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子苗 黃曉琳
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動下,在線學習已在各大院校不斷推廣[1]。慕課(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是大型的開放式在線課程,通過互聯(lián)網平臺進行教學,是“互聯(lián)網+教育”的產物[2]。MOOC具有開放性、透明性以及優(yōu)質資源易獲取的特征,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優(yōu)秀課程[3]。本研究將慕課應用于耳鼻喉科實習護生臨床護理帶教中,并探討比較慕課教學模式和傳統(tǒng)教學方法在耳鼻喉科臨床帶教中的效果。
選取我院耳鼻喉科2018年1-5月實習的護生60名作為對照組,2018年6-10月實習的護生60名作為觀察組。對照組,男生2名,女生58名,平均年齡(21.5±1.2)歲,入科理論成績(81.26±2.34)分,操作成績(78.31±3.72)分;觀察組,男生2名,女生58名,平均年齡(22.1±0.7)歲,入科理論成績?yōu)?80.73±3.41)分,操作成績(79.16±1.39)分,2組護生在年齡、性別、在校成績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對照組
采用傳統(tǒng)臨床帶教方法進行帶教,由帶教老師向實習護生統(tǒng)一講授理論知識以及演示護理技能操作。
1.2.2 觀察組
將慕課教學模式應用于護生臨床帶教。①網絡授課。根據我科臨床實習教學內容,由資歷深的帶教老師提煉教學重點,制作成集動畫、圖片、文本于一體的教學視頻,將理論知識以輕松活潑、簡單清晰的形式展示出來。安排專人拍攝耳鼻喉專科護理操作視頻,由帶教老師親自講解護理操作的重難點及注意事項,盡可能將操作的每一處細節(jié)展示到位。將制作好的理論和操作視頻提前1周上傳至耳鼻喉實習護生QQ群和微信群,提前組織護生進行觀看,并且要求護生在模擬人身上進行技能操作訓練。②課堂答疑。在每周四下午的課堂上,帶教老師根據學生網上學習的情況,進行現(xiàn)場答疑,再次強調理論課的重要知識點,強化學習,之后由帶教老師親自為學生演示護理操作的方法,并且組織學生分小組進行練習,小組內進行相互監(jiān)督和糾正,之后由小組長組織討論,匯總主要問題,帶教老師進行統(tǒng)一指導和答疑。③網上互動。在一次完整慕課課程結束之后,由帶教老師總結本次課程的教學情況,并且要求學生完成課后作業(yè),撰寫學習心得,討論學習感受。
耳鼻喉科實習結束后,對護生以下指標進行評價。①理論與操作考核。理論考試內容包括:耳鼻喉科常見疾病的預防、護理措施。操作考試包括外耳道沖洗法和鼻腔沖洗法。②自主學習能力。采用張喜琰[4]制定的針對護理專業(y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測評量表進行評定。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包括學習動機、自我管理能力、學習合作能力、信息素質4個方面,采用Likert 5級評分,即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一般、基本符合、完全符合,分別從1~5分依次賦分。量表總分數(shù)越高,表明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越強。③對教學方式的滿意度。采用教學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內容包括學習效率、解決問題能力、師生互動程度、獨立思維能力4個方面,滿分100分,≥90分為非常滿意,80~89分為基本滿意,≤80分為不滿意。本次調查發(fā)放調查問卷120份,回收12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觀察組學生理論成績和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2組理論和操作考核成績比較分)
觀察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總分及各個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見表2。
觀察組護生對教學的滿意情況好于對照組。見表3。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的理論和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說明將慕課應用于護生的臨床帶教,能夠更好地促進護生理論知識的掌握,也有利于提高護生的護理操作技能。張勇[5]將MOOC運用于內科護理教學中,結果學生理論成績和實訓成績明顯提高。王冰寒等[6-7]將慕課運用于臨床護理帶教中,結果顯示MOOC可以提升護理實習生的綜合能力。慕課采用網上授課,線上課程答疑,網上互動等多種形式,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機械、教學內容單一枯燥等缺陷[8],允許學生自己掌控學習進度,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時間以及形式的限制,并且可以在沒有區(qū)域限制的情況下隨時共享高質量的課程,從而可以進一步推廣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
表2 2組護生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分)
表3 2組護生對教學的滿意情況比較 [例(%)]
注:2組比較,Z=-3.149,P=0.001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生自主學習能力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表明慕課很大程度上能夠強化護生的自學能力。高柏[9]將慕課運用于護理基本操作教學中,結果表明慕課能夠有效提升護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主動性。蔡永雪[10]指出,網絡課程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另外,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任何問題都可以進行網上互動,同時,護生也可以多次復習視頻和查閱文獻,進行鞏固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11]。
本研究顯示, 觀察組護生對臨床護理教學滿意情況好于對照組,說明采用慕課形式帶教有利于提升護生對臨床護理教學滿意度。王冉等[12]在慕課的基礎上,采用“雨課堂”軟件的形式,也同樣提高了臨床教學質量,促進了師生交流。慕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也可以豐富教學設計。護生還能夠通過網上討論,QQ群、微信群互動等多種方式和臨床帶教老師隨時溝通[13],臨床帶教老師可以為護理實習生給予多樣化指導,護生可以采取小組討論、線上交流等多種形式,不斷強化自己的知識[14]。
綜上所述,采用慕課形式的教學,能夠有效促進護生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掌握,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臨床護理人才的培養(yǎng)。但由于慕課在國內處于初步階段,其課程設計也對教育者提出了挑戰(zhàn),本次研究的課程設計僅僅結合了本科室的特點,其模式還不完善,缺乏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庫和其他教學及管理平臺的數(shù)據交換共享,未來的研究應該充分實現(xiàn)數(shù)據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