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幾
Hasegawa在擦鞋的過程中,身穿時髦的西裝,雙手如閃電般操作,熟練又華麗
傳統(tǒng)的手工藝術家們,在日本有個共同的名字:職人。
這個詞的意思接近于“工匠”,但內涵更深—代表了對從事某一行業(yè)并深耕于此的人的敬重。這群人可能會用一生的時間來完善他們所從事的藝術,不僅以此為生,還會確保它能夠傳承給后代。
最好的例子就是小野二郎,熱門紀錄片《壽司之神》的主角,全球最年長的米其林三星大廚。這位大神已經95歲高齡。他的壽司小店只能坐10個人,每人收費數百美元,曾經招待過奧巴馬和安倍晉三。
但最近,有人擔心,這些偉大的職人們正在變老。而且有不少行業(yè),從現實情況來看幾乎沒有后代可以接替,尤其是在人口越來越少的農村地區(qū)。
隨著迅速的老齡化、海外游客不斷擁入、越來越多機器人的出現,日本文化遺產的價值到底是什么?日本的年輕一代能保護它,甚至適應它嗎?
35歲的Yuya Hasegawa算是新生代的職人。他在東京高檔購物街上有一家商店,Instagram上被稱為“擦鞋的圣地”。
Hasegawa在成年后,大部分時間都致力于打磨一項被許多人視為晦澀、低薪和過時的行業(yè)—擦鞋。但因為他的不斷追求完美,擦鞋被提升成一種藝術形式和一門非常成功的業(yè)務:目前他在東京經營的連鎖商店,一邊銷售著鞋類產品,一邊為幾十名學生提供擦鞋的學習課程。
“15年前,當我走在街上的時候,看到擦鞋者都是些上了年紀的男人,所以我突然想到,如果我干這一行,那么僅僅是因為年輕,就會讓我與眾不同?!笔聦嵣险侨绱?,在擦鞋的過程中,Hasegawa身穿時髦的西裝,雙手如閃電般操作,熟練又華麗?!斑@需要體力,所以年輕帶來的能量十分有利?!?/p>
Hasegawa一直以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對待這項工作,并將與它有關的一切都視為是藝術的表現。他現在不僅是位職人,也是個企業(yè)家,從一開始在東京站外為商人擦鞋以維持生計,到現在已經開始管理團隊,還組織并評判一個全國擦鞋比賽。他甚至收了自己的學徒,慢慢形成了一個20~40歲的年輕職人社區(qū)。
“光是會擦鞋是不夠的,你還需要了解顧客來擦鞋的目的。通過穿的衣服、感受他或她做什么工作,來判斷該把鞋擦到什么程度?!盚asegawa表示,如果客人穿著休閑服,鞋子不用擦得過亮。這是一項需要掌握外觀平衡的藝術,就像女人的化妝一樣。
從歷史角度看,在如京都一般的古老城市,傳統(tǒng)工藝一直都備受推崇。
小野二郎為奧巴馬和安倍晉三制作壽司
職人們常常會花費一生的時間,只為鉆研、生產某個特定的產品。
那是因為,這里的職人們常常會花費一生的時間,只為鉆研、生產某個特定的產品,例如漆器飯碗、神龕木工、竹籃等,不放過每一個細節(jié),一次又一次地改進,直到創(chuàng)造滿意的產品。
在世界快速變平、商業(yè)氣息無孔不入的今天,職人魂仍然被日本的年輕人接受,并且傳承了下來。新一代的職人身上,一邊是傳統(tǒng)手工業(yè)界的職人魂依舊光彩照人,另一邊是現代工業(yè)制造與職人文化融合后發(fā)生的蝶變。
35歲的Yozo Otsuki是京都本地人,父母都是藝術家,幾十年前曾經營一家爵士咖啡店?,F在在結束國際金融工作后,Otsuki回到家鄉(xiāng)經營一家位于京都的手工咖啡連鎖店,還負責向全球客戶出售日本烘焙的咖啡。
同時,Otsuki也和日本設計師共同設計、制造有關飲品的設備。其中有一個陶瓷過濾器,其靈感來自折紙,其設計能很好地將熱水分配到溢出的啤酒中,因此贏得了2019年世界啤酒杯的獎項。
“在日本,我們試圖用有限的資源讓事情變得更好。日本只是一個小島,從資源上來說不算特別豐富,而且曾經與世界脫節(jié)過。”O(jiān)tsuki指的是日本從1639年到1854年的長期自我封閉。因為這樣的歷史,讓很多產品,特別是咖啡,自二戰(zhàn)起都必須靠進口,且產品檔次很低。
“但是日本人最大的優(yōu)點是利用所能利用的資源,盡力做到最好,即使這些東西曾經是很糟糕的存在?!?h3>機器人替代職人?
但時代的發(fā)展不可避免地給傳統(tǒng)工藝帶來挫折。日本的手工藝大師數量正在減少。年輕人希望得到薪水更高、流動性更好的工作,越來越多地選擇學位,而不是職業(yè)學校。
還有一個問題:傳統(tǒng)上,職人文化是通過父系傳承的。盡管當下女性在很多方面已經達到了極高的造詣,但還是有不少高端手藝場所不雇女性,比如高端壽司餐廳就認為,女性不能或不應該成為頂級壽司廚師。
東京早稻田商學院的品牌學教授Shinya Nagasawa表示:“遺憾的是,和傳統(tǒng)的劍士、和服工匠、茶道一樣,由于缺乏接班人,燒煮技藝正在消失?!彼J為,很多日本消費者“存在危機,但不購買”的觀念也影響了這一結果。
機器人正在接受相應的培訓,內容包括在工廠組裝階段給車門涂密封膠。
統(tǒng)計數字也證明了這一點。華盛頓的非營利研究機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Takeshi Tashiro說:“根據傳統(tǒng)工藝產業(yè)促進協(xié)會的數據,傳統(tǒng)工藝的產量從1983年的5400億日元下降到了2016年的960億日元?!?/p>
隨著機器人工業(yè)在日本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工作場所開始使用自動化程序,部署越來越復雜的機器人,來完成復雜但重復的物理工作。
汽車制造商日產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這家公司正在投資“將工藝帶給機器人”的項目。日產工程規(guī)劃部經理Tetusya Obata說,機器人正在接受相應的培訓,內容包括在工廠組裝階段給車門涂密封膠。
東京百年老店Mataro發(fā)布的一款華麗精致的毛絨皮卡丘
雖然工廠中的人類員工或許不能被稱為“職人”,但他仍然需要大量的培訓和對細節(jié)的關注。這樣也算是機器人正在“侵略”職人們的生存空間。
Obata稱,隨著勞動力減少,以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攻讀高學位,擁有這些專業(yè)技能的人越來越少了。從公司的角度來說,是希望推出更多這種機器人的,因為利用現有的熟練技工和機器人一起工作,能夠更高效地完成精確任務。
然而,并不是每一個重復而復雜的任務都可以自動化,正如PIIE的Takeshi Tashiro所說,“傳統(tǒng)工藝仍然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像是日本的旅游業(yè)。在旅游業(yè)中,體驗茶道或試穿和服都是巨大的市場吸引項目。
Nagasawa覺得,職人是不會“死”的,新的環(huán)境也會有新的辦法。全球奢侈品品牌和日本老牌企業(yè)之間的合作,就是一種將傳統(tǒng)商品向現代轉型的方案。
例如,2017年,愛馬仕與總部位于京都的手印工作室卡拉喬(Karacho)合作,制作出帶有動感圖案的裝訂手持筆記本;更早如2007年,路易威登就與石川縣的工匠合作,制作限量版漆器配件盒;古馳和蒂芙尼也與日本工匠合作。
Tashiro還認為,可以利用職人式的對細節(jié)的關注,來提升日本的文化軟實力?!霸S多動畫和視頻游戲都是受這種工藝的啟發(fā)?!彼f。去年11月,東京一家生產傳統(tǒng)日本娃娃的百年老店Mataro,發(fā)布了一款華麗精致的毛絨皮卡丘,以慶祝最新的神奇寶貝游戲的推出。像這樣的努力和嘗試,都有助于在未來保護職人生存。
對Hasegawa來說,職人的未來生存可能意味著藝術和現實達到平衡,所以他可以維持他的擦鞋團隊?,F在他所做的很大一部分工作,是教他的學徒們職人才能。
“他們年輕、時尚,有著更酷的態(tài)度。他們能把擦鞋帶向新階段的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