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鳳,張瑩瑩
(海軍第九七一醫(yī)院,山東 青島)
結腸造瘺術是治療直腸癌、結腸損傷以及急性結腸梗阻等必要的外科手術操作,是將患者部分腸管拖出腹腔,并與腹壁開口縫合在一起,促進患者排泄糞便的一種操作方法,結腸造瘺術作為一種較為常見腹部外科手術的操作方式,對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患者皮膚受糞便的獎勵刺激性與腐蝕性作用,易引發(fā)造口外溢情況,導致患者腸造口周圍出現皮膚紅腫或皮膚糜爛情況,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具有嚴重影響。造口雖然可以幫助患者度過生命危險,但卻引發(fā)了很多的并發(fā)癥,導致患者產生不良的焦慮等情緒[1]。造口周圍皮膚刺激性皮炎引發(fā)的原因主要包括造口袋的不當使用、糞便中分解出的尿酸與排泄物中的消化酶對患者腸外組織與腸液具有腐蝕與侵蝕作用,情況較輕患者僅表現為局部炎癥反應,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則可導致患者造口皮膚糜爛與潰瘍,對患者的生存質量具有嚴重不利影響。目前我國結腸造口的病發(fā)率較高,而結腸造口手術的常見并發(fā)癥就是引起的周圍皮膚潰爛,十分疼痛,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在手術后的造口護理是至關重要的[2]?;诖?,我院選取58例直腸癌手術后結腸造口周圍刺激性皮炎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嘗試使用濕潤燒傷膏于結腸造口周圍刺激性皮炎的護理,開展相關的臨床研究,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直腸癌手術后結腸造口周圍刺激性皮炎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案,分層單純的給予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與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使用濕潤燒傷膏的觀察組,各29例。其中觀察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18-75歲,平均(35.21±6.32)歲,回腸造痿14例、結腸造痿10例、空腸造痿5例;對照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20-79歲,平均(38.54±7.59)歲,回腸造痿18例、結腸造痿例7、空腸造痿3例。兩組患者的一般治療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可比較(P>0.05),并患者及其家屬已知情。
1.2.1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首先,將紗布浸入溫水或生理鹽水對造口和周圍皮膚進行清潔,并用棉球蘸生理鹽水進行清洗,對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注意清除患者造口表面糞痂與壞死細胞。其次,在皮膚的凹陷和粘膜縫合、皮膚損傷處的糞便進行及時的清理,同時使用無菌的干凈紗布進行清洗干凈。
1.2.2 觀察組在常規(guī)的護理方案上,使用濕潤燒傷膏,具體如下。在同樣的清洗造口后,首先,將濕潤燒傷膏均勻的涂抹在造口及周圍皮炎處,大約涂抹厚度為2mm左右,5小時左右涂抹一次。其次,在每次涂抹濕潤燒傷膏之前,要用無菌棉簽將上一次涂抹藥膏和分泌物擦拭干凈[3]。藥膏涂抹完畢后,為患者覆蓋一層紗布或衛(wèi)生墊,并將造口漏出,并用造口袋套在造口上。并且在每次排便后,采用以上方法對造口進行護理,避免造口和周圍皮膚受到再次的刺激。
經過5天后的臨床護理觀察比較,對患者的皮炎療效和疼痛緩解情況判定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患者的皮炎完全愈合,疼痛消失。有效:患者的造口周圍紅腫減少了原有的一倍,沒有分泌物,創(chuàng)面無擴大,肉芽組織正常生長,且疼痛有明顯的減輕。無效:患者的皮炎程度進一步擴大,且用藥后依舊疼痛,沒有改變??傆行蕿轱@效率+有效率。
監(jiān)測患者皮膚損傷程度,根據患者病變糜爛與組織損傷情況,將皮炎損傷程度分為L1、L2、L3、L4及L5五個標準;L1是指患者存在充血性病變,造口周圍皮膚明顯發(fā)紅,但無任何組織損傷;L2是指患者糜爛性格病變、組織損傷均未超過真皮層;L3是指患者存在潰瘍性病變擴散情況,且已超出真皮層;L4是指患者已存在顯著壞死性損傷或潰瘍性纖維化損傷;L5是指患者發(fā)生增生性病變,如草酸沉積、肉芽腫及腫瘤等問題。記錄患者造口皮炎發(fā)生時間。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的皮炎愈合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的疼痛緩解比較
表3 患者皮膚損傷程度對比表
表4 患者造口皮炎發(fā)生時間比較表
采用濕潤燒傷膏用于結腸造口周圍刺激性皮炎護理的觀察組皮炎愈合總有效率為89.65%,顯著高于對照組65.51。P<0.05,具體詳細見表1 。
觀察組使用濕潤燒傷膏用于結腸造口周圍刺激性皮炎疼痛緩解情況總有效率為93.1%,明顯好于對照組62.06%,(P<0.05)。具體詳細見表2。
觀察組使用濕潤燒傷膏用于結腸造口發(fā)生皮膚損傷患者共2例,明顯好于對照組的7例,(P<0.05),具體詳細見表3。
觀察組使用濕潤燒傷膏用于結腸造口,造口皮炎發(fā)生時間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具體詳細見表3。
結腸造口周圍刺激性皮炎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主要是因為造口的位置不當,導致造口用具與皮膚之間的黏合度較差,使之排泄物通過造口底盤處漏出,所以,引發(fā)患者的周圍皮膚紅腫疼痛,嚴重出現潰爛的現象。由于患者的腸道出現了堿性的消化液,使造口及周圍皮膚的防御系統(tǒng)受到了破壞,導致有害物質穿過了皮膚,損壞了皮膚外的保護膜,形成了刺激性皮炎。
在臨床上常用濕潤燒傷膏用于治療和護理,因為其中的主要成分促使蛋白沉淀,凝固出不可溶解的保護膜,對造口及其周圍皮膚進行了保護。同時將污染物與創(chuàng)面隔絕,提供了良好的生理性濕潤環(huán)境,使肉芽組織和上皮細胞得到修復,促進創(chuàng)面的更好愈合。造口雖然可以幫助患者度過生命危險,但卻引發(fā)了很多的并發(fā)癥,導致患者產生不良的焦慮等情緒。而濕潤燒傷膏可以有效的保護暴露的神經末梢,幫助患者緩解疼痛[4]。因此,我院選取58例直腸癌手術后結腸造口周圍刺激性皮炎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嘗試使用濕潤燒傷膏于結腸造口周圍刺激性皮炎的護理,根據護理方案,分層單純的給予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與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使用濕潤燒傷膏的觀察組,各29例, 觀察組使用濕潤燒傷膏用于結腸造口周圍刺激性皮炎疼痛緩解情況和愈合的總有效率都高于對照組,P均<0.05。觀察組使用濕潤燒傷膏用于結腸造口發(fā)生皮膚損傷患者數量與皮炎發(fā)生時間,均明顯好于對照組的7例,(P<0.05)。所以,濕潤燒傷膏用于結腸造口周圍刺激性皮炎的護理,有助于患者提高生活質量,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