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杰
(河池市宜州區(qū)自然資源局,廣西 河池 547000)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提高和各行業(yè)自然資源的不斷開發(fā),我國地質災害發(fā)生的頻率也在不斷增加,而滑坡是最典型的地質災害之一。滑坡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坡體上的土發(fā)生滑動的現象。它在我國分布廣泛,發(fā)生頻繁,危害極大,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近年來,滑坡、泥石流等新聞屢見不鮮,再加上預測難度高,使得災害的整體程度大,甚至無法進行合理的預防。因此,地質災害相關技術人員在開展地質災害相關工作時,不僅要注重災后的恢復,更要注重災前的預防和控制,以確保公眾的人身安全[1]。
矮山社區(qū)鵝頸塘屯滑坡位于矮山社區(qū)鵝頸塘屯后山坡處,滑坡方向190°,滑坡后緣呈圈椅狀,出現開裂弧形長約120m,后緣高程約為214m 左右,前緣剪切口推測位于公路內則,剪出口高程約為187m 左右,前緣于坡底雜物間墻體上可見房屋開裂明顯,已出現多次小滑塌堆積在公路邊上?;w縱向長度平均約64m,滑體寬度平均約60m,滑體平均厚度約8m,滑體體積約38220m3,屬小型滑坡。
圖1 交通位置圖
滑坡可能影響位于滑坡下方山腳一帶鵝頸塘屯21 戶房屋(94 人)及村莊公路(約200m),潛在直接經濟損失約462 萬元,地質災害險情等級為小型。
矮山社區(qū)鵝頸塘屯滑坡位于:宜州市慶遠鎮(zhèn)矮山社區(qū)鵝頸塘屯,地理坐標為東經108°35′22″,北緯24°27′22″,北京直角坐標為X:2705983,Y:36559765。矮山社區(qū)鵝頸塘屯位于鄉(xiāng)級公路旁,交通便利,交通位置圖如圖1。
滑坡分布在鵝頸塘屯北面邊坡處,滑坡后緣呈圈椅狀,出現明顯的裂縫,寬度1cm~25cm,可以看見的開裂弧形長約120m,后緣高程約為212m 左右,前緣剪切口推測位于公路內則,剪出口高程約為187m 左右,前緣鼓脹開裂明顯,已出現多次小滑塌堆積在公路邊上?;w縱向長度約65m,滑體前緣寬度約81m,滑體平均寬度約56m 滑體平均厚度約10.5m,滑體體積約38220m3,屬小型滑坡。
滑坡周界清楚:滑坡后緣出現一條連續(xù)的裂縫和陡坎,累計長約120m,寬1cm~25cm,深度推測大于5m,角度近60°~80°,可用竹棍插入2m~3.5m,裂縫兩側呈不規(guī)則狀,未見光滑的滑動面,裂縫兩側位移形成陡坎,高差最大為0.4m;滑坡中部變形不明顯?;虑熬壱蛐薰窌r已形成陡坡,坡高12m~15m,坡角約80°,已多次滑塌,并被村民建房取土,因此坡角逐步向后移。村民在坡角修建的磚砌雜物房因房后滑塌的推力作用,墻體出現裂縫、地板開裂,水平位移0.015m。
宜州市慶遠鎮(zhèn)矮山社區(qū)鵝頸塘屯滑坡分別在2017 年2 月14日、2017 年2 月15 日出現蠕變、開裂,后緣滑坡壁下挫約0.4m,滑坡體上部出現多道裂縫,滑坡前緣出現裂縫、土體隆起,產生小型土質滑坡。在此之前也曾經有過小規(guī)模的滑塌,滑坡前緣的滑塌就是歷史上形成的痕跡。2017 年2 月15 日之后,建立了定點、定時監(jiān)測,基本沒有大的變形,說明滑坡具有突發(fā)驟停的特征。推測原因是因滑坡體覆蓋層較薄,滑動面坡度較緩,一次滑坡發(fā)生后,形成了部分卸載,在沒有大的地質情況改變之前,滑坡保持暫時的穩(wěn)定[2]。
(1)地形地貌:滑坡地形坡度較陡,臨空條件好,滑坡坡度約20°~35°,是滑坡形成的有利條件。
(2)水文地質條件:首先,大氣降雨沿土體裂隙入滲到基巖面時,形成相對隔水層,受阻的地下水位有條件的在基巖與土層接觸面的天然露頭形成季節(jié)式接觸泉(如滑坡東南方的泉及大雨時在滑坡西南坡腳有黑水冒出),無排泄條件的便長期浸泡土層,在水的作用下,土體易軟化沿下伏基巖滑動,從而形成滑坡。
(3)地質構造:滑坡區(qū)斜坡結構類型為反向坡,基巖風化程度為中等風化不利于滑坡的形成,但基巖面的產狀與坡面相近,給滑坡的形成提供了滑床。
(4)巖土體工程性質:滑坡體巖性殘坡積含碎石粉質粘土,巖土體結構松散,力學強度低,遇水浸泡易軟化、結構破壞,工程地質性質較差。
(5)人類工程活動:對鵝頸塘屯滑坡不利的人類工程活動主要表現為坡腳挖方不當,切坡建路過程中形成的人工邊坡過高過陡,未采取必要的支護措施,在隨后多年的遭受滑塌和清運又加劇了坡高和增大了坡腳,造成了邊坡的不穩(wěn)定,在強降雨等因素影響下容易產生滑坡。
(6)降雨:鵝頸塘屯滑坡分別在2017 年2 月14 日、2017 年2月15 日出現蠕變。雖然在此前的幾天內沒有出現強降雨,但是2017 年1 月中到2 月初有過少量的降雨,降雨導致雨水滲入滑坡土體內,增加土體自重,同時降低土體抗剪強度,在土體自重作用下斜坡土體結構破壞產生滑坡。
綜合上述因素初步分析,本次滑坡是由于滑坡體巖土工程性質較差、人類工程活動降低滑坡體穩(wěn)定性,在強降雨作用下引發(fā)的滑坡地質災害[3]。
(1)防治原則。針對本項目滑坡地質災害的特點,防治工程應遵循以下原則:①“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重點突破”的原則。②施工方法和程序應以避免造成產生新的滑動或崩塌為原則。③安全為主,經濟合理的原則。
(2)治理原則。①技術可行:采用工藝、經驗成熟、治理效果可靠的工程設計方案,確?;麦w及其周界山體邊坡穩(wěn)定,確?;孪路皆谛H藛T的生命財產安全。②經濟合理:根據滑坡體形態(tài)規(guī)模、工程地質環(huán)境條件,因地制宜,優(yōu)選、優(yōu)化治理工程設計方案,節(jié)約投資。③施工方便:綜合考慮地質環(huán)境條件及施工場地條件等因素,設計方案便于施工。④貫徹動態(tài)設計原則,采用信息施工法,根據反饋信息,及時完善、優(yōu)化設計。
一般來講,滑坡防治工程應根據勘查區(qū)滑坡規(guī)模、地形地貌、地形地質條件、主要作用和誘發(fā)因素、破壞機制和模式、目前的穩(wěn)定狀態(tài)及其在人為和自然因素作用下的發(fā)展趨勢等可采取搬遷避讓、減重、反壓,排水和支擋工程等措施進行綜合治理。結合滑坡體的實際情況,滑坡因地形特殊加之綜合各方面考慮,設計考慮了2 種方案進行比選。
方案一:①先按1:2.5 坡率每高10m 分級切坡到坡頂,分級馬道寬3m;切坡方量約20000m3。②一級平臺設抗滑樁,樁間距3m;樁長10m,嵌入端4m;采用1500mm 直徑圓樁??傞L69m,共布置樁24 根,樁間設6m 高擋土板。③坡腳設漿砌石擋土墻。擋墻高5m,埋入滑帶以下1m(埋深約2m),上露3m。擋墻長80m。④每級臺階內側設排水溝。⑤恢復坡頂水池。
方案二:底部平臺自公路內側水平切坡25m,再按1:2坡率每10m 分級切坡到坡頂,分級馬道寬3m;切坡方量約45000m3。坡腳設護腳擋墻,高3m,埋深1m,長70m。每級臺階內側設排水溝。
優(yōu)缺點:方案一:挖方少,但投資大,工藝較復雜,無開發(fā)利用空間。方案二:投資較少,工藝簡單,可騰出進深25m 的場地充分利用。但土方量大,處理難度較大。需要有足夠的棄渣場、消納場或利用空間。建議:方案二。理由是:當地有處理土方的優(yōu)越條件;大面積削坡不存在土地糾紛問題,恢復坡頂水池得到當事人同意。
鵝頸塘屯滑坡為小型推移式土質滑坡,巖土體的結構性質是滑坡形成的主要內在因素。目前滑坡體上部裂縫發(fā)育,滑坡體整體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在極易整體發(fā)生滑動。因此,本滑坡治理設計方案思路:
(1)坡面清理。對坡面進行清理時,要先用機械或者人工將治理坡面范圍內的雜草、竹子、樹木清理干凈,拆除坡頂水池。
(2)機械挖方及人工修整。按設計要求和實際坡面形態(tài)放線確定挖方位置和深度,確定控制方案。①從底部平臺自公路內側水平切坡25m。②邊坡自上而下分級開挖,順滑向坡比1:2.0,每10m 分級切坡到坡頂,分級高程分別為198 m、208 m;分級馬道寬3m;滑坡兩側邊坡按1:1.25 放坡。(不需要挖巖石)。③邊坡開挖完后,修建排水溝、消力池、擋土墻,尺寸見大樣。④施工土石方應及時外運到棄渣場,不能堆放在坡上。棄渣場設置在滑坡西面洛巖及龍頭江方向的幾個頁巖磚廠的堆堆土場內,運距4 公里。⑤坡頂標高控制在215m 左右。
(1)護腳擋土墻布置在188 m 平臺,采用M7.5 漿砌石結構。墻體高3 m,頂寬1 m,墻面垂直,墻背坡比1:0.3,基礎埋深1 m。擋土墻每隔15 米設置沉降分縫,縫寬2cm,內填瀝青麻絲。
(2)開挖邊坡按1:0.5。
(3)為排除擋土墻后積水,地面以上一排泄水孔,呈梅花形布置。直徑為100 m m 的圓形泄水管,外傾坡度不小于5%,孔眼間距橫向2.0 m,排泄水孔的出水口高出地面0.2 m。濾水包必須用卵石、砂礫石等透水性材料,大小30cm*30cm。
(4)擋土墻修建后,墻背回填土整平;墻前設排水溝。
(1)排水溝采用M7.5 漿砌石砌筑,溝深0.5m、寬0.5m、漿砌石厚度0.3m。每隔10m 設置一條沉降縫,縫寬2cm,縫內填瀝青麻絲。為防治排水溝內部積水,排水溝施工時應對其布設的位置進行適當的削方,以便于排水溝順利排水;排水溝修建時在經過有地表裂縫地段,須用非膨脹性粘土回填裂縫并且夯實后,再砌筑排水溝。
(2)排水溝縱向坡度大于1:5 時,設置跌水坎階梯式消能,跌水臺階高度采用200mm,跌水臺面寬度根據地形選取,臺面坡度為2%~3%,每隔15m 設置一個防滑凸榫;當截水溝縱向坡度緩于1:5 時,不設置跌水。
(3)消力池布設在縱橫排水溝匯流處,池身為7.5 漿砌石,底部設120mm 厚素砼墊層[4]。
總之,滑坡防治必須全面、準確的認識滑坡地質災害的工程地質環(huán)境條件及其變化發(fā)展趨勢,才能準確有效的制定防治方案。文章探討分析了廣西宜州市某地區(qū)邊坡滑坡產生的原因,并結合現場實際情況,提出了綜合處理的滑坡治理防治原則,制定了科學有效的防治策略,希望本文能夠對我國山體滑坡地質災害的預防與治理能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