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澤喜
【中圖分類號】 R32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3-013-01
藥物是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對癥下藥”可以達到緩解病情或使病情康復的效果,但長期服藥或用藥不當可能導致不良反應甚至加重病情或引發(fā)其他疾病,所以正確選藥至關(guān)重要。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疾病,在40歲以上的人群中發(fā)病率較高,可達8.2%。因患者病期可能有多痰的癥狀,所以止咳化痰藥是治療該疾病的方式之一,但如何選用止咳化痰藥一直是困擾著患者及家屬的問題。鑒于此,為幫助患者早日擺脫病癥,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慢阻肺患者選用止咳化痰藥的方法。
一、什么是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病,簡稱為慢阻肺,慢性氣道阻塞性肺病統(tǒng)稱為慢阻肺。導致慢阻肺的原因有很多,基本都與氣管病變有關(guān),如氣管壁平滑肌收縮以及氣管壁腫脹等,而慢阻肺的癥狀主要包括因粘液腺肥大導致的分泌增多,進而引發(fā)咳嗽、多痰的癥狀。
慢阻肺的患者可能會發(fā)生全身供氧能力下降的情況,從而導致免疫功能受損,所以秋冬季節(jié)更容易感冒。患者伴有頻繁咳嗽的癥狀,尤其是在夜間或者鍛煉之后可能引發(fā)哮喘,該癥狀可能持續(xù)兩年,一年中持續(xù)三個月之久。因慢阻肺患者免疫力較低,因此極易引發(fā)細菌感染,所以會有多痰的癥狀,進而導致氣道不通。但患者在咳嗽時,可以清痰,達到保護氣道的效果。鑒于此,臨床研究表示,處于穩(wěn)定期的慢阻肺患者,可無需規(guī)律使用鎮(zhèn)咳藥物,在止咳方面要極其小心謹慎。
二、慢阻肺患者如何選用止咳化痰藥?
患者在選用止咳類藥物時,要慎重。中樞類的止咳藥物一般作用為不排痰、只鎮(zhèn)咳;此時,如果患者氣道內(nèi)的痰液不能及時排出,則會導致大量痰液聚積在人體肺部,最終形成堵塞。慢阻肺患者體內(nèi)的積痰如果不及時進行清除,使痰液潴留于體內(nèi),進而會導致病原體生長繁殖于呼吸道內(nèi),引發(fā)炎癥惡化,導致支氣管阻塞,發(fā)生呼吸困難、缺氧等癥狀。
祛痰藥必不可少,將患者體內(nèi)的痰液排出,可以有效保證氣道引流通暢、使通氣得到改善,快速化痰是有效控制慢阻肺患者咳嗽癥狀的重要一步。祛痰可使患者呼吸道暢通,積痰消除,不僅可以止咳,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病菌感染的升級而導致肺炎。在此過程中,患者可以選擇部分黏液溶解藥,達到溶解稠厚痰液的效果,以便順利咳出;還可遵循醫(yī)囑加以抗生素的控制治療,清除殘余呼吸道分泌物,可有效緩解咳嗽痰多的癥狀,使呼吸能夠順暢。但是此類藥物的效果不甚明顯,只有部分黏痰較多的患者在治療后成效顯著,其他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另外,常用的祛痰類藥物包括氨溴索、沐舒痰、必嗽平、乙酰半胱氨酸以及祛咳凈等中藥。
除以上之外,如果患者咳嗽時伴隨支氣管痙攣的癥狀,則可服用支氣管舒張類藥物進行治療。多索茶堿作為甲基黃嘌呤藥物的衍生物,可以直接進行支氣管治療,使患者器官平滑肌得到松弛。但是此類藥物更適用于使用短效支氣管擴張劑后效果不佳的患者以及病情嚴重的慢阻肺患者。需要注意的是,茶堿類藥物在使用過程中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所以要遵循醫(yī)囑用藥或停藥,必要時則需進行血液濃度的檢測。而在服用可待因類鎮(zhèn)咳藥時,要注意結(jié)合病情使用,該類藥物可緩解劇烈干咳以及刺激性咳嗽,在服用的過程中要注意適量,咳嗽癥狀不嚴重時可暫停用藥;而在服用愈創(chuàng)甘油醚等祛痰止咳劑時,要盡量避免與強力鎮(zhèn)咳藥混用,以免引起患者不良反應。
總而言之,慢阻肺患者在使用止咳化痰藥時要注意許多。包括在治療咳嗽時,不可單一止咳,而需與祛痰、平喘藥物聯(lián)合治療;在選用復方藥劑時,需遵循醫(yī)囑服用適當?shù)膭┝亢统煞?,以免造成重復用藥的錯誤;在用藥過程中要注意進行必要的監(jiān)護,觀察有無不良反應現(xiàn)象,做到萬無一失。在藥物治療慢阻肺的過程中,患者及家屬要時刻保持警惕,如患者有不適癥狀則要及時就醫(yī)治療,以免延誤病情,造成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