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容,薛虎平,徐 坤,王喜宏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動物科技學院,陜西 楊凌,712100)
如何提高本科生教學質量一直是各高校非常重視的問題。教學質量必須從“教”與“學”兩方面同時提高才能達到。在各級評教工作的貫徹執(zhí)行和教學改革背景下,高校教學中最突出的問題往往不是老師“教”的問題,而是學生“學”的問題。其中,進入大學后上課聽講不專注是學生“學”的過程中最突出的問題,尤其在難度較大課程的傳統(tǒng)課堂上,學生課堂專注力差是導致學生“學”的質量難以提升的重要原因。
針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效果差的問題,教育工作者一直在研究對策[1-3],包括獎學金激勵和研究生推免體制等,但這些對策對多數學習態(tài)度不積極的學生并不能發(fā)揮明顯的作用。改變傳統(tǒng)授課方式是近年來研究力度最大的策略,這些策略包括翻轉課堂和微課等。新型授課方式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上可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往往需要教師和學生投入較大的精力,在教師資源有限和學生課程過多的雙重壓力下,很難全面推廣,傳統(tǒng)課堂仍然是各高校主要的授課方式。本文結合調查結果,對高校傳統(tǒng)課堂上學生課堂專注力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淺析,并提出相應的提高對策。
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基本可以劃分為四大類。第一類,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tài)度積極,這部分學生上課時注意力集中、積極互動,能積極正確回答老師的提問,課后能認真獨立完成課外作業(yè);第二類,學習態(tài)度一般,課堂上經常心不在焉,不積極思考老師上課提出的問題,課外作業(yè)可能會抄襲第一類同學或錯誤率較高;第三類,失去學習興趣,為了應付考勤才來上課,上課期間基本上都在發(fā)呆或睡覺,作業(yè)完全照抄或錯誤率很高;在一些班級中,還存在沉迷于網絡游戲,經常不上課甚至從來不上課的第四類。隨著近年來網絡資費的降低和校園wifi開放,班級中第二類、第三類和第四類學生呈一定的上升趨勢。
在上述的四類學生中,第四類學生的改變不是授課老師力所能及的,需要通過由家長參與的專業(yè)的心理治療才可能有所緩解或治愈。如何通過教學策略,使第二類中的大部分學生和第三類中的一部分學生轉變學習態(tài)度,提高課堂專注力。為此,首先要分析學生學習不積極的主要原因,然后有針對性地采取策略。除了因為教師講課風格沒有吸引力或者上課沒有責任心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外,導致課堂專注力差的學生自身原因是多方面的。這些原因包括:其他事情干擾、因為未預習等導致跟不上進度、愛玩手機、各種原因導致的睡眠不足、進入大學前長期的高負荷學習導致的厭學情緒、專業(yè)調劑導致學生對專業(yè)學習的不滿情緒、對未來缺乏思考和人生規(guī)劃的盲目情緒,以及沉迷游戲及各種網絡消遣導致的迷失情緒等。本文就下列因素是否會影響課堂專注力對216名大二學生進行了無記名的問卷調查,結果見表1。由表1可見,90%的學生認為自己的課堂專注力曾受到干擾,說明本科生課堂專注力不集中是非常嚴重的問題。74%的學生認為教師授課效果會影響自己的課堂專注力,因此,授課教師認真授課和改進授課風格等是提高學生課堂專注力的前提。超過50%的學生課堂專注力受到網絡、未預習跟不上進度、不喜歡所學課程和睡眠不足導致的精神不好等的影響。在本次調查學生中,有25%的學生認為初高中長時間高強度的學習導致自己存在厭學情緒。
表1 影響學生課堂專注力的部分因素及受影響比例Table 1 Factors affecting student's attention in class and the percentage of students affected by these factors
注:A. 存在課堂專注力不集中的現象;B. 教師授課效果差;C. 上課看手機;D. 未預習新課導致跟不上上課進度;E. 不喜歡所學課程;F. 睡眠不足導致上課狀態(tài)差;G. 長期高強度學習導致厭學;J. 不喜歡所學專業(yè)
Notes:A. inattentive during class;B. teacher's poor teaching effect;C. playing cellphone during class time;D. unable to keep up with teaching due to unpreparation for new course content;E. dislike the course;F. sleep insufficiency leading to poor concentration during class;G. being weary of learning; J. dislike the major
班主任可以通過班干部組織班級文體活動,使學生在學習之余有更豐富的大學生活,有利于改善班風和提高學生課堂專注力。實踐表明,認真負責的班主任往往會帶來好的班風,對班級學生的學習風氣有積極的影響,進而會提高學生的課堂專注力。同時,班主任要通過與授課老師的溝通了解等方式,定期跟蹤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發(fā)現問題及時進行干預。完善對班主任成績的考查方式,并加大對優(yōu)秀班主任獎勵力度,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達到改善班風的目的。
授課老師可以在班主任的配合下提前了解授課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并在授課過程中觀察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課堂專注力提高策略。對部分學生可以進行課外交流,了解其對學習失去興趣的原因,并且激勵其學習的興趣,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意愿由被動變成主動才是最理想的干預結果。
班級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盡管學習目的不明確,課堂專注力差,但通過期末考試的愿望非常強烈。學生在復習階段突擊記憶的內容在考完試后很快遺忘。針對這類學生迫切希望通過期末考試的心里特點,一是提高期末總評成績中平時成績的比例,二是提高平時成績中課堂專注力考察成績的比例,并對與上課專注力相關的考察成績實行獎勵和處罰并施,督促其上課認真聽講,以提高高校學生“學”的質量。
考察課堂學習效果是督促學生課堂認真學習的外在動力,但考察方式很重要。傳統(tǒng)的布置作業(yè)只是督促學習態(tài)度積極學生鞏固學習內容的方式。為了考察課堂學習效果,除了對上次課堂學習內容提問復習和本課堂學習內容隨機提問等傳統(tǒng)考察方式外,還可利用在線實時回答提問等現代方式考察學生課堂專注力,而且回答正確與否計入平時成績。在美國的一些高校,例如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就通過課堂答題器在線實時回答老師隨機提出的問題,這種考察的方式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同時考察全部學生的課堂狀態(tài)。
教師的授課態(tài)度影響學生課堂專注力[4]。授課教師要從第一堂課開始就要明確課堂要求和樹立課堂威信,課堂嚴厲對減少學生看手機和打瞌睡等不良現象有明顯效果。授課教師過分溫和會使學習態(tài)度不積極的學生對教師沒有畏懼感而在課堂上玩游戲看新聞打瞌睡,不僅影響課堂風氣,而且會反過來影響教師的授課情緒。因此,授課教師上課時應該是溫和風趣和嚴格要求并行。在正常情況下,通過授課語氣和眼神等方式表達出自身溫和的一面,讓學習態(tài)度積極的學生聽課時心情放松愉悅。通過溫和的方式制止學生睡覺或看手機時,學生反而更容易接受批評。而在課堂上出現不良現象時要嚴肅制止,以免這些不良現象影響課堂風氣和教師授課情緒。
認真負責地備課和授課是教師樹立課堂威信的前提。在被調查的學生中,有74%的學生認為教師授課效果差會影響自己課堂專注力。在調查的能夠提高課堂專注力的各種因素中,認為教師授課風趣幽默第一或第二重要的學生共占57%。教師有意識地去活躍課堂氣氛,并采用啟發(fā)式教學等靈活多變的教學風格,對提高學生課堂專注力一定有積極的作用。
在調查的學生中53%的學生認為睡眠不足影響過自己的課堂專注力。在能夠提高課堂專注力的各種因素中,認為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好第一或第二重要的學生共占61%。學校應該采取提早關燈、定時關閉學院網絡、處罰熄燈后干擾其他同學休息的學生和推遲早上打卡時間等措施以保證學生的睡眠時間。
嚴重網癮不僅使學生荒廢了學業(yè)[5-6],而且很有可能荒廢了人生,并給學生家庭帶來很大的傷害和損失。如何防止大學生入校后沉迷網絡游戲是所有高校都應該重視的問題。首先,開學伊始就應該通過實例對入校新生做好網癮危害的宣傳教育;其后班主任和輔導員要通過授課老師等加強對每個學生上課狀態(tài)的了解,在發(fā)現學生有逃課網游時要及早制止和教育。授課老師及時將學生上課情況反饋給班主任,班主任又能及時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有可能防止其進入網癮狀態(tài)。其他措施如控制宿舍網絡開放時間和禁止非計算機類大一學生帶電腦等都有一定的預防效果。
影響學生課堂專注力的原因,除了教師授課水平、態(tài)度和風格外,更重要的是學生自身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狀態(tài)。通過提高教師授課質量、優(yōu)化教師授課風格、提高課堂專注力在平時成績中的比重和完善課堂專注力考察手段等課堂內策略,以及加強班風建設、保證學生充足睡眠和防止學生沉迷網絡等課堂外措施,可以提高傳統(tǒng)課堂本科學生的專注力,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