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摘 要:新課改對全面提升素質教育得出更高要求,這就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不斷地與時俱進。本文立足于教學實踐,從以網絡多媒體為輔助教學平臺,促教學方式的不斷創(chuàng)新;以教育技術資源,助推學生知識面及創(chuàng)造性拓展;以網絡教育技術為載體,促理論與實踐的融合等三個方面對教育技術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整合優(yōu)化進行闡述。
關鍵詞:教育技術 初中政治教學 整合優(yōu)化
新課改對全面提升素質教育得出更高要求,這里不僅是教育理念的轉變,同樣也需對教學方式不斷地與時俱進。特別是需要對教學手段進行創(chuàng)新,通過新技術的有效應用,以促進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目標的實現(xiàn),同時,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
一、以網絡多媒體為輔助教學平臺,促教學方式的不斷創(chuàng)新
從目前的教學來看,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占有一席之地,如“灌輸式” “填鴨式”“說教式”教學,突出的一點就是教師是課堂的主角,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未在課堂給學生留有思考及探究的時間和平臺,這種教學方法對于學生潛能的發(fā)揮,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較強的制約作用,這種教學的直接影響是使得教學理念更難與時俱進。如對于教育技術[1],一部分教師認為開展技術教育占用了教學時間,對于升學率有影響;另一部分教師本身對教育技術掌握不夠,無法處理其與教學之間的關系。因此,教學理念的與時俱進,教學方法的不斷創(chuàng)新,是新課改對新時期教學的要求,也是發(fā)展教育技術的保證。
在進行政治教學時,以網絡多媒體為輔助教學平臺,利于將知識點串成線、連成網,使得所學知識更加系統(tǒng)。在對網絡多媒體進行應用時[2],一方面可以充分運用網絡資源,明確電子備課重點內容,如“思想政治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網絡背景下學生自主學習的養(yǎng)成”“網絡背景下小組合作學習的培養(yǎng)”等,這樣將教育技術手段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利于將抽象內容更加形象,同時使課堂教學密度和容量得到增加,從而激發(fā)學生興趣,吸引其注意力,使得教學質量大大增強??梢?,運用電腦多媒體于教學過程中,可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另一方面通過網絡教學平臺,以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為教學前提,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以情景創(chuàng)設,提出教學問題,引導和啟發(fā)學生去獨立思考,通過讀書、討論、交流等方式,解疑釋惑,最終實現(xiàn)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提升。如在實際教學中,不僅可以借助幻燈、錄像、多媒體等將一些現(xiàn)實案例給予學生直觀的展示出來,也可以通過今日說法網站直接下載中央電視臺一些案例讓學生現(xiàn)場說法,或者讓學生自己到網上去尋找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一些案例,這樣的教學方法,即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激發(fā),又促使學生思維狀態(tài)始終處于積極狀態(tài),學生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得到培養(yǎng)及提升。
二、以教育技術資源,助推學生知識面及創(chuàng)新性拓展
學生知識面及創(chuàng)新性的拓展,取決于教學方法。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學生是配角,課堂的互動交流方式主要是單一的師問生答的方式,這種教師居高臨下的方式,教師的主角地位過于強大,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不利于被調動起來。而教育技術注重學生的自主意識、學生間的合作意識,因此,可以有意識適當變換師生位置,通過組建合作探究學習小組,以網絡化交往學習方式,即增強學生之間互動,增加學習小組之間互動等進行知識探究,這時,教師既是學習活動組織者,又是活動指導者與參與者[3]。在這種教學氛圍中,易于教師調控,便于調節(jié),和諧寬松教學過程,有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以網絡教育技術為載體,促理論與實踐的融合
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教學過程中需要堅持的原則。以網絡教育技術為載體,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利于促進政治教學理論與現(xiàn)實應用的有機結合。網絡教育技術在哲學教學過程中的有效運用,凸現(xiàn)了現(xiàn)實應用中的優(yōu)越性。我們知道,對整個世界的根本觀點和根本看法即為哲學,這是較為抽象的理論,對此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通常感到很難理解。如何讓學生理解哲學所反映的道理,真正了解內因和外因在事物發(fā)展中的作用,并通過其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學生身臨其境,與實際問題直接接觸,通過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與探究,找到問題的答案。由此可見,將教育技術應用于教學之中,可以將現(xiàn)實情境有效地模擬,通過將文字、聲音、圖像等信息組合起來,傳遞給學生,為學生營造一個可接觸的現(xiàn)實景象以及探究知識的良好氛圍,使得抽象政治知識在實際問題中更加具體了[4]。
結語
綜上所述,教育技術與政治教學的整合即為教育理念與教育載體的有機結合及綜合運用。新技術的有效應用,對于促進教育理論與時俱進,特別是將教育技術融入初中政治教學,利于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利于促進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更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以及獨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需加強對教育技術理論與操作技能的不斷學習,特別是要掌握教學設計的理論與方法,更好地滿足教學及時代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安學武.芻議初中政治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22):62-63.
[2]石維國.新時代初中政治教學創(chuàng)新路徑探討[J].學周刊,2019(16):117.
[3]簡云芳.構建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13):148-149.
[4]賴忠有.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J].中國農村教育,2019(0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