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草莓種植農(nóng)場和草莓觀光采摘園應運而生。在草莓種植過程中,優(yōu)質(zhì)的草莓種苗是草莓獲得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的關鍵。現(xiàn)將草莓種苗繁育技術介紹如下:
1.地塊選擇
草莓種苗繁育需要專門的草莓繁殖園。宜選擇地勢平坦、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背風向陽的田塊,最好在保護地繁育,以減少外界環(huán)境因素對種苗生長的不利影響。
2.土壤消毒
連續(xù)進行草莓種苗繁育的園區(qū),可以選擇棉隆和氯化苦等藥劑進行土壤消毒。在陽光強烈、溫度較高的地區(qū),還可以采用高溫悶棚法進行土壤消毒。即在土壤表面覆蓋薄膜,通過薄膜內(nèi)的高溫殺滅土壤中的病原菌、蟲卵等,這樣既經(jīng)濟又無污染。
3.整地做畦
土壤消毒后,需晾曬7~10天再整地做畦??擅慨€撒施有機肥1500~2000公斤、復合肥30公斤,深翻30~35厘米,將肥料和土壤混勻。定植畦一般采用平畦,雨水較多或排水較差的地方可采用高畦繁育草莓苗。為提高種苗的利用率,提倡使用栽培槽加滴灌的模式育苗。
4.選擇優(yōu)良母株
選擇優(yōu)良母株是培養(yǎng)壯苗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脫毒苗是優(yōu)良母株的首選,因為非脫毒苗的生產(chǎn)性能和脫毒苗相比,存在明顯的差距。繁育原種一代苗,應選用健壯、根系發(fā)達、有4~5片葉的脫毒種苗作為母株。同時在栽培過程中,逐步選擇品種特征明顯、生長勢強、花序結(jié)果率高、果個均勻、根系發(fā)達、無病蟲害的植株為母本。
5.母株定植
母株定植在春季、秋季均可,目前常用的是春季定植。即日平均氣溫達10℃以上時定植,華北地區(qū)在4月上旬定植較為適宜。每畦中間定植1行母株,畦面較寬時,可定植2行。畦的兩側(cè)留出較大的空間,用于放置栽培槽和整理匍匐莖,這樣有助于子苗的生長和便于壓苗。
應根據(jù)育苗計劃及各品種匍匐莖的抽生能力來確定種苗株數(shù)。如耐高溫、匍匐莖抽生能力較強的品種,可放寬種植密度;而不耐高溫、匍匐莖抽生能力弱的品種,則應加大種植密度。一般株距控制在45厘米左右,每畝栽苗900株左右。母株栽植前根系應注意保濕,栽植深度以“深不埋心,淺不露根”為宜,栽后立即澆1次透水。
6.栽培槽擺放
草莓母株緩苗后,要進行栽培槽擺放,母株兩邊各擺放三排。如果不夠,可以根據(jù)情況進行適當添加。擺放完成之后,再進行基質(zhì)和滴灌的準備工作,一個栽培槽鋪設一根滴灌管即可。
7.去除花序
在繁苗過程中,種苗上長出的花序要及時摘除,以減少種苗營養(yǎng)消耗,促進子苗的生長。及時摘除花序的母株,單株匍匐莖發(fā)生的數(shù)量是不摘除花序母株匍匐莖發(fā)生數(shù)量的3倍以上。
8.去除母株老葉
在草莓苗生長過程中,隨著上部新葉的不斷萌發(fā)、生長,植株下面的葉片逐漸衰老,應及時摘除老葉、病葉。摘除老葉、病葉不僅能有效減少植株養(yǎng)分消耗,還能增強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摘除的老葉、病葉,要帶到空曠地帶集中燒毀,以防止病蟲害蔓延。
9.引壓匍匐莖
春季定植的母株,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抽生匍匐莖。利用倒“U”型固定夾將抽生的匍匐莖固定在基質(zhì)槽中,可避免風吹或在日常操作中將匍匐莖帶起,可促使其早生根。如不及時引壓匍匐莖促使其快速生根,就易形成“浮苗”,特別是刮風較多且風力較強的苗地。新抽生的匍匐莖應及時將其沿畦面的兩側(cè)擺放、理順、壓莖。
10.摘除子苗老葉
對于抽生較早的匍匐莖,要及時摘除底部變黃、老化、易感染病蟲害的老葉,以刺激新葉長出,促發(fā)新根,延緩草莓苗的老化。一般以保持功能葉片4~5片為宜。
11.水肥管理
草莓苗根系分布較淺,水肥吸收能力較差,同時其地上新莖葉簇生,蒸騰作用又強。因此,必須加強水肥管理,采用小水勤澆、根際和根外追肥配合,才能使草莓植株健壯、抗逆性增強。
12.病蟲害防治
草莓苗期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枯萎病和白粉病等,主要蟲害有蚜蟲和螨類等。對草莓苗地要定期噴藥防病,可選用廣譜性殺菌劑,每周噴1次,并注意輪換用藥。在大風、大雨和植株整理(打葉、摘除匍匐莖、摘除花序等)后再補噴1次。
(北京中環(huán)易達設施園藝科技有限公司? 聶茹霞? 任如冰? 郵編:10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