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桂君
(內蒙古醫(yī)科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偏頭痛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具有反復發(fā)作、久治不愈等特點。偏頭痛患者在急性發(fā)作期通常具有劇烈的疼痛感,容易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造成嚴重影響,此類患者通常具有一定的心理負擔,易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1]。本次研究以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心理護理干預對偏頭痛患者的影響,詳細情況如下。
將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偏頭痛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根據(jù)隨機選擇法分為觀察組和治療組,各50例。其中觀察組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齡(43.8±6.3)歲,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進行護理,治療組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齡(44.2±5.9)歲,在觀察組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兩組患者在基礎資料上無顯著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協(xié)議書,我院倫理委員會對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
兩組患者均給予止痛,擴張血管等藥物治療,觀察組行常規(guī)護理,主要為環(huán)境護理,飲食指導,用藥指導等。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干預;詳細措施如下:(1)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根據(jù)患者的性格特點,文化水平為患者講解導致偏頭痛的原因,治療的措施以及注意事項,對于患者提出的問題應詳細耐心地解答。(2)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與患者進行積極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注重其情感的變化,及時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消除其不良情緒。(3)放松護理。護理人員在心理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患者放松治療,可以使護理效果更為顯著,提醒患者可每日堅持做呼吸運動,保證其呼吸均勻,增加其吸氧濃度和肺活量,此外,護理人員還可為患者選擇舒適的音樂,緩解其負性情緒,提高治療效果。
研究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的SDS、SAS評分進行對比分析。SDS、SAS分別采用抑郁自評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進行評定,總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患者焦慮抑郁情況越嚴重。
使用SPSS 21.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組的SDS、SAS評分顯著低于觀察組,兩組差異較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SDS,SAS評分對比分)
表1 兩組SDS,SAS評分對比分)
組別 例數(shù) SDS SAS治療組 50 43.8±5.0 41.5±4.8觀察組 50 61.4±6.1 59.7±4.4 t 15.778 19.763 P 0.001 0.001
偏頭痛為原發(fā)性神經血管性頭痛,主要表現(xiàn)為反復發(fā)作的單側頭痛或者雙側頭痛,部分可能伴隨有嘔吐、頭暈等癥狀,對于患者的生理健康具有嚴重的影響,極易使其出現(xiàn)負性情緒[2]。目前,醫(yī)學上對于偏頭痛患者的發(fā)病機制暫未有統(tǒng)一定論,傳統(tǒng)治療主要以緩解頭痛癥狀為主。有學者指出,情緒在偏頭痛患者中的疼痛體驗中具有重要意義,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可能加速患者病情的發(fā)展[3]。因此,為偏頭痛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加以心理護理干預,對其治療效果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4]。
當前對偏頭痛實施護理時,常規(guī)的護理模式較為常見,但其難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護理效果并不理想,而心理護理干預護理模式作為一種高質量的護理模式,對于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健康宣傳可以使患者正確認識偏頭痛這種疾病,了解其治療措施以及在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提高其在治療中的配合度[5-6]。而心理護理可以有效的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等情緒,協(xié)助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降低其情緒波動,避免因過度焦慮抑郁對治療效果產生影響[7]。放松護理可使患者緊張的肌肉與情緒得到放松,幫助患者改善心理狀態(tài),對于患者的治療以及預后均具有益處[8]。
在本次研究中,治療組的SDS、SAS評分顯著低于觀察組,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知,通過心理護理干預可使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得到顯著的改善,從而提高治療效果,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治療。
綜上所述,對偏頭痛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可顯著提高治療效果,消除患者的負性情緒,對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