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春艷 鄭思蒙 吳瓊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了超聲波-酶法制備火龍果果皮中膳食纖維的工藝。通過單因素和正交試驗,確定了最佳制備工藝條件。最佳制備條件為:纖維素酶用量0.6%,超聲時間25 min,pH 5.0,酶解溫度55 ℃。在此條件下,水溶性膳食纖維最佳得率是37.50%。
關(guān)鍵詞:火龍果果皮;膳食纖維;超聲波-酶法;制備
Abstract:The preparation of dietary fiber in the pericarp of pitaya by ultrasonic-assisted enzymatic extraction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the optimum preparation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by single factor and orthogonal test. The optimum preparation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cellulase dosage 0.6%, ultrasonic time 25 min, pH 5.0, enzymatic temperature 55 ℃.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optimum yield of water-soluble dietary fiber was 37.50%.
Key words:Pericarp of pitaya; Dietary fiber; Ultrasonic-assisted enzymatic extraction; Preparation
中圖分類號:TS209
膳食纖維(DF)是指不能被人體內(nèi)源酶消化吸收的可食性植物細胞、多糖、木質(zhì)素以及相關(guān)物質(zhì)的總和。膳食纖維是功能性食品一種重要的基料,對人體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對促進良好的消化和排泄固體廢物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適當?shù)难a充膳食纖維,可以防止便秘和降低腸癌的風險;同時可以降低膽固醇,預防膽結(jié)石、高脂血癥和心血管疾病并且預防糖尿病和改善腸道菌群。膳食纖維雖不具營養(yǎng)價值,但具有的物化特性使它具有獨特生理功能和營養(yǎng)保健作用因此被稱為繼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礦物質(zhì)和水之后的“第七大營養(yǎng)素”[1-3]。我國膳食纖維的生產(chǎn)用料來源十分廣闊,火龍果在加工利用過程中果皮作為加工廢棄物被浪費?,F(xiàn)在很多研究者發(fā)現(xiàn)其果皮中含有很多功能性成分并不斷加以利用,這對實現(xiàn)副產(chǎn)物的綜合利用、變廢為寶、造福人類意義重大[4-5]。超聲波-酶法操作條件溫和,沉淀效能高,沉淀后能溶解組成細胞壁的纖維素、果膠以及蛋白質(zhì)等,從而減少溶劑在提取時來自細胞壁的阻力,加速有效成分溶出,從而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縮短提取時間。酶法提取膳食纖維因條件溫和,副產(chǎn)物少,產(chǎn)品品質(zhì)良好,且對環(huán)境污染較小而具有很好的發(fā)展前景。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與設備
(1)實驗材料。果皮,從加工廠獲得;纖維素酶,酶活力 50 000 U·g-1。
(2)設備。萬分之一電子分析天平,北京京海佳業(yè)科貿(mào)有限公司生產(chǎn);DHG-9030A型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生產(chǎn);SH-500W超聲波清洗機,浙江嘉善設備廠生產(chǎn)。
1.2 實驗方法
1.2.1 工藝流程
果皮→干燥→稱量→乙酸乙酯脫脂→常壓過濾→蒸餾水漂洗數(shù)次→超聲波酶法提取→蒸餾水漂洗數(shù)次→過濾→烘干→磨細→成品。
1.2.2 單因素試驗
經(jīng)過脫脂的樣品,固定其他因素水平,分別改變纖維素酶用量、超聲時間、pH值及酶解溫度,考察單因素對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
(1)纖維素酶用量的確定。準確稱取12 g脫脂樣品,按照1.2.1工藝流程操作,確定纖維素酶超聲時間20 min,pH為4.5,酶解溫度55 ℃,分別在纖維素酶量為0.4%、0.5%、0.6%、0.7%、0.8%和0.9%的條件下進行實驗,用來考察纖維素酶用量對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
(2)纖維素超聲時間的確定。準確稱取12 g脫脂樣品,按照1.2.1工藝流程操作,確定纖維素酶量0.6%,pH為4.5,酶解溫度55 ℃,分別在超聲時間為10、15、20、25 min和30 min的條件下進行實驗,用來考察纖維素酶超聲時間對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
(3)纖維素酶pH值的確定。準確稱取12 g脫脂樣品,按照1.2.1工藝流程操作,確定纖維素酶量0.6%,超聲時間20 min,纖維素酶酶解溫度55 ℃,分別在纖維素酶pH值為3.5、4.0、4.5、5.0和5.5的條件下進行實驗,用來考察纖維素酶pH對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
(4)纖維素酶溫度的確定。準確稱取12 g脫脂樣品,按照1.2.1工藝流程操作,確定纖維素酶量0.6%,纖維素酶超聲時間20 min,纖維素酶pH為4.5,分別在纖維素酶酶解溫度為45、50、55、60 ℃和65 ℃的條件下進行實驗,用來考察纖維素酶酶解溫度對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
1.2.3 設計正交試驗
依據(jù)單因素試驗初步確定的提取工藝條件,選擇纖維素酶用量、處理時間、pH及其溫度作為試驗因子,以膳食纖維得率為指標,進行L9(34)正交試驗。
1.2.4 膳食纖維得率的計算
式中,m0-火龍果果皮粉末質(zhì)量,單位為g;m1-稱量瓶質(zhì)量,單位為g;m2-稱量瓶和火龍果果皮水溶性膳食纖維的總質(zhì)量,單位為g。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單因素試驗結(jié)果
2.1.1 纖維素酶用量對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
纖維素酶用量對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見表1。
由表1可知,纖維素酶用量在0.4%~0.6%時,膳食纖維得率逐漸增加;酶用量0.6%時膳食纖維得率最高;隨著酶用量的增加,膳食纖維得率反而略有下降,這可能是因為膳食纖維中含一定量的淀粉,過量的纖維素酶促使了淀粉降解。
2.1.2 超聲時間對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
超聲時間對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見表2。
由表2可知,超聲時間對膳食纖維的得率有一定的影響。超聲時間在20~30 min時,膳食纖維的得率隨超聲時間的延長逐漸增加。當超聲時間達到25 min時,膳食纖維得隨超聲時間增加變化很小??紤]到節(jié)約時間的原因,選擇超聲時間25 min較為適宜。
2.1.3 纖維素酶pH對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
纖維素酶pH對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見表3。
由表3可知,纖維素酶pH在3.5~4.5時,膳食纖維得率逐漸增加;當pH值為4.5時,膳食纖維得率最大;當纖維素酶pH在4.5~5.5時,粗膳食纖維得率反而略有下降。這可能是因為膳食纖維中仍含有一部分蛋白質(zhì);也可能是因為膳食纖維中含有碳氮鍵,有部分水溶性膳食纖維的流失,所以造成膳食纖維得率的降低。
2.1.4 纖維素酶酶解溫度對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
纖維素酶酶解溫度對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見表4。
由表4可知,纖維素酶酶解溫度對膳食纖維的得率有一定的影響。酶解溫度在45~55 ℃時,膳食纖維的得率隨酶解溫度的變化逐漸增加。當酶解溫度達到55 ℃時,膳食纖維得率隨酶解溫度增加變化很小??紤]到溫度變化的原因,選擇酶解溫度在55 ℃較為適宜。
2.2 正交試驗結(jié)果
選擇纖維素酶用量、超聲時間、pH及其酶解溫度作為試驗因子,設計正交試驗,正交設計見表5,結(jié)果見表6。
由極差分析可知,4種因素對提取效果的影響大小依次為D>A>C>B,即纖維素酶酶解溫度>纖維素酶量>纖維素酶pH>超聲時間,其中纖維素酶酶解溫度是影響最大的因子。通過正交試驗k值分析可以看出豆渣中膳食纖維的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為A2B2C3D2,即纖維素酶用量0.6%,超聲時間25 min,纖維素酶pH 5.0,纖維素酶酶解溫度55 ℃。在此工藝條件下膳食纖維的得率達到37.50%。
3 結(jié)論
本文主要研究了火龍果果皮中膳食纖維的超聲波酶法提取工藝。通過單因素試驗和正交試驗,研究了纖維素酶用量、超聲時間、pH以及酶解溫度對果皮中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結(jié)果顯示纖維素酶酶解溫度>纖維素酶量>pH>超聲時間,其中酶解溫度是影響最大的因子。確定了果皮中膳食纖維制備的最佳工藝條件:纖維素酶用量0.6%,超聲時間25 min,纖維素酶pH為5.0,酶解溫度55 ℃。在此條件下,果皮中水溶性膳食纖維最佳得率是37.50%。超聲波酶法提取膳食纖維條件溫和,副產(chǎn)物少,產(chǎn)品品質(zhì)良好,且對環(huán)境污染較小,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參考文獻:
[1]扈曉杰,韓 冬,李 鐸.膳食纖維的定義、分析方法和攝入現(xiàn)狀[J].中國食品學報,2011,11(3):134-135.
[2]杜亞軍.水溶性膳食纖維促進腸道益生菌生長的研究[J].中國乳品工業(yè),2015,43(7):26-29,34.
[3]吳洪斌,王永剛,鄭 剛,等.膳食纖維生理功能研究進展[J].中國釀造,2012,31(3):13-16.
[4]趙湖冰,姚媛媛,楊樂樂,等.火龍果研究現(xiàn)狀與開發(fā)前景[J].山東化工,2018,47(14):52-54.
[5]何玉倩,宋曉燕,劉寶林.干燥方式對火龍果果皮理化特性的影響[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19,45(2):15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