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兆利
近年來,城鄉(xiāng)道路不斷擴展,農村機動車保有量迅速增多,摩托車、三輪車、低速載貨汽車、家庭轎車等基本普及,群眾參與的交通出行活動大量存在。與此同時,由于安全出行意識淡薄等引發(fā)的交通事故也呈易發(fā)多發(fā)態(tài)勢。
案例:賈某、杜某等均為本村鄰居,同在縣城建筑工地打工,平時都是結伴而行。今年春節(jié)放假收工時,賈某無證駕駛無牌柴油三輪車載著杜某等同村人一起回家,當行駛至村后路口左轉彎時,因車速過快發(fā)生側翻,造成乘坐三輪車的杜某等6人不同程度受傷、三輪車損壞的交通事故。
說法:近年來,農用三輪車因其具有方便、快捷的特點,被農民們作為載貨、出行的常用工具。根據(jù)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0條的規(guī)定,三輪車、拖拉機和低速載貨汽車等農用車禁止載客。這是因為,此類車輛通常未經(jīng)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駕駛人也往往未取得駕駛資格,駕駛技能得不到保障,加上此類車輛車身重心偏高,裝載能力、行駛速度與制動性能等安全技術要求不相符合,缺少對乘員的安全保護措施,特別在坑洼不平、陡坡等路況下行駛、轉彎或掉頭時,極易發(fā)生交通事故。通過本案提醒廣大農民朋友,為了自身生命安全,切記不要乘坐農用車、貨車出行,更不要人貨混載。
案例:莊某駕駛輕型農用貨車沿城郊道路正常行駛途中,與一輛橫過馬路的電動自行車發(fā)生碰撞。最終,電動自行車駕駛者農民王大伯因搶救無效身亡。經(jīng)交警部門調查認定,這起事故與死者違規(guī)橫過機動車道有直接關系,
說法:本次交通事故中,王大伯的行為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70條“駕駛自行車、電動自行車、三輪車在路段上橫過機動車道,應當下車推行,有人行橫道或者行人過街設施的,應當從人行橫道或者行人過街設施通過;沒有人行橫道、沒有行人過街設施或者不便使用行人過街設施的,在確認安全后直行通過”的規(guī)定,是造成這起悲劇的主要原因。不可否認,由于年齡、知識結構等原因,農村群眾對突發(fā)情況的處置能力相對遲緩,加之日常接觸安全教育的機會偏少,對當前道路交通現(xiàn)狀缺乏清醒認識,不能全面把握和體會道路上的險情。如此種種原因,造成農民騎行電動車發(fā)生事故的數(shù)量逐年遞增。鑒于此,農民朋友在駕駛電動自行車出行時應自覺遵守交通法規(guī),做到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