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曉芳,彭清華,彭 俊,周亞莎,張又瑋,覃艮艷
干眼是一種常見的眼表疾病,其病因復雜,尚無明確的病因,臨床病程發(fā)展緩慢[1],干眼發(fā)病率極高[2],是近年眼科的研究重點、熱點及難點。臨床實踐中,對于干眼的認識不斷深入,2017年TFOS DEWS Ⅱ?qū)Ω裳鄣亩x進行了修改,干眼的新定義為:眼表的一種多因子疾病,特征是淚膜穩(wěn)態(tài)的喪失并伴有眼表癥狀,其病因包括淚膜不穩(wěn)定、淚液高滲性、眼表炎癥與損傷和神經(jīng)感覺異常[3]。目前干眼現(xiàn)有的治療方法并不理想,各類西藥均有各自的局限性,療效不滿意,甚至造成許多副作用[4-5]。
密蒙花是中國藥典收載藥品,也是眼科臨床常用中藥[6]。密蒙花有效成分為黃酮。我們基于中醫(yī)古籍理論支持以及大量臨床觀察,制備了自制藥物密蒙花滴眼液治療干眼,并進行大量實驗研究。前期臨床及實驗研究表明,密蒙花可以抑制淚腺細胞的凋亡[7-8]、顯著調(diào)節(jié)淚腺局部炎癥反應,參與抗干眼[9-10]。但密蒙花滴眼液對結(jié)膜炎性因子表達、淚膜穩(wěn)定性的影響尚無研究。
故本實驗通過對雄兔行雙側(cè)睪丸、附睪切除術(shù),成功建立干眼模型后,使用不同濃度的密蒙花滴眼液對雄兔進行治療,觀察其對去勢導致干眼雄兔結(jié)膜局部炎性因子IL-1β、黏蛋白5AC(MUC5AC)及P38MAPK表達的影響,從這些方面來評價密蒙花滴眼液對于干眼的療效,從而為中醫(yī)藥治療干眼提供現(xiàn)代理論依據(jù)和新的治療方法。
1.1材料選取健康成年,無全身疾患的新西蘭長耳大白兔36只,雄性,體質(zhì)量1.5~2.0kg,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動物實驗中心提供,常規(guī)飼料喂養(yǎng),自由進食。實驗前行常規(guī)眼科檢查(裂隙燈、眼底鏡),排除內(nèi)外疾患方進入實驗。密蒙花總黃酮和總苯丙素提取物由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藥劑科從密蒙花中提??;密蒙花不同濃度滴眼液由湖南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制備;丙酸睪酮注射液(天津金耀藥業(yè)有限公司);注射用青霉素鈉(廣州白云山天心制藥股份有限公司);3%H2O2去離子水(中杉金橋);磷酸鹽緩沖液、25%烏拉坦(湖南福滋堂生物公司);熒光素鈉眼科檢測試紙(天津晶明新技術(shù)開發(fā)有限公司);DAB顯色劑(重慶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本實驗得到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動物倫理委員會審批。
1.2方法將36只健康成年雄兔按照隨機排列表法分成6組,每組6只,空白組、模型組、密蒙花滴眼液低濃度組(1mg/mL)、中濃度組(1.5mg/mL)、高濃度組(3mg/mL)、睪酮組。除了空白組外,其余組均參照馬軼群等[11]的方法,行雙側(cè)睪丸切除術(shù)(ORX),將模型組、密蒙花滴眼液低濃度組(1mg/mL)、中濃度組(1.5mg/mL)、高濃度組(3mg/mL)、睪酮組五組實驗兔以25%烏拉坦注射液0.4mL/100mg耳緣靜脈麻醉,雄兔取仰臥位,四肢張開并固定,下腹部褪毛劑褪毛,陰囊皮下加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碘伏消毒,鋪無菌巾單,將一側(cè)辜丸由腹腔擠入陰囊并捏緊。用消毒刀片將陰囊切一小口,用力擠出睪丸,結(jié)扎精索靜脈及輸精管,切除睪丸及附睪,連續(xù)縫合陰囊皮膚后局部涂碘酊預防感染。另側(cè)睪丸及附睪同法切除。術(shù)中靜脈滴注生理鹽水100mL,內(nèi)加青霉素40萬U,術(shù)后連續(xù)3d肌肉注射青霉素針40萬U,預防感染。造模8wk后檢查模型。各組動物均由同一人檢查,各組動物每次檢查時間、地點、照明溫度、濕度及亮度相同。模型制作成功標準:檢查干眼模型兔見角結(jié)膜外觀干燥,淚液量少,SchirmerⅠ試驗值(SⅠt)均<10mm/5min(空白組均>10mm/5min);BUT均<10s;熒光素染色見角結(jié)膜點、片狀著色。實驗過程中,密蒙花滴眼液中濃度組及睪酮組各死亡1只。其余兔造模成功后,空白組和模型組不予以處理,密蒙花滴眼液低濃度組(1mg/mL)、中濃度組(1.5mg/mL)、高濃度組(3mg/mL)給予密蒙花不同濃度滴眼液,3次/d,睪酮組按0.5mL/kg劑量在大腿肌肉處注射丙酸睪酮,每3d 1次,用藥時間為4wk。常規(guī)喂養(yǎng)。各組分別于造模前及用藥4wk后,用25%烏拉坦全身麻醉后,對兔子進行SchirmerⅠ試驗、BUT及角膜熒光素染色檢測。用藥后4wk當天不予以治療,全身麻醉下以空氣栓塞法處死,即刻取出球結(jié)膜,放入多聚甲醛中固定24h,常規(guī)石蠟包埋切片,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檢測IL-1β、MUC5AC、P38MAPK。
表1 各組兔造模前和用藥4wk后SⅠt值比較
注:低濃度組為密蒙花滴眼液1mg/mL;中濃度組為密蒙花滴眼液1.5mg/mL;高濃度組為密蒙花滴眼液3mg/mL。
2.1各組兔造模前和用藥4wk后SⅠt值比較造模前各組SⅠt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0.64,P>0.05)。空白組、密蒙花滴眼液中濃度組、高濃度組、睪酮組自身前后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密蒙花滴眼液低濃度組和模型組自身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用藥4wk后,各組之間SⅠt值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37.94,P<0.01),模型組與其余各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模型組vs空白組=12.65,P模型組vs空白組<0.01;t模型組vs低濃度組=5.14,P模型組vs低濃度組<0.01;t模型組vs中濃度組=9.09,P模型組vs中濃度組<0.01;t模型組vs高濃度組=9.55,P模型組vs高濃度組<0.01;t模型組vs睪酮組=7.18,P模型組vs睪酮組<0.01),密蒙花滴眼液低濃度組與中濃度組、高濃度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低濃度組vs中濃度組=3.95,P低濃度組vs中濃度組<0.05;t低濃度組vs高濃度組=4.41,P低濃度組vs高濃度組<0.05;),但密蒙花滴眼液中濃度組與高濃度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中濃度組vs高濃度組=0.46,P中濃度組vs高濃度組>0.05),見表1。
表2 各組雄兔用藥4wk后角膜熒光素染色情況比較 眼
注:低濃度組為密蒙花滴眼液1mg/mL;中濃度組為密蒙花滴眼液1.5mg/mL;高濃度組為密蒙花滴眼液3mg/mL。
2.2各組兔用藥4wk后角膜熒光素染色情況比較造模前,各組大鼠角膜均透明、潤澤,熒光素染色陰性;造模成功用藥4wk后,模型組、密蒙花滴眼液各濃度組、睪酮組均有著染,其中,模型組著染最明顯。對各組大鼠角膜熒光素染色情況采用Kruskal-WallishH檢驗方法,結(jié)果顯示各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5.314,P<0.01),見表2。
2.3各組兔造模前和用藥4wk后BUT值比較造模前各組BUT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0.60,P<0.01),空白組、密蒙花滴眼液各濃度組及睪酮組自身前后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模型組自身前后比較,BUT值明顯減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用藥4wk后,各組之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32.91,P<0.01)。模型組與其余各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模型組vs空白組=10.51,P模型組vs空白組<0.05;t模型組vs低濃度組=6.31,P模型組vs低濃度組<0.01;t模型組vs中濃度組=8.74,P模型組vs中濃度組<0.01;t模型組vs高濃度組=9.06,P模型組vs高濃度組<0.01;t模型組vs睪酮組=11.04,P模型組vs睪酮組<0.01)。密蒙花滴眼液低濃度組與中濃度組、高濃度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低濃度組vs中濃度組=2.42,P低濃度組vs中濃度組<0.05;t低濃度組vs高濃度組=2.51,P低濃度組vs高濃度組<0.05),但密蒙花滴眼液中濃度組與高濃度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中濃度組vs高濃度組=1.21,P中濃度組vs高濃度組<0.05)。密蒙花高濃度組與睪酮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高濃度組vs睪酮組=2.31,P高濃度組vs睪酮組<0.05),見表3。
2.4免疫組織化學分析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該實驗數(shù)據(jù)為定性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4.1各組兔用藥4wk后IL-1β水平比較各組兔用藥4wk后IL-1β水平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62.731,P<0.01)。模型組與其余各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模型組vs空白組=16.18,P模型組vs空白組<0.01;t模型組vs低濃度組=7.64,P模型組vs低濃度組<0.01;t模型組vs中濃度組=10.18,P模型組vs中濃度組<0.01;t模型組vs高濃度組=10.27,P模型組vs高濃度組<0.01;t模型組vs睪酮組=12.36,P模型組vs睪酮組<0.01);密蒙花滴眼液低濃度組與中濃度組、高濃度組、睪酮組比較,IL-1β表達增加,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低濃度組vs中濃度組=2.55,P低濃度組vs中濃度組<0.05;t低濃度組vs高濃度組=2.64,P低濃度組vs高濃度組<0.05;t低濃度組vs睪酮組=4.73,P低濃度組vs睪酮組<0.05);密蒙花滴眼液中濃度組和高濃度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09,P>0.05);密蒙花滴眼液高濃度組與睪酮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09,P<0.05),見表4及圖1。
2.4.2各組兔用藥4wk后MUC5AC水平比較各組兔用藥4wk后MUC5AC水平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46.098,P<0.01)。模型組與其余各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模型組vs空白組=14.79,P模型組vs空白組<0.01;t模型組vs低濃度組=4.93,P模型組vs低濃度組<0.01;t模型組vs中濃度組=8.09,P模型組vs中濃度組<0.01;t模型組vs高濃度組=8.45,P模型組vs高濃度組<0.01;t模型組vs睪酮組=9.18,P模型組vs睪酮組<0.01);密蒙花滴眼液低濃度組與中濃度組、高濃度組、睪酮組比較,陽性表達減少,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低濃度組vs中濃度組=3.16,P低濃度組vs中濃度組<0.05;t低濃度組vs高濃度組=3.52,P低濃度組vs高濃度組<0.05;t低濃度組vs睪酮組=4.28,P低濃度組vs睪酮組<0.05);密蒙花滴眼液中濃度組和高濃度組、睪酮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t中濃度組vs高濃度組=0.36,P中濃度組vs高濃度組>0.05;t中濃度組vs睪酮組=1.09,P中濃度組vs睪酮組>0.05);密蒙花滴眼液高濃度組與睪酮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73,P>0.05),見表4及圖2。
圖1用藥4wk后免疫組化觀察IL-1β的表達(×400)A:空白組結(jié)膜上皮細胞中可見極少量IL-1β陽性表達;B:模型組結(jié)膜上皮可見大量棕黃色顆粒沉著,陽性表達明顯增多;C:密蒙花滴眼液低濃度組結(jié)膜上皮細胞陽性表達較空白組增多,但較模型組少;D:密蒙花滴眼液中濃度組結(jié)膜上皮細胞可見少量IL-1β陽性表達,但較模型組明顯減少;E:密蒙花滴眼液高濃度組結(jié)膜上皮細胞中可見少量陽性表達,較模型組明顯減少;F:睪酮組結(jié)膜上皮細胞中可見少量陽性表達,較密蒙花滴眼液高濃度少。
表3 各組兔造模前和用藥4wk后BUT比較
注:低濃度組為密蒙花滴眼液1mg/mL;中濃度組為密蒙花滴眼液1.5mg/mL;高濃度組為密蒙花滴眼液3mg/mL。
表4 用藥4wk后各組兔結(jié)膜細胞中IL-1β和MUC5AC及P38MAPK平均光密度值
注:低濃度組為密蒙花滴眼液1mg/mL;中濃度組為密蒙花滴眼液1.5mg/mL;高濃度組為密蒙花滴眼液3mg/mL。
圖2用藥4wk后免疫組化觀察MUC5AC的表達(×400)A:空白組結(jié)膜上皮細胞中可見大量MUC5AC陽性表達,高于其它各組;B:模型組結(jié)膜上皮可見極少量MUC5AC,陽性表達明顯減少;C:密蒙花滴眼液低濃度組結(jié)膜上皮細胞陽性表達較空白組少,但較模型組多;D:密蒙花滴眼液中濃度組結(jié)膜上皮細胞可見較多陽性表達,較模型組明顯增多;E:密蒙花滴眼液高濃度組結(jié)膜上皮細胞中可見較多陽性表達,較模型組明顯增多;F:睪酮組結(jié)膜上皮細胞中可見大量陽性表達。
圖3用藥4wk后免疫組化觀察P38MAPK的表達(×400)A:空白組結(jié)膜上皮細胞中可見極少量P38MAPK陽性表達;B:模型組結(jié)膜上皮可見大量棕黃色顆粒沉著,陽性表達明顯增多(箭頭示);C:密蒙花滴眼液低濃度組結(jié)膜上皮細胞陽性表達較空白組增多,但較模型組少;D:密蒙花滴眼液中濃度組結(jié)膜上皮細胞可見少量陽性表達,但較模型組明顯減少;E:密蒙花滴眼液高濃度組結(jié)膜上皮細胞中可見少量陽性表達,較模型組明顯減少;F:睪酮組結(jié)膜上皮細胞中可見少量陽性表達,較高濃度少。
2.4.3各組兔用藥4wk后P38MAPK水平比較各組兔用藥4wk后P38MAPK水平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62.058,P<0.01)。模型組與其余各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模型組vs空白組=27.24,P模型組vs空白組<0.01;t模型組vs低濃度組=9.65,P模型組vs低濃度組<0.01;t模型組vs中濃度組=13.91,P模型組vs中濃度組<0.01;t模型組vs高濃度組=14.40,P模型組vs高濃度組<0.01;t模型組vs睪酮組=17.87,P模型組vs睪酮組<0.01);密蒙花滴眼液低濃度組用藥4wk后P38MAPK水平與中濃度組、高濃度組、睪酮組比較,陽性表達增加,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低濃度組vs中濃度組=4.26,P低濃度組vs中濃度組<0.05;t低濃度組vs高濃度組=4.75,P低濃度組vs高濃度組<0.05;t低濃度組vs睪酮組=8.22,P低濃度組vs睪酮組<0.05);密蒙花滴眼液中濃度組和高濃度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48,P>0.05);密蒙花滴眼液中濃度組與睪酮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8.22,P<0.05);密蒙花滴眼液高濃度組與睪酮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47,P<0.05),見表4和圖3。
目前干眼的病因尚未明確,干眼的致病因素多而復雜,包括有眼表炎癥、性激素失衡、神經(jīng)機能障礙、維生素A缺乏和免疫功能紊等,其中,炎癥在干眼發(fā)病機制中的重要性已得到充分證明。多種炎癥因子通過交互構(gòu)成的細胞因子網(wǎng)絡(luò),使眼表組織炎癥反應加重。2017年TFOS DEWS Ⅱ在生物性別、社會性別及激素報告中詳細論述了性激素(如雄激素和雌激素)、下丘腦-垂體激素、胰島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糖皮質(zhì)激素和甲狀腺激素對性別相關(guān)的眼部差異的影響,其中性激素的作用尤為重要[12-13]。本實驗以此為依據(jù),通過免疫組織化學分析發(fā)現(xiàn),去勢雄兔干眼模型組結(jié)膜中可見大量炎性細胞浸潤,IL-1β有較強的陽性表達,說明干眼發(fā)病過程中結(jié)膜組織有炎癥浸潤。密蒙花滴眼液各濃度治療后,炎性細胞表達較模型組明顯減少,充分說明密蒙花滴眼液對干眼眼表炎癥有改善作用,但作用弱于雄激素。同時,密蒙花中、高濃度組對于炎癥改善作用強于低濃度組。
淚液滲透壓的升高和淚膜不穩(wěn)定是干眼發(fā)生的兩大核心機制,如眼表上皮的杯狀細胞可以分泌成膠型黏蛋白,黏蛋白的作用很多,如影響細胞生長、分化、免疫、減少摩擦、潤滑眼表、減少干燥環(huán)境對黏膜上皮細胞的損害,從而對淚膜穩(wěn)定性的維持具有重要作用。黏蛋白主要有7種,而黏蛋白MUC5AC是構(gòu)成淚膜黏液層的最主要成分,在維持眼表穩(wěn)定方面發(fā)揮著主要作用[14-15]。本實驗發(fā)現(xiàn)干眼病程中結(jié)膜上皮杯狀細胞分泌MUC5AC量較空白組減少,經(jīng)過密蒙花滴眼液局部治療后,增加了結(jié)膜中MUC5AC的表達,同時,密蒙花中、高濃度組對于眼表MUC5AC的分泌作用高于低濃度組。
MAPK參與指導細胞對各種刺激的反應,如促細胞分裂素、滲透壓、熱休克和促炎細胞因子。它們調(diào)節(jié)細胞功能,包括增殖,基因表達、分化、有絲分裂、細胞存活和細胞凋亡[16]。本實驗對去勢后結(jié)膜中P38MAPK表達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去勢雄兔模型組結(jié)膜中可見大量P38MAPK陽性表達,說明P38MAPK與干眼密切相關(guān)。密蒙花滴眼液各濃度滴雙眼治療后,密蒙花滴眼液通過下調(diào)P38MAPK蛋白含量,從而下調(diào)炎癥因子的表達,其中密蒙花中、高濃度組作用強于低濃度組。我們認為密蒙花滴眼劑可能是通過干預P38MAPK通路,來阻斷相關(guān)炎癥反應,從而改善眼表癥狀,但具體的調(diào)節(jié)機制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總之,密蒙花滴眼液可以下調(diào)去勢雄兔干眼結(jié)膜組織中IL-1β、P38MAPK的表達,增加MUC5AC的表達,從而減少干眼結(jié)膜組織的炎癥浸潤,維持淚膜穩(wěn)定性,本研究表明密蒙花滴眼液對干眼有一定的療效,為干眼治療提供了新思路,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具體的作用機制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