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末,新型冠狀病毒來襲,中國迅速應對,舉國家之力迎擊,彰顯了中國速度、中國效率、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格局、中國擔當……展現了中國人民高尚品格和精神:愛國、團結、奉獻、友愛、敬業(yè)、勇敢、樂觀、堅強、執(zhí)著、自律、擔當……
這場“戰(zhàn)疫”盡顯中國制度優(yōu)勢
王石川
疫情就是命令,一著白袍就是戰(zhàn)士。據統計,截至2月17日,全國29個?。ㄗ灾螀^(qū)、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軍隊系統已經派出3萬余名醫(yī)務人員支援湖北,其中軍隊派出3批次4000余名醫(yī)務人員。針對武漢重癥多的特點,投入重癥專業(yè)的醫(yī)護力量是最強的,有1.1萬重癥專業(yè)醫(yī)務人員負責救治工作,接近全國重癥醫(yī)務人員資源的10%。
當看到一批批醫(yī)療隊迅捷奔赴湖北,迅速就位;當看到一位位醫(yī)務人員堅守一線,任勞任怨,我們?yōu)橹畡尤荩瑸橹袆?,也為之振奮。什么是舉全國之力?什么是團結一心?什么是眾志成城?這就是!
日前,在老撾萬象舉行的中國-東盟關于新冠肺炎問題特別外長會上,東盟秘書長表示,中國人民戰(zhàn)勝疫情的決心令人贊嘆,抗擊疫情中展示出的中國速度、中國規(guī)模、中國效率,顯示了中國制度的優(yōu)勢。其實,無論中國速度還是中國效率,背后都是制度優(yōu)勢在發(fā)揮作用。
制度優(yōu)勢并不抽象,而是生動具體體現在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上。疫情發(fā)生后,黨中央高度重視。一個細節(jié)是,正月初一,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對疫情防控特別是患者治療工作進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動員,并決定成立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此外,黨中央印發(fā)了《關于加強黨的領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提供堅強政治保證的通知》。正是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防控工作才能有力有序推進。
制度優(yōu)勢體現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無論醫(yī)務人員聞令而動,星夜馳援,還是火神山、雷神山醫(yī)院以驚人的速度落成,無論各種物資源源不斷奔向湖北,還是無數企業(yè)提前復工復產,生產抗疫最緊缺的物品……無不讓人看到了湖北有難、全國支援。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不是簡單的幫扶,而是制度優(yōu)勢的集中彰顯,究其因,我們14億人民就是一個大家庭,全國各族人民就是一個大家庭,這是誰也切割不斷的命運共同體。只要大家心連心,再大的坎都能邁過去。
制度優(yōu)勢還體現在在抗疫過程中完善的治理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這次疫情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們一定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痹囅耄膫€國家哪個政黨哪個政府在巨大的災難面前,能夠如此展現自我檢視的勇氣?無論健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還是補齊公共衛(wèi)生短板;無論系統梳理國家儲備體系短板,還是優(yōu)化關鍵物資生產能力布局……每一項具體擘畫,都涉及制度層面,都是對疫情防控的真正盤梳,也都對制度改進指明方向,這是我們不斷戰(zhàn)勝困難的底氣所在。
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此前談到中國防控疫情是這樣評價的:“中方行動速度之快、規(guī)模之大,世所罕見,這是中國的制度優(yōu)勢,有關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借鑒,相信中國采取的措施將有效控制并最終戰(zhàn)勝疫情?!贝_如此言,中國的制度優(yōu)勢在疫情防控中深刻而全面呈現了出來,不但中國人民看到了,世界人民也看到了。
“我們既要立足當前,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更要放眼長遠,及時總結經驗,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wèi)生應急管理體系?!币咔榉揽卣谌〉梅e極進展,離徹底打贏這場硬仗尚有距離,但是,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國家強大的動員能力,有舉國體制的制度優(yōu)勢,有今非昔比的綜合國力,我們完全有能力、有把握盡早徹底戰(zhàn)勝疫情。
(2020年2月21日“國際在線”)
戰(zhàn)“疫”,我們有中國速度!
曾嘉雯
抗擊疫情,振奮人心的消息一再傳來。近日,火神山醫(yī)院、雷神山醫(yī)院接連拔地而起。在網絡直播的全球“云監(jiān)工”之下,逾萬名建設者齊心協力,胼手胝足,在十余日內建成兩座醫(yī)院。這是令人驚嘆的中國速度!
創(chuàng)造奇跡的“中國速度”不是憑空而來的。在火神山醫(yī)院、雷神山醫(yī)院的建設工地上,上百臺施工機械晝夜轟鳴、上千名工人通宵奮戰(zhàn)。大部分建設者平均一天工作20個小時左右,除了睡覺吃飯,都在工作。有人用航拍的方式記錄了火神山醫(yī)院的建設。在視頻中可以看到,現場有上百臺五顏六色的挖掘機同時開工,數不清的渣土車進進出出,場面令人震撼,宛如大片。有外國網友看完視頻后評價:“現代工程奇跡,只有中國才行?!?/p>
當前,正處于疫情防控關鍵期。時間不等人,我們用中國速度,進行著一場與時間持續(xù)賽跑的戰(zhàn)“疫”!
中國速度背后,是強大的國家實力,展現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yōu)勢。泰山壓頂不彎腰,危機來臨有定力。越是在艱難困苦和重大斗爭之時,越是能充分理解社會主義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深刻道理。不僅是火神山醫(yī)院和雷神山醫(yī)院的建設,短短數日,全國各條戰(zhàn)線、各個領域,東西南北中,都緊急動員起來。這樣的組織力、動員力,世所罕見,史所罕見!
黨中央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分類指導各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31個?。ㄗ灾螀^(qū)、直轄市)依法啟動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I級響應,各項防控措施在法治的保障下迅速有力地得到貫徹落實。
人民解放軍、醫(yī)療馳援隊從全國各地奔赴疫區(qū),鐵路、公路、航空等公共交通及時響應部署,為救援打開“綠色通道”,一場全民大動員在神州大地生動上演。
多地工廠迅速恢復醫(yī)用物資生產、全力保證供應,加班加點生產急需的藥品以及口罩、防護服等,確保診療方案中的相關藥物儲備量充足,給前線送去更多“彈藥”。
“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在2月12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強調,各級黨委、政府和各級領導干部要扛起責任、經受考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體現在實實在在的行動中。
如果奇跡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
奇跡的創(chuàng)造,黨員、黨組織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浙江寧波公交集團修理工胡再學帶領“黨員突擊隊”,對運營車輛空調濾網進行徹底清洗消毒;安徽合肥高貝斯醫(yī)療衛(wèi)生用品有限公司為保障防疫物資供應,提前5天開工,6名黨員全部返崗……從省市區(qū)縣到社區(qū)村鎮(zhèn),從檢測排查到預警防控,從城市管理到生產運輸,處處有共產黨員履職盡責的身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感染科召開組織生活會,黨支部書記張文宏說:“最困難的工作,最辛苦的崗位,黨員必須先上,沒有商量!”在這場戰(zhàn)“疫”中,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發(fā)揮著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以沖一線、站前沿、當先鋒、作表率的姿態(tài),畫下一抹閃亮的中國紅。
今日之中國,一個號召,數千名白衣天使急奔重災區(qū)。
今日之中國,一聲令下,上千張床位的醫(yī)院數日建成。
今日之中國,一句重托,十四億人民眾志成城。
這就是制度的偉力,是共產黨人的偉力,也是我們打贏這場戰(zhàn)“疫”的底氣。
這就是中國速度!
有了這樣的速度,就沒有越不過去的坡!沒有邁不過去的坎!沒有跨不過去的山!
(《紅旗文稿》2020/04)
感受戰(zhàn)“疫”的中國力量!
馮秀軍
這場“戰(zhàn)疫”是一場人民戰(zhàn)爭,靠的就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中國人民“群”的力量。
兩千年前的荀子提出一個重要的問題:“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他的答案是:“人能群,而彼不能群?!眲?chuàng)造武漢大決戰(zhàn)奇跡、中國“戰(zhàn)疫”奇跡的,正是這“群”的力量。
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的“民族團結精神”。
在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之中,有很多詩歌、成語、典故,它們都是中華民族團結精神的生動寫照。成語如:唇齒相依、肝膽相照、同舟共濟、同甘共苦、守望相助……古語如:人心齊,泰山移;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最具知名度的詩詞,莫過于《詩經》的《秦風·無衣》篇所言“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澤……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生動表達了先人們同甘共苦、生死與共的濃烈情感。
現代版《無衣》的真實故事。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講過的一個故事:3名女紅軍戰(zhàn)士在長征途中借宿徐解秀老人家里,臨走時,她們見老人家里連一床御寒的被子都沒有,于是就用剪刀將被子剪下半條,留給老人。這“半條棉被”的故事,正是中華民族偉大團結精神的傳承和弘揚。也正是靠了這“半條棉被”的精神,中國人民手挽著手、肩并著肩,創(chuàng)造了無數戰(zhàn)天斗地、抵御外侮的人間奇跡。
萬里長城、大運河、都江堰等建筑工程奇跡,靠的是中國人民的勤勞勇敢、團結奮斗;8年抗日戰(zhàn)爭,積貧積弱的中國能打敗窮兇極惡的侵略者,靠的是億萬中國人民同生共死、同仇敵愾;紅旗渠、兩彈一星、大慶油田,98抗洪、抗擊非典、汶川地震救助……靠的是中國人民戮力同心、眾志成城!
疫情阻擊戰(zhàn)中克敵制勝的“法寶”在哪里?
在白衣天使的最美逆行里。醫(yī)院就是前線,醫(yī)護就是戰(zhàn)士。有人問:“醫(yī)者,此去欲何?”答:“戰(zhàn)病疫,救蒼生!”問:“若一去不回?”答:“便一去不回!”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英雄,戰(zhàn)“疫”中的白衣天使們,就是守衛(wèi)我們家國安寧的時代英雄!
還在共產黨員的沖鋒陷陣里,在建筑狂魔的日夜兼程里,在警務人員的風雪堅守里,在河南國家級貧困縣300村民徒手三天拔出援助湖北的十萬斤大蔥里……在從土耳其“人肉”背回口罩的大哥“免貴,中國人”的霸氣回應里,也在一聲令下,十幾億中國人的自覺自律里……
這場“戰(zhàn)疫”是一場“烈火大考”,驗出了中國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真金”“硬核”領導力。
中國制度在戰(zhàn)疫中顯示出領導核心的“硬核”領導力。習近平總書記統攬全局,中央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科學謀劃,精準施策。中央一聲號令,舉國上下令行禁止。
超高的決策效率。
中國制度在戰(zhàn)疫中顯示出超高的決策效率。武漢封城!這個決定不容易。若沒有壯士斷腕的決心,沒有當機立斷的霹靂手段,所謂優(yōu)柔寡斷的菩薩心腸,不過意味著錯失戰(zhàn)機、更大犧牲。這就是我們中國制度的決策效率。
超高的行動效率。
中國制度在戰(zhàn)疫中顯示出超高的行動效率。建火神山、雷神山戰(zhàn)地醫(yī)院,決定不易、實施更難。在哪建,誰來建,怎么建都是問題,物資、人員、資金也是問題。時間就是生命,每一分鐘的延遲,都可能意味著得不到醫(yī)治的生命消逝!10天、12天建起的火神山、雷神山兩座戰(zhàn)地醫(yī)院,像阿拉丁擦亮神燈一樣讓世人瞠目結舌。
強大的組織協調能力。
中國制度在戰(zhàn)疫中顯示出強大的組織協調能力。湖北省武漢以外的地市依然形勢嚴峻而力量不足,怎么辦?19省對口援助,包干到戶,各個擊破。“上下同欲者勝”,“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正如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譚德賽所說:“中方行動之快、規(guī)模之大,世所罕見,這是中國制度的優(yōu)勢?!?/p>
(2020年3月2日“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戰(zhàn)“疫”行動,需要平等之光照耀——抗擊疫情離不開命運共同體意識
平等觀念,是照亮現代文明的一道光。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世界離不開這道光。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不同民族的人民彼此命運休戚與共,共同努力、攜手抗擊疫情的行動,書寫出平等相待、平等互助、平等合作的文明篇章。
地球之上,在生命的權利面前,所有國家、種族、民族一律平等。無論在哪個國家,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都應得到維護和保障。無論在哪個國家,種族歧視、污名他國的行為都不能容、不可忍。這是尤其需要讓同情心、同理心跨越國界、種族、民族,綻放光芒的特殊時刻,各國都有義務在維護本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同時,維護他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全球公共衛(wèi)生安全作出貢獻。這是構建開放包容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題中之義。
平等相待,乃正義之道。疫情發(fā)生以來,中方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tài)度,及時同世衛(wèi)組織和國際社會分享信息,積極回應各方關切,加強國際合作,防止疫情在世界擴散蔓延。中國采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為戰(zhàn)勝疫情爭取寶貴時間。世衛(wèi)組織部分合作專家提供的數據模型顯示,中國采取控制人員流動的措施讓中國境內的疫情傳播速度延緩了兩到三天,讓中國境外的疫情傳播速度延緩了兩到三周。世衛(wèi)組織總干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感慨,中國采取的前所未有的公共衛(wèi)生應對措施,已經避免或至少推遲了數十萬新冠肺炎病例。做好自己的事,堅守利他的義,以平等之心面向世界,這就是中國行動,站在道義之巔。
平等互助,乃人性之美。在中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170多個國家領導人和40多個國際和地區(qū)組織負責人以電話、信函、聲明等方式表示慰問和支持,各國民眾、企業(yè)以實際行動支持中國。中國在本國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仍然膠著之際,仍然向其他出現疫情的國家和地區(qū)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得知日方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不足,中方緊急捐贈一批檢測試劑盒;韓國大邱疫情形勢嚴峻,中方緊急籌備大量醫(yī)用口罩;伊朗疫情暴發(fā),中方緊急捐贈一批核酸檢測試劑盒及醫(yī)療設備,并派出中國專家組馳援……無疆的大愛匯聚暖流,涌向世界需要幫助的地方,生動呈現出患難相扶、風雨同舟的美好畫卷。
平等合作,乃制勝之器?!肮残l(wèi)生安全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zhàn),需要各國攜手應對。”習近平總書記闡述的主張,已經成為國際共識。爭分奪秒對抗病毒侵害,這是人類共同爭取生命權利的戰(zhàn)斗。越是在攻克難關的關鍵時刻,越要用平等包容的眼光看待彼此,凝聚和衷共濟的團結意志,提升平等互利的合作力量。中方不斷擴大國際和地區(qū)合作,持續(xù)同世衛(wèi)組織保持良好溝通,同有關國家分享防疫經驗,加強抗病毒藥物及疫苗研發(fā)國際合作?!皯獙π鹿诜窝滓咔榈戎卮蠊残l(wèi)生事件需要全人類的集體智慧和協作,凸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弊钤缣岢觥叭蚧备拍畹膶W者之一、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馬丁·阿爾布勞發(fā)出的呼吁,值得國際社會普遍重視,各國理當展現應有的擔當。
戰(zhàn)“疫”行動,需要平等之光照耀。維護正義之道,堅守人性之美,鍛造制勝之器,才能繼續(xù)開拓人類社會的美好未來。
(2020年3月2日《人民日報》)
與病毒較量,命運共同體意識不可或缺
“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中,中國精神為世界所矚目。護目鏡遮不住的堅毅專注眼神,口罩勒出深深壓痕的臉龐,社區(qū)內外忙碌的身影,城市中不分晝夜奔忙的志愿者……一個個感人瞬間彰顯震撼之力,被歷史銘記。中華民族在經受考驗時迸發(fā)出強大的精神力量,激勵著中國,也鼓舞著世界。
“最讓我震撼的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有很強烈的責任擔當和奉獻精神,愿意為抗擊疫情作出貢獻?!笔澜缧l(wèi)生組織總干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分享在中國觀察到的細節(jié),打開了一個真切感知中國的視角: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的醫(y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全力以赴,非常疲憊,有工作人員在同考察組談話間隙困得睡著了;每一個被動員和組織起來的中國人,就像是在跟病毒打一場戰(zhàn)爭,肩負起阻止病毒蔓延的共同責任。在他看來,正是中國人民的堅韌和奉獻,極大延緩了疫情的傳播。世衛(wèi)組織專家于細微處捕捉到的中國人的面貌,正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寫照。
不久前,美國彭博社在報道武漢暫時關閉離漢通道等舉措正在取得積極進展時指出,這體現出一種深深植根于中華文化的“舍小家為大家”的理念。這與世衛(wèi)組織感慨的“武漢街道空無一人,但是每個窗戶后面都有配合應對疫情的市民”不謀而合。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無論是疲憊得在任何地方都能睡著的醫(yī)生和護士,還是與時間賽跑的火神山、雷神山醫(yī)院建設者,為居民代買藥品、渾身掛滿藥袋的社區(qū)工作者,晝夜轉運物資、接送醫(yī)護人員上下班的志愿者……這些來自千萬家庭的平凡個體,忘我地沖鋒在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一線。高尚而美好的家國情懷,正是命運與共的精神內涵。
疫情面前,中國人民始終抱有必勝信念,體現出樂觀堅韌的精神。在武漢方艙醫(yī)院,病房內患者和醫(yī)護人員豎起大拇指,醫(yī)護人員在送患者出院后輕快地跳起了舞……沒人知道這背后有多少汗水和淚水,但正是一個個壓不彎的脊梁,讓中國傲然屹立于世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稱贊中國人民“為全人類作出貢獻”,這貢獻背后離不開中國人民愈挫愈勇的品質。
只要每個人都發(fā)光,螢火也能匯成星河。無論是奮戰(zhàn)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逆行者”,為保障經濟和人民生活默默付出的志愿者,還是堅守在疫情防控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守望者”,通過“口罩航班”捐助抗疫物資的海外同胞,走出國門志愿幫助發(fā)生疫情的其他國家的中國專家組……在抗擊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海內外中華兒女以千千萬萬閃光的行動,匯聚成患難與共、同舟共濟、堅不可摧的英雄偉力?!爸袊宫F了驚人的集體行動力與合作精神”,世衛(wèi)組織如此評價。中國人民的寬廣胸懷和不屈精神,不僅讓心心相通、命運與共的生動故事熠熠生輝,而且彰顯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擴散,世衛(wèi)組織已將疫情全球風險級別上調至“非常高”。當此之時,中國戰(zhàn)“疫”行動帶給世界的啟示更加珍貴。這是人類與病毒的較量,人類必須足夠強大。命運共同體意識不可或缺,和衷共濟、共同戰(zhàn)斗的精神必不可少。應當相信,憑借人類命運共同體之偉力一定能夠戰(zhàn)勝疫情,贏得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
(2020年3月5日“人民日報-和音”)
匯聚科技戰(zhàn)“疫”的力量
曹雪盟
兩天內建成5G基站,為超高速實時數據采集、遠程會診、遠程監(jiān)護打下基礎;智能遞送服務機器人可執(zhí)行遞送化驗單、藥物等工作,減輕醫(yī)護人員的工作量;“無接觸收銀超市”只需用手機掃碼結賬就能完成購買,實現24小時不間斷服務;僅用10天時間完成建設工作的火神山醫(yī)院,再次見證了“中國速度”……這些剛剛發(fā)生的新聞,顯現出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不可或缺的科技力量。
在疫情防控一線,科技始終是極為重要的支撐力量?;驕y序、人工智能、5G等高科技的應用在病毒溯源、藥物研發(fā)、救治護理等方面提供助力。浙江省疾控中心上線自動化的全基因組檢測分析平臺,將原來數小時的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縮短至半小時;上海“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智能評價系統”有望高效、準確地為臨床醫(yī)生提供決策依據;5G云端智能機器人可代替醫(yī)護人員完成測量體溫、消毒清潔和送藥等工作。
科技手段也推動著基層防控更加扎實、深入?!袄夏棠?,別看了。這是咱們村的無人機,你不戴口罩就不要出去亂跑,記得趕緊回家?!辈痪们埃粍t“無人機喊話村民戴口罩”的視頻在網上熱傳。相比于常見的廣播喇叭,無人機在宣傳防疫知識時,應用場景更加多樣。此外,有了科技“加持”也讓人們可以享受7×24小時遠程醫(yī)療服務,既避免人群聚集增加感染風險,也在特殊時期保證了醫(yī)療服務延伸到普通個體。有網友感慨:曾經覺得一些科技手段離我們很遠,關鍵時刻才發(fā)現,它們就在身邊發(fā)揮作用。其實,眾多科技手段輪番上陣,在給公眾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時,也讓“科技讓生活更美好”這句話照進現實。
或是為醫(yī)療救治提供支持,或是提高防控監(jiān)測效率,或是保障信息更新流通,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里,多種多樣的“硬科技”共同成為密織防控網絡、構筑立體高效嚴密防控體系的有力幫手。依靠科技支撐、發(fā)揮科技作用,科技戰(zhàn)“疫”能為搭建疫情防控的“鋼鐵防護網”注入更大力量。
(2020年2月14日《人民日報》)
“凡人微光”同樣令人肅然起敬
岳廣平
這次全民戰(zhàn)“疫”中,沒有一個人是旁觀者。除了“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的白衣戰(zhàn)士沖鋒在疫情防治最前線,在大多數人“宅家”的時候,戰(zhàn)“疫”的許多角落,還有這樣一群“平凡”的人,他們每天做著看似平凡的事,但面對疫情,他們選擇默默堅守奮戰(zhàn),選擇奉獻擔當,他們的“凡人微光”照亮生活、溫暖你我。
打贏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人人有責。平凡的人,“宅家”是一種責任;走出家門堅守奮戰(zhàn),更是一種責任。他們是警察、街辦干部、環(huán)衛(wèi)工人……是我們身邊最常見的凡人。因為他們的堅守,讓無數“宅家”的人安心。
疫情防控是一場大戰(zhàn),也是一場大考??简灥牟粌H僅是醫(yī)護人員、警察,也考驗著各行各業(yè)的人。在武漢,網名“老計”的外賣騎手吳輝,一趟趟為醫(yī)務人員送去熱騰騰的飯菜;在上海,來自各行各業(yè)的“義務工人”到口罩廠免費上夜班,一晚上能生產約30萬只口罩;在太原,2000多輛出租車上擺放著“疫情期間醫(yī)護人員免費乘坐”的牌子。還有我們的街辦干部、社區(qū)工作者、環(huán)衛(wèi)工人等,都凝聚著太多“看不見”的心血付出,鑄就成勠力同心、防控疫情的強大力量。
為戰(zhàn)勝疫情,平凡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社會出力。從深入小區(qū)的社工,到守護村口的農民,再到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志愿者,以及從企業(yè)家到普通員工,從海外華僑到港澳臺同胞,從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到天真活潑的孩子,都以各種方式貢獻自己的力量。疫病無情,人間有愛。沒有什么比愛和希望更有力量。一個個“小我”釋放大愛,形成共克時艱的“我們”;一束束“微光”簇擁在一起,匯聚成熊熊火炬、璀璨星河;中華兒女的力量集結起來,14億中國人民團結得就像一個人,描繪出眾志成城、戰(zhàn)勝疫情的動人畫卷。
每一個平凡的人,選擇默默堅守奮戰(zhàn),選擇奉獻擔當,都書寫出了不平凡。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他們的“凡人微光”,同樣令人肅然起敬!
(2020年3月4日“泉州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