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文(中海油東方石化有限責任公司,海南 東方572600)
干氣制乙苯裝置有機熱載體燃氣加熱爐F101 是以烴化尾氣為燃料,以熱載體為載熱體,利用熱油循環(huán)泵強制熱載體液相循環(huán),在爐內吸熱升溫后,將熱能輸送給用熱設備,在放熱降溫后,返回加熱爐重新加熱的直流式特種工業(yè)爐。
型式:立式底燒盤管式
爐管內介質熱載體,液相循環(huán)使用。
加熱爐型號:YQL-10000Q 熱效率:≥92%
介質正常使用溫度250~305℃,最高315℃;
熱媒品種:NeoSK-OIL 500
壓力:熱載體入口1.1MPaG
熱媒流量:350~450m3/h/臺,加熱爐管內導熱油流量變化范圍60%~120%;
正常負荷(兩臺并聯(lián)操作)12.0298×106kcal/h,
熱媒爐數(shù)量:2 臺并聯(lián)操作,單臺最大負荷8.421×106 kcal/h,操作彈性50%~120%;
開工初期的燃料氣為催化干氣,正常工況燃料氣為烷基化尾氣和不凝氣混合氣。該加熱爐采用順控自動點火,負荷連續(xù)全自動調節(jié),非正常工況的安全報警及聯(lián)鎖保護。加熱爐的常規(guī)控制由DCS實現(xiàn),安全聯(lián)鎖保護由SYS實現(xiàn)。
乙苯裝置于2015 年1 月份開工運行,熱載體燃氣加熱爐F101同步投用。
在使用過程中,在裝置的幾次開工過程中,均出現(xiàn)了順控點火困難,只能采用人工強制點火,危險性大,開工初期低負荷時,火焰不穩(wěn)定,三取二火檢不易檢測到火焰易熄火導致聯(lián)鎖停機等問題。
同時,國家環(huán)保排放標準的升級,NOX排放由240mg/Nm3提高到不大于80mg/Nm3,導致NOX排放超標。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認真分析,查找原因,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運行期的燃料氣組分與原設計的燃料氣組分發(fā)生了變化,燃燒器對燃料氣的適應范圍較窄,燃燒效果不好,導致點火困難及燃燒不穩(wěn)定。燃料氣組分見表1、表2。
表2 現(xiàn)燃料氣組分
表1 原設計燃料氣組分
(2)原燃燒器的燃燒技術已不能滿足NOX排放要求。
(3)原燃燒器控制程序為PLC控制,改為DCS控制后,控制程序為廠家解密自編程序,控制精度與原程序有差距。
(4)鼓風機未配變頻器,風量不易控制。
針對所分析的原因,本次改造要達到以下目標:
(1)燃燒器要適用于各個階段燃料氣的組分,燃燒穩(wěn)定。
(2)選用高效燃燒器,NOX排放達標。
(3)自動點火一次成功率100%,負荷調節(jié)精確。
為達到本次改造目的,與多家燃燒器廠家進行交流,最終確定了改造方案,主要措施如下:
(1)選用新型燃燒器,燃燒器的火嘴設計要適用于三種工況燃料氣的組分。
(2)燃燒器采用二段燃料低NOX 燃燒技術,降低排放煙氣中的NOX排放。NOX濃度:<50mg/Nm3,熱效率≧92%。
(3)增加風機變頻器,便于風量調節(jié)。
(4)儀控主要改造內容:
F10A/B 加熱爐控制采用就地PLC 控制,實現(xiàn)點火(自動與手動)控制、燃燒器負荷自動調節(jié),即燃料氣的自動PID調節(jié)與助燃空氣比例調節(jié),確保熱媒出口溫度在控制范圍內±1℃的精度。實現(xiàn)燃燒系統(tǒng)不間斷連續(xù)穩(wěn)定運行、負荷20%~100%范圍內連續(xù)可調。
控制系統(tǒng)改造在保證原裝置結構基本不動的條件下,進行局部改造。
控制柜具有手動/自動點火操作功能、手動/自動溫度調節(jié)功能。采用就地點火方式。火焰檢測仍然采用三套火檢進行檢測。長明燈、主火檢仍采用原德國(DURAG)三套D-LX101智能紫外火檢,并設置火檢在燃燒器上的適合位置,保證火焰檢測的可靠性。
燃燒器控制系統(tǒng)采用西門子S7-200 進行控制,帶有通訊提供Modbus Rtu接口用于與DCS通信。
通過本次改造,以達到解決熱載體加熱爐所存在的問題,保證裝置的安全平穩(wěn)平穩(wěn)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