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程昊,肖立,張博超,黃歡
(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 100028)
作為石油的替代能源以及最干凈的化石能源,液化天然氣(LNG)除了可作發(fā)電及工業(yè)生產(chǎn)的燃料外,其包含的甲烷也是合成甲醇溶劑、農(nóng)業(yè)肥料的重要化工原料,此外,超低溫LNG在轉變?yōu)槌氐倪^程中還可提供大量的冷能,因此,近年來世界對LNG的需求逐漸增大,對LNG儲罐的研究日益增多。
大型LNG儲罐的研究方法目前以有限元軟件模擬為主,在LNG儲罐的設計以及優(yōu)化方面,張洪林[1]等人在論述了國際上常用的大型LNG儲罐結構的基礎上,提出了LNG儲罐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應重點關注的問題。Jeon S.J.、王偉玲和謝劍[2-5]等人分別以5萬方和16萬方的LNG儲罐外罐為研究對象,通過靜態(tài)分析及熱—結構耦合分析等,對外罐受力和預應力筋進行了調整,通過比較結構的受力狀態(tài),得到了受力更加合理的LNG儲罐構造。R.Kruzic[6-7]等人研究了LNG內(nèi)罐在承載性能及焊接性能等多方面的承載及安全性能。周波[8]和劉清龍[9]通過對比國內(nèi)外不同LNG儲罐設計規(guī)范,分析了罐壁和罐底應力對壁厚的敏感程度,并對LNG儲罐設計中存在的安全儲備進行了討論,為大型LNG儲罐的設計和研究提供了參考。對于在位儲罐結構的相應方面,楊建江[10]采用有限元軟件重點考慮了泄漏工況下,液位變化對結構位移和第一主應力的影響。蒲玉成[11]采用ANSYS對靜力荷載下的LNG混凝土全容罐進行了模擬,分析了儲罐結構設計的力學原理以及在最不利荷載下的結構響應。李志明[12]等人使用數(shù)值模擬軟件ANSYS對泄漏工況下的LNG儲罐進行了預應力體系優(yōu)化,為環(huán)向預應力筋的設置提供了合理的方式。Daniel[13]等人根據(jù)LNG儲罐的容器結構形式、存儲狀態(tài)及泄漏方式,得出了不同物質泄漏源模型。穆春生[14]利用大型有限元軟件ANSYS,對工程中處在風荷載作用下的LNG儲罐內(nèi)罐與外罐進行了應力及變形分析。
綜上所述,前人對大型LNG預應力混凝土儲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結構的優(yōu)化,或是相對只關注某一工況下的結構響應方面,對于LNG儲罐結構施工完成后,整個服役期內(nèi)的LNG儲罐結構在各工況下的響應狀態(tài)及安全性能研究還有所不足,本文以16萬方大型LNG預應力混凝土儲罐為例,利用有限元軟件ABAQUS建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整體模型,對處在試驗工況、服役工況以及偶然工況下的LNG儲罐結構進行分析,為LNG儲罐的設計及工程應用提供參考。
該16萬方LNG儲罐外罐外壁直徑85.6m,內(nèi)壁直徑84m,預應力混凝土外壁底部7m為變厚度段,厚度由0.8m變?yōu)?.65m,等厚度段墻體厚度為0.65m,承臺直徑88.6m,外側厚度為1.3m,內(nèi)側厚1.1m。穹頂半徑84m,厚度0.4m,矢高11.253m,外罐采用C50混凝土,普通鋼筋(主筋)為HRB400E鋼筋,所用預應力鋼絞線為1×7標準型,直徑為15.7mm,極限抗拉強度為1860MPa。LNG儲罐外罐結構幾何尺寸如圖1所示。
圖1 16萬方LNG儲罐
本文采用C 3 D 8 R 單元對混凝土結構進行模擬,該單元能夠進行大應變問題分析,并且能夠保證分析的精度?;炷敛捎盟苄該p傷本構,參數(shù)如表1所示;鋼筋及預應力筋采用彈性本構模型,彈性模量為2.1×105MPa,密度為7850kg/m3,泊松比為0.3。在進行有限元分析時不考慮底部樁基對儲罐結構的影響,因此將承臺底面設置為全約束。
表1 混凝土參數(shù)表
預應力鋼絞線分為環(huán)向預應力鋼絞線及豎向預應力鋼絞線,見圖2,其中環(huán)向預應力80根,大致均勻分布在墻體及環(huán)梁處;豎向預應力128根,均勻分布在半徑為42.325m的圓周上。承臺及穹頂?shù)耐ㄤ摻钤谥行奶幨纸徊娌贾?,外側布有環(huán)向及徑向筋;墻體布有豎向及環(huán)向普通鋼筋。
圖2 儲罐及預應力鋼筋有限元模型
儲罐所受荷載主要包括恒載、活荷載、預應力荷載、風荷載、運行荷載及試驗荷載等。本文主要考慮了LNG儲罐在服役過程中常見的7種工況,每種工況下的荷載如表2所示:
混凝土、內(nèi)罐、拱頂、保冷層等涉及到儲罐本身結構重量的荷載統(tǒng)稱為“恒載”,恒載主要包括:混凝土外罐重量、墻及底部鋼襯里重量;外罐頂襯里、頂部、頂及吊頂板保冷層重量;罐壁及底部重量;底部保冷層、承壓環(huán)梁重量;珍珠巖層重量罐頂頂部平臺及泵筒重量等。
表2 工況及荷載組合表
罐頂活載主要包括在罐頂投影面積上的均布荷載1.2kPa以及作用于罐頂平臺或通道任何位置處一塊300×300mm2面積上的大小為5kN的集中荷載。
根據(jù)GB50009-2012《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15]給出的風荷載標準值wk計算公式為:
式中:βz為高度z處的風振系數(shù),靜力風荷載計算中取βz=1;μs為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μz為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儲罐所在地為港口附近,因而地面粗糙度為A類,在《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見表3;wo為基本風壓。按照規(guī)范規(guī)定的墻體周向以及穹頂周向風壓分布如圖3所示:
表3 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表
圖3 儲罐周圍風壓分布圖
在對風荷載進行施加時,首先需要對周向展開角—體型系數(shù)曲線、高度—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曲線進行擬合(見圖3),然后通過建立ABAQUS中分析場功能來模擬隨空間位置變化和變動的風壓場,實現(xiàn)對不同高度及不同周向展開角的風壓進行模擬。
運行荷載主要包括LNG液重荷載及設計正壓和設計負壓荷載。LNG液壓作用在內(nèi)罐壁板及底板上,LNG設計密度為0.48,設計液位33.49m,經(jīng)計算在底板施加均布荷載158kPa,在罐壁施加楔形荷載,最大值為158kPa;運行階段在外罐內(nèi)部及罐底表面的最大氣壓荷載為29kPa,以分布荷載形式均布于罐壁及底板;設計負壓大小為-1kPa,作用位置與設計正壓相同。
試驗荷載主要包括水壓試驗荷載和氣壓試驗荷載。水壓試驗是檢驗內(nèi)罐液密性的重要試驗,經(jīng)計算水壓試驗高度為20.10m,作用形式與LNG液重荷載一致,底板均布荷載為197kPa;水壓試驗中正壓試驗壓力是內(nèi)罐最高設計壓力的1.25倍,面作用荷載為36.25kPa,負壓試驗壓力即為儲罐最低設計壓力,面作用荷載為-1kPa。
爆炸的壓力大小、分布及持續(xù)時間的加載方式見圖4,外罐壁及穹頂?shù)膱A周壓力滿足傅里葉級數(shù)諧波分布,沿著外壁子午線,系數(shù)為常量,沿著頂部子午線,系數(shù)呈余弦變化[16]。
圖4 爆炸荷載分布
LNG儲罐在自重作用下,混凝土結構的應力分布云圖如圖5所示。由圖5可知,穹頂最大拉應力為1.6MPa,出現(xiàn)在外側邊緣應力集中區(qū)域,穹頂中心區(qū)域混凝土拉應力近似為0;外壁混凝土受環(huán)形預應力筋影響,交替出現(xiàn)受壓區(qū),最大壓應力為3.08MPa,外壁頂部受穹頂?shù)膹埩ψ饔?,有向外擴張的趨勢,最大拉應力為1.65MPa。
圖5 儲罐混凝土應力云圖
在LNG儲罐服役期的各種工況作用下,穹頂混凝土的應力分布云圖如圖6所示。由圖6可知,在位儲罐在工況七下的拉壓應力值均最大,在儲罐穹頂混凝土結構設計時,應考慮偶然工況下的結構響應;穹頂混凝土在中心區(qū)域受壓,在靠近墻壁10m范圍內(nèi),壓應力與拉應力均增大,在儲罐結構設計時,應重點關注穹頂邊緣的受力狀態(tài);穹頂?shù)氖芰δJ皆谄叻N工況下變現(xiàn)一致,在數(shù)值上存在差異,穹頂應力在工況七下最大,工況二、四和工況五應力較小。
圖6 穹頂應力分布圖
LNG儲罐外壁應力狀態(tài)如圖7所示。在外壁頂部與穹頂相連處和外壁底部10m高度處應力較大,在設計時應當適當增加環(huán)向預應力鋼筋,對外壁頂部可以采用外環(huán)梁固定的方式,來增大外壁頂部的強度??梢钥闯觯獗诨炷猎陲L荷載的作用下,混凝土拉應力最大;外壁底部壓應力在爆炸工況下最大。因此在外壁設計時,應主要考慮風荷載與爆炸荷載的影響。
(a) 最大主應力
圖7 罐壁應力分布圖
LNG儲罐在自重作用下,混凝土結構的沉降云圖如圖8所示。由圖8可知,穹頂最大沉降為5.48mm,出現(xiàn)在穹頂中心區(qū)域,四周逐漸減??;外壁混凝土沉降較小,在1mm以內(nèi)。
圖8 儲罐混凝土沉降云圖
LNG儲罐穹頂沉降如圖9所示。穹頂中心處沉降最大,在穹頂?shù)幕⌒螀^(qū)域,由中心向兩側逐漸減小,在30m范圍內(nèi)變化平緩;在靠近穹頂與外壁相交處,穹頂混凝土受外壁支撐作用,沉降迅速減??;在水壓試驗工況下,穹頂?shù)某两底钚?,這是由于外壁底側水壓較大,外壁存在內(nèi)傾趨勢,穹頂邊受外壁擠壓,相較自重工況有為隆起的趨勢;在運行荷載與爆炸荷載同時作用時,儲罐穹頂?shù)某两抵底畲?,約為10mm。
圖9 穹頂位移曲線
在風荷載作用下,結構迎風面、側風面以及背風面的混凝土外壁位移如圖10所示。對于工作狀態(tài)下的儲罐結構,迎風面以及背風面的位移相對較小,而側風面處的結構水平位移最大,約為3.5mm,最大位移出現(xiàn)在罐底以上15m高度左右。
圖10 風載下外罐壁位移曲線
在多種工況下儲罐外壁水平位移見圖11。其中,工況6位移為側風面的儲罐位移,在各種情況下位移最大,在外罐底部5-20m范圍內(nèi),外罐位移較大,建議在外壁底部適當增加環(huán)向預應力筋來約束儲罐的變形。
圖11 外罐壁位移曲線
本文通過有限元軟件ABAQUS對大型LNG預應力混凝土儲罐,在服役期間多種工況下的結構響應進行分析,得到的主要結論如下:
(1)LNG混凝土儲罐穹頂拉壓應力均在爆炸荷載下最大,在設計時應進行偶然荷載的考慮;外壁頂部受風荷載影響拉應力較為顯著,外壁底部受爆炸荷載影響壓應力較為顯著。
(2)鋼筋混凝土穹頂中心處的沉降最大,在風荷載作用下,側風面的位移最大;在外壁底部5-20m的范圍內(nèi)應適當增加預應力環(huán)筋,來約束外壁位移。
◆參考文獻
[1] 張洪林,李慶,蔡新宇,等.大型LNG儲罐設計及建造技術[J].石油規(guī)劃設計,2012,23(3):33-35+49-50.
[2] Se-Jin J.,Eui-Seung P..Toward a Design of Larger Aboveground LNG Tank[J].LNG Journal.2004,4.
[3] 王偉玲. 大型LNG預應力儲罐靜力荷載下受力性能研究[D].大慶:大慶石油學院,2009.
[4] 謝劍,張維君,呂娜娜,等.大型LNG儲罐頂部環(huán)梁的優(yōu)化設計[J].特種結構,2011,28(5):63-66+96.
[5] 李松海. LNG預應力混凝土儲罐極限承載力分析[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14.
[6] Rostasy.F.S.Sprenger.K.H.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of steel fibre reinforce concrete at very low tempera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ement Composites and Lightweight Concrete.1981.2:47-51.
[7] Planas,J.Corres,H.,Elices.M.,Chueca.R.. Thermal deformation of loaded concrete during thermal cycles form 20 degree℃ to 165 degree℃.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1984.14(5):639-644.
[8] 周波. 大型LNG儲罐在靜力及動力工況下的有限元分析[D].天津:天津大學,2012.
[9] 劉清龍. 大型LNG儲罐優(yōu)化設計與研究[D].青島:青島科技大學,2014.
[10] 楊建江,王琪. 大型LNG儲罐在內(nèi)罐泄漏工況下的有限元分析[J].特種結構,2013,30(6):48-52+112.
[11] 蒲玉成,蘇娟. 大型LNG預應力混凝土儲罐的力學分析[J].港工技術,2012,49(5):28-30.
[12] 李志明,俞然剛,王佳玲. 大型LNG儲罐外罐環(huán)向預應力筋布置優(yōu)化[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2,12(27):6908-6911+6917.
[13] Daniel A.C.,Joseph F.L.. Chemical process safetyfundamentals with application[M].New Jersey:Prentice-Hall,1990: 109-110.
[14] 穆春生. LNG儲罐在靜風和內(nèi)壓作用下受力性能分析[D].大慶:東北石油大學,2011.
[15] GB50009-2012,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S].
[16] 王釬宇,張趙君. 超大型LNG儲罐爆炸荷載動力學響應分析[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9,(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