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晶,劉婧星,黃東帥,丁維珍
(1.山東省青島市第九人民醫(yī)院全科醫(yī)學科,山東 青島 266000;2.山東省青島市第九人民醫(yī)院急診科,山東 青島 266000;3.山東省青島市第九人民醫(yī)院腫瘤科,山東 青島 266000;4.山東省青島市第九人民醫(yī)院腎內科,山東 青島 266000)
糖尿病是因胰島素分泌功能障礙或其生物作用損傷而發(fā)生機體持續(xù)高血糖的代謝性疾病,其中以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最為常見[1]。T2DM臨床表現(xiàn)為疲乏無力、體重降低、多飲多食等癥狀,長期高血糖會緩慢損傷機體眼、腎、心臟及神經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甚至因并發(fā)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2]。臨床常以糖尿病健康宣教、飲食支持、運動及藥物治療等措施為主要形式治療T2DM[3],伏格列波糖是新一代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可有效抑制小腸內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餐后糖分降解,改善餐后高血糖癥狀[4]。臨床研究證實,單用一種降糖藥物效果往往不佳,而聯(lián)用不同作用機制的降糖藥物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發(fā)生概率[5]。磷酸西格列汀是首個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DDP-4)抑制劑,可通過提高腸促胰島素分泌量而增強機體血糖控制水平[6]。有研究表明,血清鳶尾素(irisin)是一種肌因子,可在促進脂肪消耗、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及提高糖耐量水平等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7]。人新飽食分子蛋白1(Nesfatin-1)是新近發(fā)現(xiàn)的脂肪因子,在機體能量消耗和代謝過程起到重要作用,且與T2DM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重要聯(lián)系[8]。目前臨床已證實西格列汀或伏格列波糖的臨床療效[9],但二者聯(lián)合應用對血清irisin和Nesfatin-1的影響研究相對較少。本研究探討西格列汀聯(lián)合伏格列波糖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其對血清irisin、Nesfatin-1的影響,旨在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jù),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T2DM患者164例,按照入院順序編號,采用隨機信封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82例。2組性別、年齡、體重指數(shù)及病程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所有患者均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2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T2DM診斷標準[10],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xiàn)BG)≥7.0 mmol/L,餐后2 h血糖(2 h-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 hPG)≥11.1 mmol/L;②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上,有溝通交流的基礎能力;③近3個月未服用過研究藥物。排除標準:①妊娠期糖尿病、糖耐受不正常等其他內分泌疾病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③嚴重心、肝及腎等臟器官損傷者;④合并患有惡性腫瘤、自身免疫疾病者;⑤對西格列汀或伏格列波糖不耐受或過敏者;⑥不配合者或因血糖持續(xù)較低而退出研究者。
表1 2組一般資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1.3治療方法 2組均給予必要飲食營養(yǎng)支持、運動和心理疏導等基礎治療。對照組餐前即刻口服伏格列波糖片(天津武田藥品有限公司,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010308,規(guī)格 0.2 mg),1片/次,3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服用磷酸西格列汀片(Merck Sharp & Dohme Ltd.,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090834,規(guī)格 100 mg),不可與食物同服,1片/次,1次/d。2組均4周為1個療程,治療3個療程。治療過程中監(jiān)測患者血糖情況,若血糖<3.9 mmol/L或出現(xiàn)癥狀性低血糖觀察一段時間,若自行恢復血糖則可繼續(xù)試驗,若仍無法控制低血糖癥狀需停止服藥或改用其他藥物,同時退出研究。本研究患者均獲得隨訪并完成研究,未見退出者。
1.4觀察指標
1.4.1血糖、血脂及胰島素抵抗等指標 于入組時和治療后采集所有患者空腹外周血,應用BK-200型號全自動生化儀(山東博科生物產業(yè)有限公司)測定FBG、糖化血紅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空腹胰島素(asting insulin,F(xiàn)INS)、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等指標,同時在患者餐后測量患者2 hPG,并計算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eostasis model-insulin resistance,HOMA-IR),HOMA-IR=FINS×FBG/22.5。
1.4.2臨床療效[11]治療后評估2組治療效果。顯效:臨床癥狀、體征顯著改善,F(xiàn)BG和2 hPG恢復至正常水平或降低治療前的40%,HbA1c恢復至正常水平或降低治療前的30%。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有所好轉,F(xiàn)BG和2 hPG降低治療前的20%,HbA1c降低治療前的10%。無效:臨床癥狀、體征沒有改善,甚至加重,F(xiàn)BG、2 hPG和HbA1c沒有降低至有效標準??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3血清irisin和Nesfatin-1水平 入組時和治療后采集患者外周靜脈血4 mL置于抗凝管中,應用Allegray 64R Centrifuge 離心機型號離心機(美國Beckman Coulter)以3 000 r/min的速度離心10 min,獲得血清,應用帝肯Infinite F50酶標儀酶聯(lián)免疫法測定血清irisin和Nesfatin-1水平,試劑盒購自上海繼錦化學科技有限公司。
1.4.4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治療期間記錄2組出現(xiàn)皮疹、腹瀉、便秘、腸鳴音亢進及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事件。
1.5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比較分別采用配對t檢驗和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2組血糖指標和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比較 入組時,2組FBG、HbA1c、2 hPG和HOMA-IR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FBG、HbA1c、2 hPG和HOMA-IR均明顯低于入組時,觀察組FBG、HbA1c、2 hPG和HOMA-IR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2組血糖指標和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 index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between two groups
*P值<0.05與入組時比較(配對t檢驗)
2.22組血脂比較 入組時,2組TC、TG、HDL-C、LDL-C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TC、TG和LDL-C水平均明顯低于入組時,HDL-C水平明顯高于入組時,觀察組TC、TG和LDL-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HDL-C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3 2組血脂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blood lipids between two groups
*P值<0.05與入組時比較(配對t檢驗)
2.32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4。
表4 2組臨床療效比較Table 4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n=82,例數(shù))
2.42組血清irisin和Nesfatin-1水平比較 入組時,2組血清irisin和Nesfatin-1水平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血清Nesfatin-1水平明顯低于入組時,血清irisin水平明顯高于入組時,觀察組血清Nesfatin-1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血清irisin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5。
表5 2組血清irisin和Nesfatin-1水平比較Table 5 Comparison of level of irisin and Nesfatin-1between two groups
*P值<0.05與入組時比較(配對t檢驗)
2.5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2組皮疹、腹瀉、便秘、腸鳴音亢進、惡心嘔吐、低血糖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Table 6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 events between two groups (n=82,例數(shù),%)
T2DM是以持續(xù)高血糖為主要病理特征的常見內分泌代謝性疾病,若不及時診斷并控制血糖,不僅會造成“三多一少”經典體征,而且還會引發(fā)白內障、下肢周圍神經病變及骨質疏松等并發(fā)癥,嚴重威脅患者生活質量[12]。目前單獨應用口服降糖藥可有效控制血糖,但單一療法會逐漸產生耐藥性,因而有學者提出聯(lián)合用藥的理念,聯(lián)合用藥可從不同角度保護胰島B細胞,緩解胰島素抵抗作用,進而改善糖代謝功能,達到長期控制血糖的功效[13]。臨床上已有西格列汀和伏格列波糖單獨治療T2DM的對比研究,二者均可有效控制血糖,而針對病程較長的患者,胰島素抵抗會削弱單獨給藥的療效[14]。因而本研究探討西格列汀聯(lián)合伏格列波糖治療T2DM的效果及其對血清irisin和Nesfatin-1的影響,旨在為臨床研究提供依據(jù)。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FBG、HbA1c、2 hPG和HOMA-IR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TC、TG和LDL-C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HDL-C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進一步比較2組臨床療效,觀察組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西格列汀聯(lián)合伏格列波糖可有效控制機體血糖和血脂水平,緩解胰島素抵抗水平,提高臨床療效。分析認為,T2DM患者通常表現(xiàn)為高血糖和血脂代謝異常等疾病,而伏格列波糖可與小腸黏膜表面糖苷酶競爭性爭奪結合位點,延緩餐后淀粉、蔗糖等碳水化合物的降低,進而控制餐后血糖水平[15]。而磷酸西格列汀片可有效拮抗二肽基肽酶4,活化胰高糖素樣多肽1,進而刺激機體分泌胰島素;同時還可以降低機體胰高血糖素水平,進一步控制血糖[16]。二者從不同機制聯(lián)合作用,共同提高機體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提供臨床療效。此外,二者聯(lián)用并沒有增加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且梁菁菁等[17]Meta分析研究顯示,西格列汀和伏格列波糖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現(xiàn)階段研究表明,T2DM的發(fā)生發(fā)展與糖脂代謝、免疫功能及炎癥反應有關[3]。Irisin是由纖連蛋白Ⅲ型結構包含蛋白5水解分化而成的肌因子,可由運動產生或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 coactivator-1α, PGC-1α)的大量表達而誘導分泌,可在炎癥反應、脂肪消耗和機體代謝循環(huán)中發(fā)揮重要作用[7]。Nesfatin-1是新近發(fā)現(xiàn)的脂肪因子,廣泛分布于下丘腦、垂體及肝臟組織等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具有調控脂肪和血糖代謝等生物學功能[8]。Algul 等[18]研究表明,Nesfatin-1可促進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在T2DM發(fā)病過程中Nesfatin-1可作為代償因子,通過調控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水平改善機體糖脂代謝異常的癥狀。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血清Nesfatin-1水平明顯低于入組時,血清irisin水平明顯高于入組時,觀察組血清Nesfatin-1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血清irisin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西格列汀聯(lián)合伏格列波糖可有效提高血清irisin水平,降低血清Nesfatin-1水平。分析認為,西格列汀通過促進腸促胰島素分泌量,伏格列波糖可有效抑制小腸內α-葡萄糖苷酶活性,降低餐后糖分的分解程度,二者共同降低血糖,進而降低Nesfatin-1代償作用,因而降低血清Nesfatin-1水平。PGC-1α在機體糖脂代謝、內細胞穩(wěn)態(tài)調控等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19],而西格列汀和伏格列波糖可有效糾正機體糖脂代謝異常,提高PGC-1α水平,進而上調血清irisin水平。藥理研究表明,機體肝細胞分泌的DDP-4可誘發(fā)脂肪細胞和組織發(fā)生炎癥反應,而西格列汀是DDP-4抑制劑,可有效降低機體慢性炎癥反應[20],同時西格列汀可通過抑制抑制Nrf2/Keap1/ARE通路而發(fā)揮抗炎作用[21],而血清irisin具有抗炎作用,血清Nesfatin-1可誘導炎癥發(fā)生,因而聯(lián)合西格列汀可有效提高血清irisin水平,降低Nesfatin-1水平。楊衛(wèi)東[22]研究證實,西格列汀可有效降低T2DM患者炎癥反應,改善患者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西格列汀聯(lián)合伏格列波糖治療T2DM可有效提高臨床療效,改善脂代謝水平,上調血清irisin水平,降低血清Nesfatin-1水平,安全性好,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