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兆熊
謎語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集體智慧創(chuàng)造的非物質文化產物,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測的隱語。在我國的聯(lián)海中,有一些謎語對聯(lián),十分奇巧有趣,現(xiàn)拾取幾副供大家品賞。
1.一年春節(jié),杭州西湖總宜園舉行春燈謎會,吸引了許多游客。這時,才子徐文長恰好路過,見一群人擁擠在大門口,正對一副謎語對聯(lián)。許多人對著那個謎語對聯(lián)苦思冥想,卻猜不出謎底,更對不出下聯(lián)。徐文長撥開眾人上前,只見謎語上聯(lián)是:
白蛇過江頭頂一輪紅日;
下面有一行小字——打一日常用物,所對下聯(lián)也要成一謎。徐文長微微一笑,已經猜中謎底,只是一時還想不出用一個謎語對下聯(lián)。這時,他突然看到門房墻上掛著一物,便說:“下聯(lián)有了!”接著吟道:
烏龍掛壁身披萬點金星。
原來上聯(lián)的謎底是“油燈”,下聯(lián)的謎底是“秤桿”,不僅以物對物,而且對仗工整,生動形象。
2.唐朝池州刺史杜牧聽說有一位賣酒姑娘聰明有才,便有意拜訪。一天,他扮作一個書生,帶著一個年輕的衙役打扮成書童來到這家酒店。一番聯(lián)語互對,杜牧稱贊:“姑娘真聰慧!”隨后便結賬欲走。這時賣酒姑娘上前問道:“請問先生尊姓大名?”杜牧回答,我的姓名是:
半邊林靠半坡地;
一頭牛掛一卷文。
姑娘低頭琢磨:“半邊林靠半坡地”是“杜”字,“一頭牛掛一卷文”是“牧”字。??!原來是刺史杜牧大人,便撲通往下一跪:“刺史大人,民女失敬,恕罪!恕罪!”杜牧一邊說“請起”,一邊扶起姑娘。衙役一旁問道:“請問姑娘,你姓甚名誰?”姑娘說:“民女的姓名都在酒店的那副對聯(lián)上?!倍拍梁脱靡弁ィ菍β?lián)是:
但憑水流澆紅杏;
借助火光燒彩云。
衙役琢磨:上下聯(lián)的末字是“杏”和“云”,這是姑娘的名字。便道:“杏云姑娘,那你姓什么呢?”杜牧笑道:“有水能‘澆’,有火能‘燒’,如果無水無火呢?”衙役恍然大悟:“噢,原來杏云姑娘姓‘堯’啊?!?/p>
3.乾隆年間某年元宵節(jié),紀曉嵐在文華殿的宮燈上書一謎語對聯(lián)讓乾隆猜,要求上下聯(lián)各打一字。謎面是:
黑不是,白不是,紅黃又不是,和狐狼貓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獸;
詩也有,詞也有,論語上也有,對東西南北模糊,雖為短品,亦是妙文。
乾隆輾轉沉思,猜不出謎底,窘態(tài)難堪,不得已直問紀曉嵐:“謎底是什么?”紀曰:“猜謎?!鼻≌f:“朕知是猜謎,現(xiàn)問你謎底?!奔o又曰:“猜謎?!鼻∨斡谏?,正要發(fā)作。紀曉嵐一見不妙,知不能再賣關子,于是笑道:“黑白紅黃都不是,便是‘青’,和狐狼貓狗仿佛而非畜獸,則是‘犭’,‘青’‘犭’結合便是‘猜’。詩詞論語都有的是‘讠’,東西南北模糊是‘迷’,‘讠’‘迷’結合便是‘謎’。燈謎雖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小品玩意,但能叫人搔首拈須,急斷肝腸,意在君臣同樂?!?/p>
4.一年夏天,李群玉游學到湖南夢溪一帶,棲身在一所破廟中。隔壁有一個學館,有一個私塾先生,經過幾天楹聯(lián)對答,二人相見恨晚,成為忘年之交。一日,私塾先生請李群玉到他家中做客。二人一邊飲酒,一邊閑談。私塾先生以屋外景物為題,出了一個上聯(lián):
東生木,西生木,掰開枝丫用手摸,中間安個鵲窩窩;
李群玉一聽,說:“先生這是一個字謎對聯(lián),謎底是‘攀’字。我也用一個字謎對聯(lián)對先生的上聯(lián)?!闭f著一指屋外樹枝間的蜘蛛網,說道:
左繞絲,右繞絲,爬到樹間抬頭看,上面躲個白哥哥。
私塾先生便說:“你的謎底是‘樂’字?!倍讼嘁暥Α?/p>
5.從前有個學者最愛猜謎,他為了同善于猜謎的人交朋友,便在自家大門上寫了一副對聯(lián):
話不老 鏡中人
橫批:中者進 惑者遁。
學者還請兩個書童在門口守著,過往行人均不解其意。有一天,有個9歲的兒童,衣不遮體,骨瘦如柴,從學府門前經過,看見此聯(lián)后,非要訪問學者不可,學者不解其意,只好答應相見。當兒童將對聯(lián)的含義告訴學者后,學者十分贊賞兒童的才華,并留作書童。原來上聯(lián)“話不老”即言青,謎底是“請”字;下聯(lián)的“鏡中人”指“人”字在鏡中,謎底是“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