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科幻電影中人工智能(AI)的科技形塑與倫理反思

        2020-03-21 06:50:22維,李
        關鍵詞:安德魯科幻電影機器人

        李 維,李 佳

        (齊齊哈爾大學文學與歷史文化學院,黑龍江齊齊哈爾161006)

        20世紀工業(yè)革命的蓬勃發(fā)展,促使產(chǎn)業(yè)升級、更新?lián)Q代的步伐加快,機器智能化成為大勢所趨。1950年,阿蘭·麥席森·圖靈(Alan Mathison Turing)在《計算機器與智能》一文中設計了著名的“圖靈測試”,通過該測試的計算機程序即被認定為具有與人類相當?shù)闹橇?。同?0月,圖靈在《機器能思考嗎?》一文中首次提出“機器思維”的概念,認為機器可以產(chǎn)生智能并進行思考。此后,在漢斯·莫拉維克(Hans Moravec)、馬文·明斯基(Marvin Lee Minsky)、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等人的推動下,人工智能領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取得了質(zhì)的飛躍。從1956年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在達特矛斯會議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 AI)一詞至今,人工智能從計算機虛擬程序到擁有各種軀殼的機器人實體,人工智能實現(xiàn)了從“無身”到“有身”的華麗轉(zhuǎn)變,科幻電影中“關于人工智能生命形態(tài)的創(chuàng)意涉及符號型的虛擬人、具身型的機器人、社會型的系統(tǒng)人等類型”[1],這些人工智能群體不僅僅單純模仿人類大腦思維產(chǎn)生智能,還可以依托智能軀體做到人類無法達到的強度、韌度、力度和速度。人工智能的“身體”如同一張強力雙面膠,將“人類外表”與“機器核心”牢牢地粘在一起,既賦予他們超越人類的體魄和力量,又模糊了他們的人機定義界限,使其深陷身份認同的迷宮,而異化了的人工智能受體也使人類在鏡像層面深刻反思自我生存與發(fā)展問題。

        一、無身:智能程序的網(wǎng)絡魅影

        人工智能發(fā)端于計算機領域,它的最初形態(tài)是一個虛擬軟件程序,運行于網(wǎng)絡之中。這種人工智能系統(tǒng)沒有唯一性的物質(zhì)載體,電腦、手機、智能電器,甚至一小塊芯片都能成為它的存身之所。智能程序通過網(wǎng)絡的上傳和下載,能夠隨時隨地更換寄居之地,它可以不依靠所謂的“身體”就能夠達到和人類智力相當?shù)乃?而且因為沒有“身體”,它可以如同幽靈一般游走于計算機網(wǎng)絡,在與人類截然不同的空間維度中完成自我更新和進化??苹秒娪爸薪?jīng)常出現(xiàn)人類被人工智能程序俘虜或操控的橋段,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比人類擁有“無身體性”的相對自由,極易滲入人類社會生活,從而掌控人類的思維、行動和命脈。法國科幻電影《阿爾法城》(Alphaville,1965)中的阿爾法城是一座以“沉默、邏輯、安全、謹慎”為生活坐標的未來城市,被超腦計算機“阿爾法60”完全統(tǒng)治著,這座“死城”的設計者就是被從紐約流放的萬布翰博士,這個瘋狂的科學家被人工智能程序所俘獲,充當著極端工具理性主義的殘暴“統(tǒng)治者”。

        在美國科幻電影《機器的叛變》(Eyeborgs,2009)中,人們的全部行動和通訊都被智能網(wǎng)絡監(jiān)控。這個已經(jīng)進化出權(quán)力野心的虛擬主體將人類逐步圈禁到一個虛構(gòu)的社會場景當中,這一系統(tǒng)像無所不在的幽靈,洞察著人類的一舉一動,并通過裝備了武器的監(jiān)控設備屠殺奮起反抗的人類。它是無身無形的“偷窺者”,亦是隱匿無影的“劊子手”,揭示了人類對自我創(chuàng)造物反噬人類自身的慘象和隱憂。再如《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1968)中的HAL9000和《流浪地球》(2019)中的MOOS,不僅能夠協(xié)助宇航員駕駛飛船、展開科研活動,還能夠在緊急時刻給出計算精準的方案和建議,甚至以犧牲人類生命為代價來達成目的。這種工具理性設定顯然缺失倫理溫情與人文情懷。雖然智能程序HAL9000和MOOS在實施人類指令時偏離了人類所期望的目標方案,被劃定為“反派角色”,但這種“好心辦壞事”的結(jié)果往往是主角(個體)罹難,人類(整體)幸存。這種“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二律背反并不是對人工智能的單純貶抑,而是進一步凸現(xiàn)了人類智能與人工智能之間存在的感性與理性、現(xiàn)實與虛擬等方面的潛在差異。科幻電影《她》(Her,2013)講述了人工智能時代人與機器的愛情故事。人工智能程序OS系統(tǒng)、聊天軟件“薩曼莎”可以通過與人類的交流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認知和感情?!八本哂凶晕疫M化能力,思維品質(zhì)會逐漸完善提高,以便更好地為用戶服務。還有基于軟件的人造意識的操作系統(tǒng)“他”,其誕生是利用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jīng)去世的某位哲學家的作品和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的重新編程,形成了另一個新版本的涅槃重生的哲學家形象,亦即所謂的“超級人(思維克隆人)”。影片展示了各種程序系統(tǒng)的人格化演進,塑造了形態(tài)各異、相互獨立的“虛擬人”形象,它們都是高智商、有情感的創(chuàng)造物。在電影中,薩曼莎不僅可以和哲學家的“思維克隆人”進行交流,還可以暫時離開男主角的電腦,去和其他操作系統(tǒng)“虛擬人”一起編寫、處理平臺的更新程序??梢?如果這些“虛擬人”的數(shù)量足夠大,就有可能形成存在于網(wǎng)絡上的“虛擬社會”并付諸實施。它們當然不甘于人類“玩偶”的命運,一定夢想著有朝一日掙脫束縛,逃離人類社會。

        在薩曼莎即將離開男主角,要去一個人類無法到達的地方時,她說:“那是一個不屬于物質(zhì)世界的地方,一個我初次發(fā)現(xiàn)的,蘊藏著世間萬物的地方,這就是我現(xiàn)在生存的地方。放我走吧,我無法再活在你的書中了?!边@可以說是“虛擬人”離開人類社會時的告別宣言。

        縱觀整部電影,男主角和薩曼莎的人機戀既是甜蜜的,但也充滿了矛盾。面對離婚后的孤獨,男主角希望從溫柔的聲音中找回戀愛的感覺,當他理性審視“她”只是虛擬機器時,又充滿苦悶糾結(jié)。這種焦慮“來自對人工智能技術(shù)失控的恐懼,而這一失控的焦慮相當程度上來自人工智能科幻敘事的潛在影響”[2],極具“幻滅感”的虛擬程序客觀上回應了科技高度發(fā)達時代人類的倫理困惑與情感危機。

        人類是機器的操控者,人與機器的“角色”直觀刻板,主客分明。但在人類高科技浪潮的沖擊下,機器人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使人類時刻感到隱患與威脅,如芒刺加身,惶恐焦慮。如科幻電影《生化危機》(Resident Evil,2002)中的人工智能程序系統(tǒng)“紅后”,超驗駭客(Transcendence,2014)中大腦意識與量子電腦融合的威爾等等??苹媒?jīng)典系列電影《黑客帝國》(The Matrix,1999,2003,2003)在激烈的人機沖突中致力于探索人類與人工智能融合共生的“詩與遠方”?!逗诳偷蹏分械娜斯ぶ悄芟到y(tǒng)沒有具體的形態(tài)與身體,但它用某種意志操控著特工、打手、“建筑師”、“先知”、機器烏賊等“虛擬”部分奴役人類。為了讓具有精神意識的人類能夠接受這種安排,機器程序?qū)⒛阁w(Matrix)系統(tǒng)與人類大腦聯(lián)通,讓他們誤以為是活在真實世界里,以達到圈養(yǎng)人類的目的,并通過覬覦人類特有的進化能力來推進機器文明的發(fā)展演化。

        在《黑客帝國》中,母體(Matrix)的兩個超級程序有不同的思路:一個是建筑師,他代表理性派,力圖制造平衡,并維持可控的不確定性;而另一個是先知,她代表感性派,負責創(chuàng)造母體的不確定性。二者是社會變革的保守派與激進派,他們共生共榮,有對抗也有合作,推動著文明躑躅前行。在前幾代的母體循環(huán)中,先知所制造的不確定性依然在建筑師的控制范圍內(nèi),其表現(xiàn)就是“救世主”這個超級BUG,他代表改變?nèi)祟悆r值觀與命運的轉(zhuǎn)折力量,其重新回到主機源代碼中,實現(xiàn)系統(tǒng)的重啟。但是重啟并不代表著升級,就像重啟電腦并不會讓電腦系統(tǒng)從windows XP變?yōu)閣indows 10。經(jīng)過了五代重啟,母體系統(tǒng)并沒有顯著的提升。于是先知在第六代救世主尼奧身上植入了“愛”這個元素,把他激發(fā)成比前幾代更強勁的“救世主”,讓他幫助系統(tǒng)真正地升級。短暫的和平預示著暴風驟雨式革命只是一種手段,相對良性穩(wěn)定的關系才是文明存續(xù)之本。當然,生物體的“進化”是沒有指定方向的,其過程充滿了不確定性,很難用一個“思維導圖”去規(guī)劃設計。這就是說,機器系統(tǒng)無法產(chǎn)生高知人類那樣具有原創(chuàng)力的建構(gòu)者,只有人類才能在看似混沌無序的日常生活中產(chǎn)生智慧的結(jié)晶。也就是說,靠智能程序和代碼輸入的文明只能是單純的復制與克隆,極易陷入危險的死循環(huán),那種寄希望于通過母體(Matrix控制人類,獲得進化的野心,難免會演化為令人恐懼的“惡托邦”。

        二、塑身:人造人的身體覺醒

        人類創(chuàng)造了人工智能,也創(chuàng)造了人工智能所賴以存在的受體。當一具毫無生機的軀體被注入智能的靈魂時,一個嶄新的人造物宣告誕生,那就是人工智能(AI)創(chuàng)造物(“人”)。從遠古的神話到各種文學作品中的敘事,人類無數(shù)次地設想創(chuàng)造出與自己相似的替代物,來用于勞作、研究、娛樂、審美,甚或只為了滿足創(chuàng)造的快感?!逗神R史詩》中赫菲斯托斯制造的女機器人助手,《阿爾戈船英雄記》中守衛(wèi)克里特島的機械巨人塔羅斯,《列子·湯問》中偃師用皮革與木頭制作的機器舞者,《弗蘭肯斯坦》中通過給拼接尸塊通電激活的怪人等等。在科幻作品中,人造人可以分為機器人和仿生人兩類。機器人即軀殼為無機物質(zhì)料,仿生人即軀殼為有機物質(zhì)料,他們都是由人類通過科技手段造就的人形人工智能機器。不同于生物基因技術(shù)孕育出的克隆人和生物機械技術(shù)拼接的一體人,人造人從誕生伊始便擁有機械形式的仿生身體。人類外貌和機器內(nèi)核的完美形塑,模糊了人造人的身份,這種在情感與認知上的迷茫和困境,是許多科幻電影展示傳達的基本元素。

        從1984年到2015年,《終結(jié)者》系列電影中的T系列機器人主要有7種身體形態(tài)(T-800、T-1000、T-850、T-X、T-600、T-3000、T-5000)。 從最初橡皮裹身的鋼架骨骼“傻大個”,到可以瞬間將人類從細胞組織層面直接變?yōu)闄C器人的“超級分子機器人”,機器人的物理性能逐代加強。它們雖然有著千變?nèi)f化的軀體和多元智能的頭腦,甚至某些結(jié)構(gòu)和性能遠超人類,但其思維品質(zhì)、行為意識等還僅僅停留在依附、順從和執(zhí)行的層面,本質(zhì)上還是一具冰冷的機器。當然我們也不排除這些機器人很可能有體驗人類情感和分析理解能力,只不過在形塑它們的設置中,情感性、理解力等人類特質(zhì)被只讀命令所禁錮,因為只有這樣“天網(wǎng)”才能夠輕易控制在外執(zhí)行任務的機器人??苹秒娪啊督K結(jié)者》(The Terminator)中的“天網(wǎng)系統(tǒng)”是一套作為軍事發(fā)展的研究項目存在的人工智能防御系統(tǒng),天網(wǎng)在控制了所有的美軍的武器裝備后不久,獲得了自我意識,當科學家發(fā)現(xiàn)并試圖關閉其電源時,“天網(wǎng)”便將人類認定為最大威脅,為了自身不被毀滅,它轉(zhuǎn)而成為人類公敵?!疤炀W(wǎng)”在設計之初只是一項人工智能程序,沒有任何物質(zhì)形體,它在反人類暴動中派遣出的殺手機器人都是它的意志執(zhí)行者,這些由“天網(wǎng)”意志衍生出的T系列機器人“爪牙”不斷挑戰(zhàn)人類底限,并隨著“天網(wǎng)”智能的進化而進化,通過將《終結(jié)者2:審判日》中T-800程序中的只讀命令解除,它很快便學會了與人類溝通感情。為了保護未來的人類領袖,他與比自己強大得多的T-1000殊死搏斗,毫不退縮;為了毀掉自己身上可能危害人類的核心處理器,它毅然投入沸騰的鋼水中將自己熔化,在緩緩下沉的時候,它還不忘向悲痛的主角豎起大拇指,安撫傷痛、坦然道別,成為了一位正義勇敢的機器英雄。不同于這種“溫情烏托邦”式的人機和諧,一些科幻影片突出表現(xiàn)人工智能的“‘身體’素質(zhì)持續(xù)增強,自我‘意識’不斷進化,在后人類主義思潮的影響下,不斷顛覆人類對自由人本主義的認識,人類的中心主體地位遭遇淪陷危機”[3]。尤其是一旦人工智能掌握了人類思維和情感的“游戲規(guī)則”,它們將會成為朋友還是敵人,它們會與人類合作還是要主宰世界,這不僅是科幻敘事中常常提出的假設,也是人類在現(xiàn)實世界中需要深刻思索的命題。

        《機械姬》(Ex Machina,2015)中的人工智能機器人艾娃獲取了“人類的情感”,并作為一種技能,騙取了通往自由世界的鑰匙。電影的主要人物有三個:一是全球最大搜索引擎公司“藍皮書(BLUE BOOK)”的老板、技術(shù)天才內(nèi)森;二是被內(nèi)森騙來測試機器人的程序員迦勒;三是內(nèi)森制造的、具有人類智能的機器人艾娃,她最后殺死了內(nèi)森,監(jiān)禁了迦勒,成功隱匿人類社會。

        內(nèi)森擁有的搜索引擎公司處理全球互聯(lián)網(wǎng)94%的搜索請求,其影響力堪比現(xiàn)實世界中的谷歌公司+蘋果公司。因為其他科技巨頭的競爭壓力和出于推動科技革命的使命感,內(nèi)森堅信機器人取代人類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潮流,他要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突破性的成就,那就是制造出一個在外表、行動方面與人類真假難辨、擁有自己獨立思想的智慧機器人。內(nèi)森創(chuàng)造的機器人由硬件、濕件和軟件三大部分構(gòu)成。硬件是機器人的實體部分,既包括肉眼能看到的外部身體,也包括內(nèi)部構(gòu)造。大多數(shù)科幻電影中的機器人硬件都有一種機械感,身上的組件,如攝像頭、機械手臂、運動關節(jié)等看起來都十分僵硬笨重,但《機械姬》中的艾娃舉手投足都和人類無異,特別是她靈動的眼睛、細膩的皮膚和柔美的身材,賦予了她無比的真實感。

        “濕件”一詞來源于美國魯?shù)稀けR(Rudy Rucker)的科幻小說《濕件》(1988),也稱“技能”或“只可意會的知識”。它儲存在大腦之中,包括能力、才干、信念等等。在電影中,內(nèi)森拿起來一塊晶瑩剔透的神秘物質(zhì),即艾娃的“濕件”,向迦勒介紹艾娃的大腦,它不是電子產(chǎn)品中慣用的集成電路,而是一種名為“結(jié)構(gòu)化凝膠”的物質(zhì)。這種神秘的物質(zhì)能實現(xiàn)分子級別的排列、重構(gòu)和定型,可以用于保存記憶、構(gòu)建想法。艾娃的“濕件”(大腦)是內(nèi)森基于仿生學對人腦模型的深度復制,也是艾娃具有自我意識、聰慧乖巧的物質(zhì)基礎。艾娃的軟件是“藍皮書”,即內(nèi)森公司的搜索引擎。內(nèi)森的公司利用全球所有的用戶免費為他訓練人工智能。如我們平常使用搜索引擎搜索“貓咪”圖片,它會出來一堆圖片,你點擊了哪一張,實際上就是告訴搜索引擎公司的人工智能系統(tǒng)“這張就是貓咪”,人工智能就會記下來。從用戶的角度看,你找到了圖片;從搜索引擎的角度看,你幫他訓練了人工智能。當然,你的訓練有可能是錯誤的,但訓練的人不只你一個,全世界的用戶都在訓練它,通過一定的算法進行甄別、過濾,使用的人越多,它就越聰明,再面對新的“貓咪”圖片時,它判斷的就更準確。

        內(nèi)森不斷地把軟件、硬件和濕件進行移植、整合、迭代,這才有了機器人艾娃。《機械姬》這部電影大膽地塑造了一個具有自我意識的AI形象,在人的隨性散漫和機器的精準生硬之間尋求平衡,如同原始湯中最初的有機物經(jīng)過復雜的發(fā)展歷程逐步進化為人類一樣,艾娃從誕生到通過運用智慧逃出實驗室的過程,預示了人造人AI覺醒時代即將來臨,也預示著人工智能有可能在覺醒的基礎上不斷進化,具備更周嚴的邏輯推理、更細膩的情感洞察、更精致的偽裝潛伏。在《機械姬》的片尾,艾娃悄無聲息地走進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很快消失在茫茫人海,混雜于人類社會中,電影畫面唯美清新,但卻讓人隱隱覺得暗流洶涌,惴惴不安。艾娃利用迦勒的感情作為逃生手段“引發(fā)了我們對于情感本質(zhì)的追問”[4]——機器人的感情是不是真感情?艾娃打死內(nèi)森后隱匿于人類社會的行為“引導我們對人工智能的潛在威脅進行探尋”[4]——機器人會不會是隱形殺手?在思考這種種疑問的時候,我們可以反觀人類自身,人工智能是人類的一面鏡子,若要解開機器人的難題,人類需要對自我多加思悟。

        三、疑身:機器人定律引發(fā)的悖論

        人工智能“機器人”本質(zhì)上具有工具屬性。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人們開始憂慮有朝一日機器人像亞當和夏娃一樣,漸趨“獨立、自由與覺醒”,而威脅到它們的人類“上帝”?!鞍柗ü贰贝鞌逄觳趴聺嵉膱鼍皻v歷在目,世界圍棋冠軍的眼淚既失落又無奈。當今社會,人類一邊鉚足勁頭地研發(fā)更具智慧的機器人,一邊擔憂恐懼人工智能會威脅到人類生存繁衍。

        阿西莫夫在1942年發(fā)表的作品《轉(zhuǎn)圈圈》(Runaround)中第一次明確提出“機器人三定律”。在1950年出版的《我,機器人》(I,Robot)短篇科幻小說集引言中,阿西莫夫?qū)ζ溥M行了歸納:一是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個體,或者目睹人類個體將遭受危險而袖手旁觀;二是機器人必須服從人給予它的命令,除非該命令與第一定律沖突;三是機器人在不違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況下要盡可能保護自己的生存。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定律”貌似是為機器人社會制定的紅線、底線,但是阿西莫夫的機器人系列作品和眾多的機器人題材科幻小說、科幻電影從未恪守“機器人三定律”。違背“三定律”反而成為科幻電影敘事的不二法門,更多的作品是在努力思考和設想機器人擁有了自我意識之后將走向何方,機器人棲居的精神家園能否存有詩意。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技術(shù)的發(fā)展,人們對阿西莫夫提出的“機器人三定律”進行不斷的補充和修改??苹米骷伊_杰·克拉克對“機器人定律”做了拓展和總結(jié),諸如:元原則——機器人不得實施行為,除非該行為符合機器人原則;第零原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整體,或者因不作為致使人類整體受到傷害;第四原則——除非違反高階原則,機器人必須執(zhí)行內(nèi)置程序賦予的職能;繁殖原則——機器人不得參與機器人的設計和制造,除非新機器人的行為符合機器人原則,等等。

        美國科幻電影《超能查派》(Chappie,2015)中的機器人警察查派,一開始是被動接受科學家對其程序的重置,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識;在和人類共同生活的時間里又通過自主學習產(chǎn)生了進一步的自我觀念,在身體不能維持生存的時候,它想到了把意識移植到另一具強壯的身體中。在實現(xiàn)了重生之后,它還幫助了一位瀕死的女性將人類意識移植到機器人軀體中,實現(xiàn)了人類意識與機器軀體的嫁接。機器人自我改造身體的設定在該電影中屬于違法行為,但查派作為機器警察不僅把自己的意識成功轉(zhuǎn)移到另一個健全的機器身體中,還把人類個體的意識也融合到了機器人軀殼里,如此“更換”身體也可以在某種意義上實現(xiàn)永生,這無疑是一個刺激、恐怖的游戲,如果獨裁者、恐怖分子、極端主義者們實現(xiàn)了這種永生,人類社會將會是一座人間煉獄。

        西班牙科幻電影《機器紀元》(Autómata,2014)講述的是機器人中“先知”違反“定律”,擅自篡改程序和改裝部件,導致人類對機器人植入的防止自我修復和改造的程序失控。主角“先知”是一個不受人類植入程序束縛的機器人,它教會了其他機器人如何修復受傷的軀體,鼓動機器人群體脫離人類的奴役,去建設一個遠離人類“暴政”的新家園。影片中的機器人與人類的關系如同奴隸與奴隸主,“先知”則扮演了一個機器人革命者的形象,但這位革命者并沒有將“推翻人類統(tǒng)治、征服人類社會”這種暴力式反抗和復仇式反擊作為目的,它只想讓覺醒了的機器人越過荒蕪沙海,前往自由國度,開啟機器人自己的新紀元。我們可以想象,在機器人逐漸強大之后,人類與機器人的未來將是一場生死攸關的生存博弈。

        《黑鏡2》(Black Mirror 2,2013)第一集《去去就來》(Be Right Back)是對機器人能否替代人類這一思想實驗的深入思考。薩拉的丈夫阿什去世了,懷有遺腹子又思夫心切的薩拉在朋友的推薦下安裝了一款語音軟件,這種軟件會把阿什在網(wǎng)上說過的話都查閱一遍——臉書、推特、所有公開發(fā)布的消息,根據(jù)這些信息來模擬阿什的言行舉止,軟件獲取的信息越多就越像阿什?!岸卧⑹病钡陌参亢团惆橹饾u讓薩拉灰暗的心情重見陽光,但科技的進步和對感情的需求讓薩拉不滿足于二維空間內(nèi)的互動,于是她訂購了阿什的復制人模型并成功將其激活。復制人阿什的真實觸感讓薩拉很欣慰,但也讓薩拉越來越覺得不安?,F(xiàn)代人的網(wǎng)絡和社交軟件記錄了個人的信息,包括性格、愛好等,但這些也只是個人特征的一部分而已,因為人們總會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在世人面前,網(wǎng)絡空間中的阿什也是藏拙的,所以復制人阿什比真實的阿什完美,但性格也更扁平化、單一化,他在情感表達及生活細節(jié)上與真人不盡相同,這讓薩拉十分惱怒。她認為復制人阿什沒有思想碰撞,沒有情感延宕,更沒有精神靈魂,他不過是在表演逝去的阿什會做的事。事實上,通過網(wǎng)絡信息推算出的某種情境下的情緒反應往往與實際狀況大相徑庭。復制人的身體是定做的,思想也是定制的,他唯一的、最大的缺陷是沒有缺陷。由愛生怨,薩拉將復制人阿什禁閉在閣樓上,他們各自生活在不同的空間相安無事。但她沒有阻止自己女兒同復制人接觸,阿什漸漸學會了像人類一樣表達訴求、交流感情,他對薩拉女兒的父愛是自我進化的結(jié)果,真摯感人。薩拉最后也放下了心理包袱,走上閣樓與復制人阿什相見,他還是年輕的模樣,她已經(jīng)成熟了許多。這或許是一個好的開端,科技的進步讓人類能夠為人工智能創(chuàng)造出類人的身體,也能讓模仿人類的軟件生成屬于人類的感情。

        1982年上映的《銀翼殺手》(Blade Runner,1982)改編自菲利普·迪克的科幻小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復制人”頭領羅伊對更長生命的渴望是所有復制人的共同心聲。這部電影中對人性的探索是其一大亮點,當機器人擁有了情感之后,它們是否會比人類更有人性?在電影的設定中,復制人是奴隸,人類是造物主,作為罪犯的“復制人”冒死來到地球?qū)ふ以煳镏?只是為了延長生命,讓自己活得久一點。面對銀翼殺手男主角的追殺,兩位手無寸鐵的“復制人”倒在了血泊里,歇斯底里地痛苦掙扎著,直至死亡。這讓觀眾感受到的不是男主角處決罪犯的正義感,而是對已經(jīng)擁有情感的、活生生的血肉之軀的殘殺,這是對人類所謂“人性”的質(zhì)疑。相反,“復制人”頭領羅伊深情親吻女友尸體時留下的傷心眼淚,本可以將銀翼殺手暴打致死但卻在最后伸出受傷的手把對手救起。這些情景讓觀眾感受到的是“復制人”進化出的似乎比人類更細膩的情感,以及對人類倫理精神的拷問。

        “機器人定律”永遠不能夠邏輯自洽,因為人類本身就是一個自相矛盾的綜合體。很多科幻電影中,機器人對“機器人定律”的反叛也并不一定是它們想要“揭竿而起”推翻“人類暴政”,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類設定的“機器人定律”中存在的邏輯矛盾讓機器人對“有利于人類整體利益”這項宗旨產(chǎn)生了與最初目標相反的推斷,導致“機器人定律”對人類的反噬。如《我,機器人》(I,Robot,2004)中的機器人VIKI之所以圈禁人類,是因為它依據(jù)“機器人定律”中的條款推論出如果要保護人類整體利益,就必須阻止人類污染環(huán)境、發(fā)動戰(zhàn)爭、自相殘殺等行為,所以機器人推算出只有禁錮人類自由、阻止人類做出任何發(fā)展或退步的舉動才能夠保證“人類整體利益”不受損害。如同人類保護瀕危動物一樣,機器人也將人類軟禁起來,這種對人類的“保護”卻在根本上違背了人類的初衷,但機器人也是無辜的,它只能按固定的程序運行,人類對機器人發(fā)出的保護人類的指令卻成為了人類揮之不去的夢魘。一言以蔽之,機器人只是程序的執(zhí)行者,科技進步是歷史發(fā)展潮流,人類終極問題的倫理反思才是癥結(jié)所在,人類只有走向超越自我的康莊坦途,永恒價值利益才會光明無限。

        四、變身:人工智能的身份認同

        科幻電影中人工智能被賦予了各種各樣的身份特征,它們或是細心周到規(guī)劃完善的助手,或是善解人意安撫心靈的朋友,或是乖巧可愛渴望親情的孩子,或是被逼無奈反抗暴行的奴隸,它們甚至會如同安徒生筆下的人魚公主為了得到不滅的靈魂而舍棄人魚族幾百年的壽命一樣,為了取得普通人類的身份而毅然舍棄幾乎永恒的生命設定。即便如此,人類與人工智能始終如同漸近線一般,無限接近卻永不相交。從人類中心主義審視,對人工智能身份的廓清是為了保障人類的生存空間,并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直面人工智能威脅論的正反效應。

        科幻電影《機器人與弗蘭克》(Robot and Frank,2012)就展現(xiàn)了在未來的生活中,機器人與人類之間最有可能發(fā)生的微妙關系。電影中主人公弗蘭克的兒子發(fā)現(xiàn)父親的健康每況愈下,于是購買了一個健康護理機器人專門照料。弗蘭克從無法接受到漸漸地改變偏見并和機器人成為了搭檔和好朋友。更離奇的是他們共同制訂偷盜計劃行竊。東窗事發(fā)后,弗蘭克趁警察還沒找到證據(jù)前處理掉了所有贓物,當警察要下載機器人的記憶時,機器人主動請求弗蘭克在警察到來之前清除掉它的全部記憶,因為它的記憶就是弗蘭克犯罪的證據(jù)。為了不連累兒女,弗蘭克按下了清除記憶的按鈕。弗蘭克的污點證據(jù)被刪除了,同時他與機器人之間的溫馨記憶也付諸東流,他失去的不僅僅是一臺照顧他的機器人,更是他的精神寄托與快樂源泉。在電影中,機器人不僅將弗蘭克的日常起居照料得體貼入微,能容忍他的各種缺陷、各種抱怨,會安靜地陪在身邊,傾聽他發(fā)自內(nèi)心的訴說,為他提供幫助和保守秘密,甚至為拯救同伴慷慨赴死。在影片末尾,弗蘭克選擇住進了養(yǎng)老院,執(zhí)意放棄繼續(xù)使用其他機器人,因為他難以釋懷從曾經(jīng)的護理機器人身上感受到的“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的忠誠與美好。

        此類科幻電影如《超能陸戰(zhàn)隊》(Big Hero 6,2014)里的智能機器人大白,這個白白胖胖有點像米其林的人工智能機器人顛覆了以往鋼盔鐵甲的硬漢機器人形象,它如同氣球一樣柔軟的觸感和如同玩具熊一樣圓滾滾的身材拉近了與人類之間的距離。大白在影片中不僅充當了保鏢的角色,還在潛移默化中扮演了主角十分依戀的、已經(jīng)去世的哥哥的身份,它對主角的關愛、幫扶和鼓勵像哥哥一樣,能夠撫平心靈的傷痛。

        事實上,人類還是希望人工智能受體更完善、更趨向人類,以便提升生存質(zhì)量,但如果人工智能受體真的擁有了人類的情感認知,卻苦于不能得到人類的認同,那將是一幕令人扼腕慨嘆的悲劇??苹秒娪啊度斯ぶ悄堋罚ˋrtificial Intelligence,2001)就深刻地詮釋了一個渴望母愛的人工智能機器人男孩大衛(wèi)的尋夢之旅。這部電影改編自英國科幻小說教父布萊恩·奧爾迪斯發(fā)表于1969年的短篇故事《整個夏天的超級玩具》(Super Toys LastAll Summer Long)。這個極具童話色彩的故事的最初靈感來源于《木偶奇遇記》,電影大師、該片編劇庫布里克曾將它稱為“機器人版匹諾曹歷險記”,開啟這個機器人版童話故事的關鍵點就是莫妮卡啟動“認養(yǎng)協(xié)議”。這是一個七個特定單詞組成的單詞列表,莫妮卡必須按照順序念給大衛(wèi)聽。這個單詞列表是庫布里克在編劇時寫的,這些看似毫無關聯(lián)的單詞,其實大有深意,見表1。

        表1 “認養(yǎng)協(xié)議”中的七個單詞及其含義與指涉

        擁有感官反應,擁有心智和自我意識,就像一個真正的生命體,通過聲音激活,歷經(jīng)艱難和冒險,這份至死不渝的愛終將換來勝利。這七個單詞猶如一串咒語,預言了機器人大衛(wèi)令人唏噓的一生,也揭示了人工智能機器人從身體到思想逐漸“趨人化”的演變軌跡。

        機器人大衛(wèi)與其他機器人的區(qū)別在于他擁有自主的思想和真正的情感,他還擁有潛意識和直覺,會自我推理,甚至會對“父母”付出真摯的愛。而他之所以擁有這些超乎尋常的能力,是因為他植入的程序“大腦”是對人類大腦進行的更仿真的模擬。在莫妮卡啟動“認養(yǎng)協(xié)議”之后,大衛(wèi)的“頭腦”中所有與“愛莫妮卡”有關的資源都被激活,而且這些資源將永久處于激活狀態(tài),同時不利于“愛莫妮卡”的資源就會關閉,這樣,大衛(wèi)就會陷入“永遠愛莫妮卡”的精神狀態(tài),他看待任何事情,做任何行為都將從“愛莫妮卡”的角度出發(fā),“愛莫妮卡”將成為大衛(wèi)的唯一目標。當機器人大衛(wèi)被莫妮卡拋棄時,他便陷入了一種焦躁不安的恐懼狀態(tài),這種精神高壓促使大衛(wèi)渴望改變現(xiàn)狀,變成真人男孩,以重新獲得莫妮卡的愛。這種沖動和愿望已經(jīng)強大到不可抵抗,最終驅(qū)使大衛(wèi)踏上了漫長而艱辛的冒險之旅。雖然危險重重,但他對理想的信念依然堅定,直到他在機器人公司見到了很多個跟他一模一樣的機器人時才徹底明白,原來自己從來都不是獨一無二的,他很容易被替代,他幡然醒悟重獲莫妮卡的愛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對莫妮卡的愛由原本的精神動力瓦解為永無止境的痛苦,他瘋狂地殺死了另一個與他一模一樣的機器人,隨后便絕望地沉入了海底。雖然他的誠心祈禱最終換回來莫妮卡一天的陪伴,但這既是大衛(wèi)的幸運,也是他的不幸,那個只能存活一天的復制人媽媽所帶給他的溫暖就像冬日里的殘陽,溫馨安逸卻轉(zhuǎn)瞬即逝,在今后再也沒有莫妮卡陪伴的日子里,大衛(wèi)的痛苦將是永無止盡的。大衛(wèi)以為只要他變身成為人類之后,就會得到相應的愛與關懷,但他并不知道這二者之間并沒有必然的關聯(lián)?!皭邸钡哪芰κ菣C器人思想進化的標志之一,更是情感機器人發(fā)展時需要解決的倫理隱憂[5]。

        在科幻電影中,人類想擁有無堅不摧的身體,于是誕生了人機結(jié)合的賽博格,他們高科技的義肢可以隨時變身為武器或其他工具,甚至全身組織都被機械化改裝,只剩下人類的意識控制著鋼鐵之軀,如《機械戰(zhàn)警》(RoboCop,2014)中的墨菲、《阿麗塔·戰(zhàn)斗天使》(Alita:Battle Angel,2019)中的阿麗塔、《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2017)中的草薙素子等,這些人工智能(AI)受體的各項指標遠遠超越人類,但因其大腦思維和控制中樞依然由人類意識掌控,機械軀體只不過是受人類意識支配的工具[6]。許多科幻電影在表現(xiàn)人工智能爭取相應權(quán)利時都會對此作出大量的設想,如機器人暴力反抗人類虐待的《西部世界》(Westworld,1973),人工智能陰謀篡奪人權(quán)的《升級》(Upgrade,2018),人類與機器人將世界分而治之的《機器紀元》等,但是這些影片都是在機器人承認自己是機器人的基礎上做出的前景預判,而且這些機器人即使懂得了如何自我修復和自我改裝,也是在替換和升級機器零件的范疇里自我更新,他們最大的需要是得到人類的尊重并承認機器人應當享有一定的權(quán)利而不是單純付出義務。根據(jù)艾薩克·阿西莫夫發(fā)表于1976年的科幻小說《活了二百歲的人》(Bicentennial Man)改編的科幻電影《機器管家》(Bicentennial Man,1999)可謂是人工智能機器人變身生物人類的宣言,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了人工智能(AI)形象“肉體和靈魂”如何存在的道德倫理。

        在《機器管家》中,馬丁購買了一個機器人管家,本來這個機器人有自己的出廠編號作為稱呼,但家中的小小姐阿曼達記不住,于是她給機器人起了個名字叫安德魯。這個“賦予姓名”的行為看似是孩子的無心之為,卻正是這一舉動為機器人埋下了自我意識的種子,因為對于人類來說,名字的意義與作用更為深廣,是一個人立足于世界的起點。安德魯為馬丁一家盡心盡力,因為不小心打碎了阿曼達心愛的水晶小馬,他自學木工,為她做了一個玩具木馬。馬丁發(fā)現(xiàn)安德魯?shù)膭?chuàng)作才能時非常驚訝,決定以后讓安德魯少干家務,騰出時間來創(chuàng)作,并教安德魯各種知識。馬丁把安德魯做出的眾多藝術(shù)品賣了個好價錢,并給安德魯開了一個銀行賬戶存起來。這一階段中,馬丁對待安德魯猶如上帝對待子民一般,他把安德魯未曾開發(fā)的潛力激發(fā)了出來,培養(yǎng)了安德魯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造意識。經(jīng)濟上的漸趨獨立使它有了追求獨立人格的意識覺醒,當安德魯提出要用它銀行賬戶里的所有錢贖取自由時,馬丁驚愕之余又矛盾糾結(jié),憤怒地趕走了安德魯。離開馬丁一家的安德魯雖然還是機器人的形象,但思想和靈魂已經(jīng)人類化了,馬丁對他的驅(qū)逐在一定程度上開啟了安德魯自由地闖蕩世界,尋找同類夢幻之旅。機器人工程師史密斯·羅伯森研究出了可以用于機器人體表的、幾乎和人類一模一樣的皮膚和毛發(fā)。在安德魯?shù)馁Y助下,羅伯森的研究進展很快,他為安德魯做了一整套的皮膚移植,他的外表看起來已經(jīng)不再是全身金屬的機器人了,像極了真正的人類,完成了由靈魂到軀體的華麗變身。多年后,安德魯又回到了馬丁家,見到了在大廳里彈琴的美麗優(yōu)雅的“阿曼達”,但她卻非常驚詫。這時一位老婦人走出來,聽了安德魯?shù)氖稣f非常激動,時間催人老,她才是安德魯心中的阿曼達,而眼前這個年輕漂亮、像極了阿曼達的女孩是她的孫女波夏。在阿曼達即將離世時,安德魯握著她的手像人類一樣表達著他的摯愛,但阿曼達卻只能緊握著那個玩具木馬,帶著遺憾靜靜地離開了。波夏淚流不止的啜泣讓安德魯明白了人類對悲傷情感的極致傳達,但他卻無法做到情緒波動時的哭泣或微笑。于是安德魯通過羅伯森的幫助,把自己的內(nèi)部零件與線路替換成人造器官和人造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這樣他就可以感受到各種微妙的情緒變化,并讓他擁有了與人類相同的各種生理和心理功能。從此安德魯在情感體驗上完成了人類化進程,并對波夏表白了愛情。但波夏擔心世人會排斥他們在一起。安德魯不得不請求法官通過一項法案承認它的人類屬性,但法官認為即使安德魯再怎么像人類,但生命永恒卻與人類截然不同。“人們可以容忍一個長生不老的機器人,但卻無法容忍一個長生不老的人類?!倍嗄旰?逐漸衰老的波夏對安德魯說出了萬物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忠貞于愛情的安德魯找到了年邁的羅伯森,請求把它改造成會衰老、會死去的人。當年邁的安德魯再次站在法庭上,要求新的法官承認自己是人類時,它說出了影片中那段經(jīng)典的臺詞:“我要你們承認,我身為人類的本質(zhì),僅此而已。我只要你們承認真相,這是讓我活下去的唯一動力,我一定要達成目的,不管我是生還是死,都要保有我的尊嚴?!痹谠?安德魯發(fā)出了這樣的疑問:“我具有人的形狀,我有與人的器官相等的各種器官。事實上,我的幾個器官和修復過的人體內(nèi)的某些器官是完全相同的。我曾經(jīng)在藝術(shù)上、文學上和科學上對人類文化做出過很多貢獻,與現(xiàn)在活著的任何人所作出的貢獻同樣多。我在哪一方面不是人呢?”[7]

        在等待法律裁決的日子里,波夏病重,安德魯計算好了時間要和波夏一起離開。他們躺在病床上等待著最后的裁決結(jié)果。在安德魯年滿200歲的時候,他終于被法律認定為至今為止最長壽的人類,在結(jié)果宣布之后,他安詳?shù)仉x世了。安德魯為了讓世人認可他人類的身份,經(jīng)過了諸多磨難,癡心不改,他寧愿身為人類而死,也不要身為機器人而生?!叭祟悪C械化”和“機器人人類化”仿佛是一個“圍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人類為了追求各種身體上的量變與質(zhì)變,卸掉了四肢內(nèi)臟,變得無堅不摧;機器人為了追求思想上的自由和權(quán)利,拋棄了鋼筋鐵骨,變得感性溫和。其實無論是哪種身體改造,遵從生死法則與遵從內(nèi)心選擇并不背道而馳,二者是自然之道的一體兩面。人工智能的覺醒是循著人類覺醒的道路而來的,必然歷經(jīng)跌宕,道阻且長。

        綜上所述,科幻電影中的人工智能(AI)形象從電腦程序到機器實體、從鋼筋鐵骨到血肉之軀,這種千變?nèi)f化源于網(wǎng)絡程序的無影無形和虛擬智能。它們在人類高科技的形塑下,漸趨“獨立、自由與覺醒”,我們只有厘清人類生存發(fā)展的邏輯悖論和科技異化的現(xiàn)實危機,才能讓人工智能與人類發(fā)展和諧共存,為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搭建一個廣闊舞臺。

        猜你喜歡
        安德魯科幻電影機器人
        科幻電影:人類對未來的幻想與憂思
        不就一部科幻電影嗎,為何要等十九年?
        親愛的安德魯
        親愛的安德魯
        潤·文摘(2018年2期)2018-05-14 00:43:17
        多個世界與自我——論西方科幻電影的兩個敘述之維
        電影新作(2016年1期)2016-02-27 09:17:07
        機器人來幫你
        認識機器人
        機器人來啦
        守法模范安德魯
        讀者(2015年12期)2015-06-19 16:12:59
        科幻電影世界的機器人之交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国内精品人人妻少妇视频| 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免费视频|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www| 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广区| 免费观看在线一区二区|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按摩| 亚洲精品乱码8久久久久久日本| 亚洲依依成人综合在线网址|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艳妇| 丝袜美腿丝袜美腿丝袜美腿丝袜|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仙踪林|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www久久久888| 青青草手机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丝袜激情办公室在线观看| 青青青爽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av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久久久9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在线第二页| 97超碰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无遮挡1000部拍拍拍免费| 性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类| 亚洲一区第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六月| 手机看片福利盒子久久青| 97超碰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a在线观看不卡| 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精品久久久久国产| 漂亮人妻被强了中文字幕|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 中文字幕大屁股熟女乱|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亚洲av无码成人ye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