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燕
摘 要:閱讀科幻作品,首先是當作一般小說一樣,將內容和結構總結羅列一下,將會幫助我們理清思路,理清作者的寫作大綱。接下來思考科學和想象兩方面的問題,一是作者是基于哪些現(xiàn)有科學上的,二是發(fā)揮了怎樣的想象。最好能夠自己試著猜讀、想象——猜讀作者接下來的思路,發(fā)揮你的想象和想象作者的構筑的思維空間。
關鍵詞:整本書閱讀 策略 科幻 《三體》
一類書有一類書的讀法,一類書也有一類書的教法。下面我就科幻類閱讀說明自己的教學策略。
一、關于初中生科幻類作品的調查報告
隨機抽樣浙江省臺州學院附屬中學初三(1)(3)(4)班135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調查,收回看過《三體》的男生42人、女生5人共47份有效問卷。
同學們比較喜歡的科幻讀物有《三體》《亞特蘭蒂斯》《龍族》《球狀閃電》《弗蘭肯斯坦》《北京折疊》等。
閱讀這類書籍碰到的困惑,比如專業(yè)詞、術語看不懂、冷僻字看不懂,情節(jié)太過跳躍、情節(jié)過于錯綜復雜,概念、公式、定理等比較難懂,屬于初高中的物理學知識等。
對于這些困惑,60%的同學會選擇自己查資料,15%的同學選擇請教老師或家長,18%跳過去不管,有的同學就放棄不看了。
二、整本書閱讀的教學策略
那我們該如何閱讀科幻小說呢?
首先,掌握科幻小說三要素:小說、科學、幻想。
小說,就是要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敘事結構、作品主旨。
科學,是要大致讀懂作品介紹的科學知識、理論、術語語等,是基于現(xiàn)實還是預見性的。
幻想,是要感受作者宏大的想象,學會猜讀和發(fā)揮自己的想象。
每一類文本的教學應抓住其獨有的特點,科幻類文本有以下特點:原理、術語眾多,時空轉換頻繁,情節(jié)有時激蕩有時平淡,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根據(jù)以上的總結,我們以《三體》為例,學習科幻類作品的整本書閱讀。
1.基于“小說”,梳理故事情節(jié)和結構
作者記敘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請同學們上臺分享自己總結的故事內容。
理解文章整體結構,要注意通過文章的結構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詞語或句子加以理解。
劉慈欣擅長使用“密集敘事”和“時間跳躍”的手法,在作品中無限加快敘事的步伐,使讀者的思維無法趕超作者的思維,并在敘事過程中留下大量的時間空缺,將未來發(fā)展呈現(xiàn)到讀者面前的機會,產生一種獨特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的歷史感。
交代的內容比較多,敘事比較雜,主線支線很密集,交織著懸念、倒敘和非常自然的插入外星世界。所以建議先看第二本,再看第三本,再看第一本,這樣有利于理解文章設置的懸念。
梳理故事情節(jié)和結構,能對文章內容有一個系統(tǒng)的了解,有助于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主旨,對作者建構的宇宙空間有一個宏觀的想象再理解作品主旨。
學法指導:
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寫作重點和文章中對整體內容進行抒情或議論的部分;指導學生結合上述內容,根據(jù)作者的寫作背景、意圖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義;理解這個中心的深刻或新穎之處,并理解這個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達出來的;指導學生理解這個中心對自己的啟示。
A.這篇文章表達了怎樣的中心思想?
B.本文的中心思想對你有何啟示?
C.人類的出路在哪里?
2.基于“科學”
(1)《三體》里哪些看不懂的科學理論、專業(yè)術語?
反物質發(fā)動機、質子的凹面鏡反射光線、質子能形成透明的膜隔絕光線、量子力學。
(2)三體里面描述的三體世界是有科學基礎的嗎?
3.基于“想象”
哪些內容是富含想象的?學生會找到例子:三體人可以折疊,卷成卷;三體人可脫水,也可吸水;三體人貌似壽命超長;三體人不會說謊,思維單純等等。
4.個性解讀
學法指導:指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知識等對作品作個性解讀。
課堂探究:
獲獎后再重新看這本書,你覺得好在哪里?
學了本文后你有哪些與眾不同的收獲?
三、針對科幻作品不同的特點,我們有相應的教學策略
1.梳理、查閱
對于科幻書中眾多的原理、術語,應抓住其幾個核心的概念,將其梳理出來,通過師生闡述、字典書籍查閱、網(wǎng)上查閱等手段將其大致了解清楚。比如《星際穿越》中“蟲洞”“黑洞”“時間膨脹”“五維空間”……“等各種冷僻的理論名詞紛紛成了網(wǎng)絡熱詞。網(wǎng)上有許多直觀形象的講解,可以網(wǎng)絡學習。
2.勾畫
對于時空頻繁轉換,可以采用勾畫的方式,閱讀過程中勾畫出文中的時間、空間,隨著勾畫,文中的情節(jié)脈絡也就慢慢清晰。對于“密集敘事”“時間跳躍”的地方劃出文中提示思路的詞語和句子。對于作品主旨:找出文章的寫作重點和文章中對整體內容進行抒情或議論的部分。
3.探討
對于情節(jié)的激蕩或平淡,學生可能能很少注意,老師先引導學生自由敘說,學生說的大多是精彩的情節(jié),老師引導到平淡的情節(jié),引導學生明白,作者平淡描述如一團迷霧,每個人物、每個事件都讓人匪夷所思,需要沉下心來思考。
4.猜讀
為了讓學生體會不同科幻書豐富的想象力,老師可以說一個開頭,讓學生想下文,通過比較,學生往往能明白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并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思維。
結語
閱讀一部書,如果不作思考,不做歸納,不做批注,可能會遇到瓶頸,走入迷宮,閱讀科幻作品尤其如此。首先是當作一般小說一樣,將內容和結構總結羅列一下,將會幫助我們理清思路,理清作者的寫作大綱。接下來思考科學和想象兩方面的問題,一是作者是基于哪些現(xiàn)有科學上的,二是發(fā)揮了怎樣的想象。最好能夠自己試著猜讀、想象——猜讀作者接下來的思路,發(fā)揮你的想象和想象作者的構筑的思維空間。這樣更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