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亮
走出莫斯科伏努科沃機場時正飄著小雪,剛坐上酒店大巴,大雪夾雜著雨水開始極速打落,本來發(fā)灰的天一下子黑了。
穿縣過鎮(zhèn),一路上都有看不見車牌的小轎車疾馳而過。在莫斯科的馬路上,無論是名車還是代步車,車身連帶著門把手都裹著一層厚厚的黑泥,車的顏色更是黑白難辨。汽車之于莫斯科,視覺上是一臺臺移動的“厚黑學(xué)”。
莫斯科的高峰期交通十分擁堵,為了緩解交通壓力,莫斯科將出行觸角延伸至地下,200多個地鐵站像蜘蛛網(wǎng)一樣密密麻麻地鋪開。
我們連續(xù)在兩個雪夜造訪莫斯科地鐵,通過閘機,踏上一眼看不到盡頭的手扶梯,直通地下博物館:滿目的壁畫、雕飾記錄了昔日的繁榮和民族大團結(jié)的回憶;寫滿詩歌的普希金站跳動著俄羅斯生活的脈搏……
轟隆隆的地鐵里,讀書看報的年輕人、站臺邊上深吻的情侶、被摸得锃亮的軍犬銅像,互不打擾;站臺外拉小提琴的藝人和畫家,各擇角落自由發(fā)揮。難怪總有人說,莫斯科地鐵是人民的宮殿。
來此之前,俄羅斯是嗜酒如命、全民養(yǎng)熊、戰(zhàn)斗民族的碎片化存在。在標(biāo)簽之外,俄羅斯人把文藝和浪漫,也寫進(jìn)了日常生活:穿著抹胸婚紗手捧鮮花獨自在雪地自拍的新娘、在大雪天唱著搖滾樂的街頭藝人、酒店里每天跳舞到深夜的俄羅斯孩童、冰天雪地中硬核遛娃的家長……我以前聽?wèi)T了俄羅斯人的硬漢風(fēng)骨與詼諧,這一趟行程,卻只留意到他們沉迷在藝術(shù)和生活的結(jié)合里。
這是大概就是所謂的俄式浪漫,剛?cè)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