛固酮購自Sigma公司,血清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放免試劑盒購自北京華英公司,MCP-1受體一抗購自北京博奧森公司,二抗購自北京中杉金橋公司。其余為進口或國產(chǎn)分析純試劑。
1.2 實驗分組及標本收集 16只雄性SD大鼠隨機分兩組,每組8只。 正常對照組:給予等量的生理鹽水肌內(nèi)注射;醛固酮組:采用醛固酮皮下注射(20 μg/d),常規(guī)飼養(yǎng)6周。稱重后2%戊巴比妥鈉麻醉,心臟取血,置入含有促凝劑的試管中,靜置析出血清,4℃離心10 min,分離血清,-70 ℃保存。摘取心臟,用冰生理鹽水沖洗后稱重,切除部分心肌組織,石蠟包埋用于染色。
1.3 心肌組織膠原Masson染色 取大鼠心肌組織石蠟塊,制作4 μm厚切片,常規(guī)脫蠟、水化、脫水,Masson復合染色液5 min,0.2%醋酸水溶液稍洗,5%磷鎢酸5~10 min,0.2%醋酸水溶液浸洗2次,亮綠染色液5 min,0.2%醋酸水洗2次,經(jīng)脫水、透明、封片,在光鏡下觀察。
1.4 放射免疫法檢 測心肌組織和血清MCP-1的表達 取大鼠心肌組織和血清標本,送至北京華英生物研究所,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
1.5 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心肌組織MCP-1受體的表達 取大鼠心肌組織石蠟塊,制作4 μm厚切片,常規(guī)脫蠟至水、抗原修復、封閉非特異性抗原、滴加一抗、滴加二抗、DAB顯色、蘇木素復染、鹽酸酒精分化、脫水、透明、中性樹膠封片,具體按說明書進行。
2.1 Masson染色 Masson染色觀察心肌組織膠原沉積,醛固酮組心肌細胞排列紊亂,細胞間質(zhì)膠原蛋白明顯沉積。詳見圖1。
正常對照組 醛固酮組
注:藍色為膠原成分。
圖1大鼠心肌細胞Masson染色(×40)
2.2 大鼠血清MCP-1表達和心臟/體重比的變化 醛固酮組血清MCP-1的表達和心臟/體重比明顯高于正常組。詳見表1。
表1 大鼠血清MCP-1含量和心臟/體重比的比較(±s)
與正常組比較,①P<0.05,②P<0.01。
2.3 大鼠心肌組織MCP-1 受體表達的變化 免疫組化染色顯示,醛固酮組大鼠心肌組織MCP-1受體的表達明顯高于正常組。詳見圖2。
正常對照組 醛固酮組
注:棕色為陽性表達。
圖2大鼠心肌細胞MCP-1受體染色 (×100)
心肌纖維化是高血壓、心肌梗死及心肌病多種心血管疾病的終末期表現(xiàn),其主要病理表現(xiàn)為心肌間質(zhì)中成纖維細胞增殖,并轉(zhuǎn)化為肌成纖維細胞及細胞外基質(zhì)的過度沉積[1]。臨床研究亦證實,醛固酮增多病人對比相同血壓水平的原發(fā)性高血壓病人,左心室肥厚及纖維化更明顯,心血管疾病發(fā)生概率更高[6]。提示醛固酮致心肌纖維化作用是獨立于高血壓的。因此,醛固酮單獨可引起血壓升高和心臟病變,并且在不依賴高鹽狀態(tài)下是獨立的心血管危險因素[4]。在正常鹽飲食或高鹽飲食狀態(tài)下單純給予醛固酮均可誘導心肌纖維化、心肌肥厚、炎性細胞浸潤及炎癥因子的表達[4-5,7]。外源性醛固酮還可誘導心肌成纖維細胞增殖,促進膠原蛋白合成[8],而細胞增殖和細胞間質(zhì)膠原蛋白的沉積是心血管纖維化過程中重要的病理條件。由此可見,醛固酮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是重要的促纖維化物質(zhì),可能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NF-κB及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TGF-β)/Smads等信號通路[9-10]。
本課題組前期研究亦發(fā)現(xiàn)對正常鹽飲食大鼠,采用外源性醛固酮干預6周后,大鼠心肌組織出現(xiàn)纖維化情況,組織學染色發(fā)現(xiàn)大鼠心肌細胞排列紊亂,細胞間質(zhì)膠原蛋白明顯沉積,并且心臟/體重比明顯增加,提示心肌纖維化和心肌肥大,與國內(nèi)學者研究[5]一致。同時,本研究發(fā)現(xiàn)醛固酮組大鼠血清MCP-1濃度明顯上升高,同時心肌組織MCP-1受體的表達明顯上調(diào),提示醛固酮不僅可誘導心肌纖維化,還可促進大鼠體內(nèi)炎癥反應的發(fā)生,可能是一個獨立的促炎癥反應因子。
基礎實驗發(fā)現(xiàn)炎癥因子如MCP-1表達與心肌梗死后心肌重構(gòu)密切相關,炎癥細胞浸潤心肌組織如巨噬細胞、炎癥因子分泌亦相應增多,促進α-平滑肌肌動蛋白及肌成纖維形成,引起心肌重構(gòu)[11-12],用加參方干預可抑制炎癥因子表達,從而改善心肌重構(gòu)。MCP-1是一種經(jīng)典的炎癥細胞趨化因子,與MCP-1受體結(jié)合后,可通過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PI3K-蛋白激酶B(AKT)等信號轉(zhuǎn)導通路作用,激活多種炎癥細胞如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及淋巴細胞等,從而誘導各種炎癥細胞遷移、聚集,并分泌各種炎癥反應介質(zhì),如白介素、腫瘤壞死因子等,通過氧化應激等生物學效應,導致局部組織細胞增殖、膠原沉積等,并且炎癥反應貫穿心血管重構(gòu)的始終[13-14]。
本實驗發(fā)現(xiàn)正常鹽飲食狀態(tài)下,單純給予醛固酮不僅可導致心肌組織纖維化,還可上調(diào)機體MCP-1及其受體的表達,提示醛固酮亦是促炎因子,通過促進體內(nèi)炎癥反應可能是醛固酮致心肌纖維化的重要分子機制之一,這將為心肌纖維化的機制研究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作用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