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中國
摘要:肉牛破傷風病也稱為強直癥,主要是由于感染破傷風梭菌而引起。病菌分布范圍非常廣泛,如空氣中的塵土、家畜的糞便以及施肥后的土層等都可能存在。在肉牛飼養(yǎng)過程中,往往是由于管理不規(guī)范,牛體出現(xiàn)深且小的傷口,容易感染菌體發(fā)病,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治療或者治療方法不合理,病程后期癥狀嚴重,可造成死亡,損害養(yǎng)牛業(yè)的經濟效益?,F(xiàn)概述肉牛破傷風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以及科學的防治措施,為廣大同行防控該病提供參考。
關鍵詞:肉牛;破傷風病;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疫情處理;治療;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 S858.2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9737(2020)03-0090-02
1 流行病學
任何品種、不同性別、各個年齡的牛都可能感染病菌發(fā)病,其中易感性較高的是幼齡犢牛。病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分布,如腐臭的淤泥、沒有完全腐熟的有機肥中都含有大量的致病菌,都可作為該病的傳染源。常見的傳播途徑是創(chuàng)傷傷口,如去勢、斷尾、手術、任何外傷等都可能感染病菌而引起發(fā)病。另外,子宮或者消化道黏膜損傷也能夠感染病菌而引起發(fā)病。
該病在全年任何季節(jié)都能夠發(fā)生,往往呈現(xiàn)散發(fā)。當飼養(yǎng)環(huán)境衛(wèi)生差、牛舍過于潮濕、飼槽以及土壤嚴重污染等,都能夠誘發(fā)該病。
2 臨床癥狀
病牛最開始不會表現(xiàn)出明顯的癥狀,只有牙齒緊實,嚼草無聲,四肢強拘,運動不靈活。由于咬肌出現(xiàn)緊張性收縮,牙齒完全閉合,流涎、吐沫,影響采食和飲水。在發(fā)病過程中,往往伴發(fā)急性腸黏膜炎、瘤胃鼓氣,發(fā)生嚴重腹瀉。病牛逐漸變得非常興奮,頭部前伸,眼睛瞪圓,暴露眼膜,耳朵直立,鼻孔外翻,抬起尾巴,心律不規(guī)律,脈搏微弱,呼吸困難,對外界聲音變得敏感。行走時四肢僵硬,無法轉彎,跌倒后較難站起。該病的典型癥狀是步態(tài)僵硬,由于受影響的肢體大部分肌肉僵硬和強直,呈明顯的木馬姿勢。
3 治療措施
3.1 疫情處理
全場全面消毒,盡快清理過道、牛床的糞污、飼草以及墊料等,然后用生石灰拌木屑撒布在牛床上消毒,用含氯類、過氧化物類等消毒劑對路面進行噴灑消毒。病死牛按照規(guī)定進行無害化處理。
3.2 創(chuàng)傷處理
病牛采取嚴格的隔離飼養(yǎng),清除干凈創(chuàng)口處的痂皮、膿汁以及壞死組織,并使用10%碘酊進行防腐消毒處理。
3.3 西藥治療
病牛靜脈滴注1500 mL 10%葡萄糖注射液、1000 mL 0.9%氯化鈉、1000 mL復方氯化鈉、30 mL維生素C、40 mL氯化鉀,每天1次,連續(xù)使用4天,要注意控制滴注速度,監(jiān)測心肺;肌肉注射10萬IU破傷風抗毒素,每天1次,連續(xù)使用2天,用于中和游離的外毒素;肌肉注射60 mL磺胺嘧啶鈉、800萬IU普魯卡因青霉素,用于抑制菌體繁殖,避免肺部繼發(fā)感染等;根據(jù)興奮強直癥狀采取鎮(zhèn)靜解痙,可靜脈注射80~100 mL 25%硫酸鎂注射液或者250~500 mg氯丙嗪。
3.4 中藥治療
大黃當歸掃毒湯:取120 g當歸、120 g大黃、30 g連翹、60 g防風、20 g荊芥、30 g鉤藤、30 g木通、30 g天麻、60 g牛蒡子、30 g天竺黃、15 g朱砂、60 g滑石、240 g硫酸鈉、100 g蟬蛻、10條蜈蚣、30 g全蝎、30 g僵蟲,除蟬蛻、全蝎、僵蟲、蜈蚣四味動物藥以及朱砂、滑石、硫酸鈉和天麻、天竺黃研成細末,其他藥物加水煎煮2次,每次40 min,2次藥液混合后再加入研磨好的藥末,通過胃管給病牛投服,每天1劑,連續(xù)使用2~3劑。
甘草解毒湯:取500 g甘草、60 g黃芪、120 g蟬蛻、45 g防風、45 g荊芥、120 g鉤藤、75 g大黃、45 g川芎、60 g木通,每天1劑,連續(xù)使用3天。
四物熄風湯:取60 g當歸、30 g胡黃連、45 g川芎、30 g白芍、30 g熟地、30 g防風、30 g天麻、30 g紅花、30 g南星、30 g蟬蛻、30 g全蝎、60 g烏蛇、30 g丹皮、30 g羌活、30 g麥冬、30 g甘草,全部研成細末,添加適量開水沖調,再加入120 g白酒,混合均勻后給病牛灌服,間隔1天1劑,連續(xù)使用5~7劑。
當歸羌活散:取30 g當歸、45 g羌活、20 g黃連、30 g熟地、30 g桂枝、30 g防風、30 g獨活、25 g麻黃、30 g藿香、30 g赤芍、30 g川芎、30 g麥冬、25 g紅花、30 g木瓜、15 g草烏、30 g甘草,全部研成細末,添加適量開水沖調,再加入250 g蜂蜜,調和均勻后給病牛灌服。
4 預防措施
4.1 加強管理,做好滅源工作
通常是場舍設施簡陋、環(huán)境衛(wèi)生不良、飼養(yǎng)管理粗放的養(yǎng)牛場易發(fā),發(fā)病特征是零星散發(fā)。因此,要注意保持圈舍內干凈衛(wèi)生,及時將糞便及其他污染物清除干凈,并堅持每周使用氫氧化鈉或者生石灰等進行1次全面消毒,避免破傷風梭菌大量繁殖。
4.2 做好外科處置工作,避免感染
首先,場內所用任何器械都要經過高溫滅菌,并保證整個過程無菌操作。其次,對于新生犢牛,可立即用干凈的柔軟濕布將口、鼻、耳以及全身的黏液擦拭干凈。第三,犢牛斷臍前,要先用3%雙氧水對犢牛和母體相連部分的臍帶進行輕柔擦拭,之后才可用經過消毒的剪刀剪斷,并立即在斷端涂抹5%碘酊,避免感染。第四,母牛和犢牛可及時注射破傷風抗毒素,避免發(fā)病。
4.3 加強管理,做好母牛飼喂工作
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增加機體營養(yǎng)攝入,提高機體免疫力,避免感染破傷風梭菌出現(xiàn)發(fā)病。
4.4 注意人員防護
由于破傷風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病,工作人員也要注意防護。對于獸醫(yī)、管理者以及密切接觸的人員,尤其是在局部發(fā)生創(chuàng)傷時,要立即進行清創(chuàng)、消毒等,必要時可盡快注射人用破傷風免疫球蛋白來預防發(f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