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兵
安徽省蚌埠市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中,創(chuàng)新實施“456”工作模式,即突出“四力”、聚焦“五抓”、增強“六效”,建好用活文明實踐新平臺,全市已實現(xiàn)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居委會)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全覆蓋,已建成各級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共1261個,組建志愿服務隊伍1556支,招募志愿者14.3萬人,開展活動4萬多次。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在惠民、樂民中實現(xiàn)聚民、育民,文明蚌埠煥發(fā)出新氣象。
蚌埠市從陣地建設、隊伍組建、項目設計、對接手段、長效機制等入手,不斷突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凝聚力、生命力、吸引力、感召力。一是織好“陣地網”,突出文明實踐凝聚力。在全市建設“3+N”陣地組織架構,“3”即縣(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鄉(xiāng)鎮(zhèn)(街道)實踐所和村(居委會)實踐站,“N”是指文明實踐公交車專線、文明單位、主題公園廣場、企事業(yè)單位等服務群眾、聯(lián)系群眾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其中,公交公司利用公交車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專線,傳播黨的聲音、傳承先進文化、培育時代新風?;瓷蠀^(qū)果園社區(qū)依托便民直通車微信平臺、誠信驛站、家風家訓文化長廊、居民議事亭、新時代講堂、書香小屋等開展各項文明實踐活動,受到群眾歡迎。全市各級所、站努力實現(xiàn)“一所一特色、一站一品牌”。二是選好“輕騎兵”,突出文明實踐生命力。結合工作實際,建立“四傳四幫”志愿服務隊:以黨員干部、青年團員為主體組成傳理論幫扶志愿服務隊,以村級黨建指導員、黨組織書記、機關業(yè)務骨干為主體組成傳政策幫扶志愿服務隊,以技術專家、農技能人、致富能手為主體組成傳技術幫扶志愿服務隊,以教師、文藝人才、鄉(xiāng)賢、好人道德模范、退休老干部等為主體組成傳文明幫扶志愿服務隊。三是說好“地方話”,突出文明實踐吸引力。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等平臺,融通理論話語與百姓話語,把“大主題”做成“小切口”,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把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政策法規(guī)、科技健康等融入地方戲曲、群眾文藝,讓百姓在歡聲笑語中受到教育,真正做到上接“天氣”,下接“地氣”。蚌山區(qū)雪華鄉(xiāng)依托眾學課堂、眾說講壇、眾選平臺、眾演舞臺、眾倡家園,打造了綜合性宣傳教育陣地。四是吹好“文明風”,突出文明實踐感召力。堅持以精品奉獻群眾,以明德引領風尚。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身邊好人故事等有機融入文藝節(jié)目和巡回宣講中,讓小廣播響起來、讓文藝宣傳車跑起來、讓蚌埠花鼓燈舞起來,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為建好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蚌埠市堅持問題導向,聚焦“五抓”,推動形成定位精準、思路清晰、任務具體、形式多樣、特色鮮明、保障有力、運轉高效的工作態(tài)勢。一是抓覆蓋。按照“整合、融合、創(chuàng)新”的原則和“四統(tǒng)一”的標準抓覆蓋,實現(xiàn)陣地建設、志愿服務隊伍、文明實踐活動全覆蓋,切實做到一個中心、多種功能、共享使用、全域覆蓋。二是抓活動。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統(tǒng)領各項為民服務工作,開展好“五個一”文明實踐活動,堅持每周開展一次文明實踐活動、每月組織一次政策理論學習分享會、每季舉辦一次道德講堂、每半年組織一次群眾性觀摩評議活動、每年利用“我們的節(jié)日”開展一次文體活動。三是抓典型。每月組織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觀摩評分活動,打造示范樣本,總結推廣經驗,以點帶面,全面推開。四是抓隊伍。組建縣鄉(xiāng)村三級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和“百姓名嘴”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隊,開展精準化的教育培訓和志愿服務,打造一支接地氣、暖民心、永不走的志愿服務隊伍。五是抓機制。建立考核機制,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納入黨建考核,納入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落實情況巡視巡察,納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設考核內容。建立調度推進機制,每月組織一次觀摩活動,實行現(xiàn)場評分,現(xiàn)場調度推進,對三個縣實行季評分,六個區(qū)實行月排名。通過完善各項工作機制,有力促進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扎實有序、常態(tài)長效地開展。
蚌埠市的文明實踐工作將群眾參與、群眾受益、群眾滿意貫穿始終,不斷增強“六位一體”的工作實效。一是聚民心。通過一系列連心、暖心、愛心、筑心工程的實施,使文明實踐工作成為聯(lián)系、服務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民心得到極大凝聚。二是興文化。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花鼓燈文藝演出、優(yōu)秀鄉(xiāng)風家風巡講、歷史物件陳列展、送戲下鄉(xiāng)等活動,使優(yōu)秀傳統(tǒng)的地域文化得以弘揚。三是旺人氣。各類志愿者精準對接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活動,活動遍布田間地頭、大街小巷,群眾的參與熱情高漲。四是提素質。通過開展“身邊好人唱——我和我的祖國”活動和開設“好人學堂”等,以正面宣傳、典型引領等方式,達到了重塑習慣、涵養(yǎng)文明目的。五是助產業(yè)。通過傳技術志愿服務隊等專業(yè)性志愿服務,高效精準滿足群眾生產發(fā)展的需求,已成為鄉(xiāng)村產業(yè)發(fā)展不可或缺的新動能,在推進鄉(xiāng)村振興、精準扶貧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六是樂百姓。文明實踐活動開展常態(tài)化、豐富化,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對優(yōu)質思想文化產業(yè)的需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為百姓的精神樂園?!瘢ㄗ髡呦蛋不帐“霾菏形N?、宣傳部長)(責任編輯:郭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