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翥
內容提要:本文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舉出十條理由說明《許國公墓志銘》為贗品。
《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年第1期發(fā)表了趙薇同志的《唐山發(fā)現的許國公墓志銘考釋》(以下簡稱《趙文》)1趙薇:《唐山發(fā)現的許國公墓志銘考釋》,《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年第1期。。文章刊發(fā)了《許國公墓志銘》(以下簡稱《許志》)的拓本照片和錄文。
我經過認真研究后,認為《許志》是贗品。理由如下。
(1)一般墓志銘題目中書寫的墓志主人的官銜都會在志文中出現,而且是墓志主人的最高官銜和最后官銜,是對墓志主人生平的高度概括。然而《許志》題目中的“冊政保義奉國功臣、開府儀同三司、兼中書令許國公”在志文中沒有出現,題目與志文脫節(jié),這是不正常的,也不符合墓志的撰寫體例。
(2)《許志》題目中的“冊政保義奉國功臣”中的“冊政”是瞎纂的,遼代的功臣號中根本沒有帶“政”字的2陳曉偉:《遼代功臣號考論》,《首屆遼上京契丹遼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內蒙古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55~63頁。,更沒有“冊政”。
(3)《許志》沒有交代墓志主人姓什么,更沒有交代他是何人之子、何人之孫,也沒有交代出生年月日,這不符合墓志體例。
(4)《許志》正文一開始稱“公諱忠順,乃皇鈸魯主之胤也”,是說墓志主人名叫“忠順”,老輩的祖先是“鈸魯主”。在這樣的情況下,鈸魯主應當是歷代的大名人,但《遼史》和遼代的碑刻中并沒有這么一個人。況且“主”字不適合做名字。這是造假墓志者胡纂的一個人名?!对S志》還說“其于祖父世家已于先大王墓銘焉”,姑且不論這句話很不通順,不是遼代墓志用語,是說墓志主人祖輩有一位“大王”,沒有交代這位大王是誰,也沒有說明他與鈸魯主是什么關系,這不符合墓志撰寫體例。
順便指出,《趙文》把墓志主人的名字作“忠順乃”是錯誤的,“乃”字應斷在下一句。
(5)《許志》通篇沒有出現年款,在這樣的情況下說“于今秊正月十七日,卒于私弟,年七十歲”,豈不是胡說八道?今年是哪一年?“秊”是“年”的異體字,《趙文》把“秊”誤作“季”。
(6)《許志》雖然出現了“皇上”“天子”等詞句,但沒有交代是哪個天子、哪個皇上,令人無法了解墓志的時代。
(7)《許志》有錯字、脫字。例如,“公自幼綴斑龍墀,以接御膳”的“斑”,顯然是“班”字之誤。“改授燕京統軍”后面顯然脫“使”字,說明造假者對遼代職官很不熟悉。
(8)《許志》內容雖然好話說盡,但不連貫,是跳躍的敘述?!肮杂拙Y斑龍墀,以接御膳?!笔钦f自幼養(yǎng)在宮中,與皇帝一起吃飯。這樣的人在遼代并不多,一般都會見于《遼史》記載。例如,韓德讓的侄孫韓滌魯“滌魯,字遜寜,幼養(yǎng)宮中”3《遼史》卷82《耶律隆運傳》附《滌魯》,中華書局點校本,2016年,第1423頁。,而“忠順”“以接御膳”卻不見于《遼史》記載。
(9)《許志》末行的年款“年壬辰歲次朔”中的一個“朔”字說明墓志撰寫者的胡來,年款書寫格式一般是“年號□年歲次干支□月干支朔□日干支”,如漢字《道宗哀冊》“壽昌七年,歲次辛巳,正月壬戌朔,十三日甲戌”。《許志》的“朔”字前后都缺了好幾個字。
(10)《許志》來歷不明。目前凡是來歷不明的所謂遼代“文物”,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贗品?!囤w文》說到《許志》來歷時說:“2004年秋由一位退休工人在唐山市路北區(qū)北新西道南側發(fā)現,之后被唐山市文物管理處(現名唐山市文物古建研究所)征集,2011年入唐山博物館展陳?!闭f明《許志》來歷不明,是一位退休工人從路邊撿的,被唐山市文物管理處征集。當今“征集”一詞一般是購買的同義語。而凡是征集的遼代物品多半是贗品。
基于以上十點,我認為《許志》是贗品。
附《許志》(圖1):
許國公墓誌銘
□□□芳,其清如水。遺萬代兮,芝蘭芳馨 。
□□□□,其平如砥。噫百年兮,保安始終 。
□□□□,社稷棟梁。福承民兮,功其布常 。
□□□□年,壬辰歲次,朔大鎮(zhèn)國寺講經沙門惠迪書。陳外兒刻。
圖1 許國公墓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