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坡
近日,央視熱播的2019主持人大賽,簡直成了一檔“董卿圈粉節(jié)目”,她以導師身份對參賽選手的點評,頻頻上了熱搜!網友對口吐蓮花的選手們贊嘆不已,驚呼這簡直就是“神仙打架”,而知性美女董卿的發(fā)言更是溫柔又犀利,引經據典,字字珠璣,堪稱“神仙中的神仙”。集美貌、優(yōu)雅、智慧于一身的董卿,主持過13年春晚,是公認的“央視一姐”。她氣質如蘭,滿腹經綸。這不禁令人好奇,究竟是怎樣的家庭教育,能培養(yǎng)出這般出色的才女?
家有“虎爸”
1973年,董卿出生在上海。她的父親在報社當副總編,母親是物理學教授,兩人都畢業(yè)于復旦大學。幼時的董卿,曾被送到安徽淮北一個小縣城,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直到7歲才回到父母身邊。但父母并沒因為對她的童年照顧不周,而對她百般寵愛。
董父曾是個農村娃。幼時生活窮困,憑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堅持,才考進復旦大學,改寫了命運。所以他對女兒也懷著同樣的期望,從小就對董卿施以嚴苛的家庭教育,希望她能擁有自律、頑強的品質!
為了培養(yǎng)董卿的文學素養(yǎng),父親要求她每天抄成語、背古詩,熟讀國內外的經典名著。母親還會時不時地抽查提問,看她是否真的記住了。每天放學后,父親還讓小董卿承擔家務勞動,刷碗、拖地、幫爸媽擇菜……
每一個女孩,都希望自己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啥涞母赣H不許她把心思花在打扮上,不僅不給她買新衣服穿,甚至還不允許她多照鏡子!“我爸爸有一句名言,馬鈴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他說你每天花在照鏡子上的時間,還不如多看書”。
除了每天的作業(yè),以及古詩詞的背誦和抄寫,董卿還要晨跑。經常是天還沒亮,尚在睡夢中的她就被老爸從床上提溜起來,在爸爸的陪同下,去家門口的中學操場上跑一兩千米。董卿回憶說:“那時候學生們剛出早操,就看到我在400米的跑道上狂奔,感覺特傻,整個學校的同學老師好像都看著你,像阿甘一樣?!?/p>
當時的小董卿卻不知道,父母之所以這樣做,是他們發(fā)現女兒太瘦弱了,想讓她通過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并以此培養(yǎng)她的毅力。
上了初中后,每年寒暑假,父親都會安排她去勤工儉學。一到放假,他就會給朋友打電話說:“我女兒有假期了,讓她去你那兒打工吧,不要工資!”在中學時期,董卿各種零工都干過,商場售貨員、賓館清潔工、廣播站廣播員……
董卿第一次到賓館當清潔工的時候,才15歲。10個房間,20張床,她一個人打掃?!澳欠N席夢思床墊,特別沉,我兩個手抬都抬不動,還要一手抬著床墊,一手迅速地把床單塞進去,然后再把四周疊成平整的90度角。一上午只干了兩個房間,別人都去吃飯了,我還在那兒傻乎乎地干著,有時候也會委屈得掉眼淚……”
父親的“魔鬼教育”,一度讓董卿的童年滋生自卑。“小時候最高興的事兒,就是我爸出差了,我樂得手舞足蹈,總算有兩天能看不見這個人了!”作為家中獨生女的董卿,從沒有嘗過被視為“掌上明珠”的滋味。她一度懷疑,自己是否真是爸爸親生的?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有時候董卿氣極了,就干脆和爸爸對著干。在家拖地時,她故意把水灑得到處都是。媽媽想幫她收拾一下,卻被爸爸制止了:“讓她自己搞好!”老爸出差不在家的時候,董卿甚至會偷偷拿出一把剪刀,剪爛他的照片泄憤……
憎恨到理解
初中畢業(yè)后,董卿想考藝校,卻遭到父親的強烈反對:“中專學歷太拿不出手了,你必須考上大學!”當時他們家住在6樓,董卿常會在陽臺邊寫一行字——活著還有什么意思!其實一半是寫給她自己,一半是寫給父母看的,她在抗議“虎爸”的霸權。
董卿家里藏書豐富。每年的寒暑假,母親都會列出一份長長的書單,要求她在假期里必須一本不落地讀完,并寫出讀后感。為了培養(yǎng)女兒的閱讀興趣,父母常陪著董卿一起讀書。耳濡目染之下,后來即便父母不給她布置讀書任務,她也會主動找書來看。
18歲的董卿高中畢業(yè)后,考入了浙江藝術學院。直到上大學后,她和“虎爸”的關系才有所改變。1991年9月,老董陪女兒來到浙江藝術學院報到,隨后又到宿舍為董卿收拾床鋪。忙碌了大半天,幫女兒料理妥當后,他從背包里取出一個陶瓷罐說:“這是我腌制的雞丁,吃米飯、面條、米線時,都可以放進碗里一些,味道可好了!”董卿接過陶罐,并未多想,心中早已被暗喜所占據:總算要離開父母的管束了,從此我就獲得了自由!
送爸爸到校門外,父女倆走在夕陽下的小路上,董卿第一次發(fā)現父親變得有點依依不舍,眼里甚至泛起了淚花。老董看著她,以一種從未有過的溫和口氣說:“這是你獨立生活的開始,一切都要靠自己了?!闭f話間,他臉上現出一種董卿從沒見過的神情,那是慈父對愛女的眷戀,也是對即將到來的分別衍生出的感傷。董卿心中一動,原來“萬惡的虎爸”也有溫情一面。
董卿大二放暑假回到上海,一家三口在爸爸的提議下,難得下餐館吃了頓飯。吃著吃著,父親忽然舉起酒杯,正色對她說:“女兒,我敬你一杯吧!跟你道個歉。我想了想,這么多年,我對你有很多方式不對,你別往心里去。”董卿和媽媽都一愣,繼而她就忍不住流下了眼淚,積聚心頭多年的委屈,也終于消散了一些。當天通過父母的講述,她才慢慢理解了爸爸嚴厲的教育方式。
董卿的父親從小生長在農村。董卿的爺爺英年早逝,奶奶高齡生下這個兒子,母子倆相依為命,吃盡了生活的苦頭。到了假期,董卿爸爸要在開學之前,到江河與池塘里抓魚、抓蝦、挖泥鰍,拿到集市上把它們賣掉,掙些生活費。為了每天賺上幾塊錢,他的腿上經常會鉆進吸血的螞蟥,雙腳也會被水下的碎玻璃扎爛……
董父明白,如果他當年沒有通過拼命學習,成為復旦大學的高材生,至今可能還在淮北農村的泥坑里挖泥鰍,一輩子當面朝黃土的農民。他想讓孩子像自己一樣,靠個人努力不斷進取,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他看過許多家庭教育方面的書籍,明白家教不能指望孩子的自覺。有遠見的父母,對孩子都比較“心狠”,等他們一旦養(yǎng)成優(yōu)秀的習慣,刻苦進取的品質,就好辦了。
所有嚴厲都是父母的良苦用心,因為他們明白只有忍著疼,才能讓孩子飛到更高處,欣賞更美的風景!
1994年大學畢業(yè)后,董卿憑著好成績分到了浙江省話劇社。一次,浙江電視臺招聘主持人,她陪同事去應聘,卻不想自己竟被幸運錄??!在浙江電視臺做了兩年主持人,她覺得生活太平淡太沒有波瀾,又考入了東方電視臺。在這里做了幾年后,董卿發(fā)現自己學識不夠。
1999年,她考入上海戲劇學院,2002年又拿下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隨后,董卿就奪得了中國播音主持界最高獎——“金話筒獎”!
拼成“央視一姐”
2002年,已經成為東方電視臺名角的董卿,又離開家鄉(xiāng)上海進入央視。初到北京那幾年,她也過著跟大家一樣的“北漂”生活,租房獨居,下了班一個人做飯洗衣。
當別人在花前月下,陪著男朋友吃飯時,董卿忙完手頭的工作,會坐到沙發(fā)上反思自己一天的過錯。父親的教育,讓她不斷突破以前的自己,每天都力求更進一步。她說自己是一個活得特別用力的人,用力不夠的話會覺得“不過癮”,會覺得日子似乎白過了,那多可惜啊!
就這樣,在先后主持了《歡樂中國行》《魅力中國》《直通春晚》等多檔欄目后,董卿憑著她親和大方的主持風格和應變自如的沉穩(wěn),獲得了觀眾喜愛。后來,她終于和朱軍一起,主持了中國最大的節(jié)目《央視春晚》。那天,董卿剛走下春晚舞臺,就看到爸爸發(fā)給自己的短信:“祝賀女兒!爸媽都以你為榮!”破天荒得到虎爸的贊許,董卿在后臺泣不成聲。
很多人只看到了董卿在臺上的風光,其實為了主持好一期節(jié)目,她需要多次彩排反復背臺詞,睡覺還在背稿,一點兒失誤也不允許自己犯。
但在2009年春晚舞臺上,董卿還是不慎犯了個錯誤。她在介紹馬東時,把馬東誤說成了“馬先生之子馬季”。下臺后得知自己的口誤,董卿淚流滿面,她回家后一直哭,連網也不敢上,白巖松發(fā)短信安慰她,父親也打電話告訴她:“人都有犯錯誤的時候,能從錯誤中總結出經驗來,就是一種收獲!你現在不要哭鼻子,而是應該立即向當事人道歉!”
經父親一提醒,董卿才從傷心和不安中回過神來,誠懇地向春晚導演組和馬季父子道歉!不久后主持元宵晚會時,她再一次向馬東和全國觀眾道歉……
這次失誤給了董卿一個赤裸裸的教訓,每次想起都羞愧不已,從此她對自己要求更嚴格了,對每一位嘉賓的名字都反復牢記,并盡可能去提前了解每一位嘉賓。
在2007年至2013年的央視掛歷上,董卿始終排在女主持人前三甲,她還先后主持了13年春晚,“央視一姐”地位不可動搖。對于很多人來說,董卿就像春晚的代名詞,陪了十幾億人十幾載春秋,承載了濃重的親情之思。
2014年4月,經過多日考慮,董卿決定調整狀態(tài),暫時放下話筒,去海外學習深造。留學一年歸來后,她變得更加成熟睿智。
2016年初開播的《中國詩詞大會》節(jié)目,走紅了無數才子佳人。而主持人董卿更是氣質端莊,眼角眉梢笑意盈盈,各種詩詞信手拈來,文化底蘊和主持功力深厚。直到這時,氣質干練、口才極佳的她,才展露出自己令人驚艷的滿腹才華!
有一場,臺下專家在探討李賀的詩詞時,隨口拋出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她張嘴就來“月如無恨月長圓”。選手遺憾退場時,董卿送上一句陸游的:“雙鬢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p>
當有一位選手提及父親是盲人時,她引用作家博爾赫斯的詩給選手祝福:“上天給了我浩瀚的書海,和一雙看不見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設想,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p>
那時無數觀眾懷疑董卿有提詞器,后來卻發(fā)現并沒有,讓人不由得欽佩她的“腹有詩書氣自華”!
2017年2月,由董卿擔任制作人的《朗讀者》一播而火。作家畢飛宇作為嘉賓上節(jié)目時,與董卿對話的過程中,好幾次都在想哭的情緒邊緣,董卿卻理性地不去推動他的淚點。后來畢飛宇說:“我很感謝董卿,她不煽情,也沒有把她的嘉賓推向窘境,更不會為了節(jié)目犧牲和她對話的人。”
每次與嘉賓聊天時,董卿總會習慣將身子前傾,因為這是傾聽的姿態(tài)。父親從小就告訴她:“想要贏得別人的尊重,你首先要學會尊重他人?!钡菫榱俗屗哪橈@得更好看一些,節(jié)目現場的燈光師會舉起寫著“坐回去”的大紙板提示她,董卿卻不管不顧,她說:“我的臉好不好看沒那么重要。”
當90多歲的嘉賓許淵沖老先生來做節(jié)目,舞臺上的董卿,更是很自然地選擇了蹲跪的姿勢,與這位老翻譯家對話。
但知性溫和的董卿,也有發(fā)飆的時候。有一次,她直接把《朗讀者》的一個導演訓哭了。因為有一期嘉賓名叫丘成桐,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數學家,數學獎的大滿貫得主!來了以后,他朗讀《歸去來兮辭》,大屏幕上用豎版把讀本打出來,跟隨他的朗讀,一行一行字出現。但那個字幕和朗讀的速度永遠對不上,一遍、兩遍、三遍,那個科學家很耐心,一遍讀、兩遍讀、三遍讀。
節(jié)目結束后,董卿當時特別憤怒,她板著臉對導演說:“這太不專業(yè)了,怎么可以這樣去浪費大家的時間!你知道丘成桐對世界意味著什么?如果你沒有敬畏心,你不配做這個節(jié)目組的導演!人家的時間是以分秒來計算的,而我們卻耽誤了他很多寶貴時間。他的一個小時,兩個小時,那也許就是人類的一大步,對嗎?”
如今,董卿也有了自己的兒子?;叵肫鸶赣H對自己嚴厲的家教,她已經完全理解,那是一個嚴父對女兒的用心良苦。“身為母親的我,現在也會用那樣的方式去教育兒子,讓他成為一個內心很強大的孩子?!?/p>
董卿坦言,也正是因為虎爸當初的嚴厲要求,她喜歡閱讀的習慣才悄然養(yǎng)成。直到今天,異常忙碌的她都從未丟下書籍,“如果我?guī)滋觳蛔x書,會感覺像幾天不洗澡那樣難受。”
2019年十一假期,董卿一家請父母外出旅游,看到車窗外一個背著書包戴紅領巾的小女生,她不由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爸,謝謝您對我的嚴格教育!”董卿忽然眼圈泛紅地轉頭對父親說。
對于家庭教育,董卿的理解是:“愛孩子,不要只滿足他眼前廉價的快樂,而是要‘逼孩子練就一身本領,讓他們有資本去對抗未來生活的風風雨雨。不偷懶的父母,才能養(yǎng)育出優(yōu)秀的孩子!”
編輯/楊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