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晗
朋友公司來了兩個新同事,甲一臉桀驁不馴生人勿近的模樣,話不多也不愛笑,似乎很難溝通。
乙給人的第一印象就要好得多,剛來的時候每天笑容滿面,禮貌周到,溫和寬厚,是個能夠體察別人的情緒,人見人愛的陽光男孩。有乙在,辦公室的氛圍總是很好,工作不久就能迅速和大家打成一片,并得到領(lǐng)導(dǎo)信任和每個人的喜愛,接手了許多工作。
有人說,第一印象特別重要,因為跟你接觸過的人都會在心里默默給你貼上一個標簽,之后你的行為和表現(xiàn)常常會印證這個標簽,所謂“刻板印象”就是如此。
可是,第一印象不好,就完蛋了嗎?并不是這樣。還有一個詞,叫“反差萌”。
后來慢慢發(fā)現(xiàn),甲雖然看上去有一點“不靠譜”,可是交代給他的事情,他都不聲不響完成得很好,交來的任務(wù)結(jié)果基本沒有令人失望的。他雖然外表不動聲色,看起來毫不費力,但私下里肯定下了不少功夫。
對于第一次討論決定由甲來執(zhí)行,而最初他一無所知很茫然的內(nèi)容,下一次討論就已經(jīng)把信息掌握得很全面,還有自己的見解。
過了一段時間后,甲的其他才華開始凸顯,大家發(fā)現(xiàn)他文筆很好,會畫畫,多才多藝,熟悉了之后談吐居然很幽默。
他是個慢熱的人,性格應(yīng)該是內(nèi)向型的,并沒有一開始就過多地推銷和展示自己,而是在恰當?shù)臅r機、被需要的場合自然展現(xiàn)“這個我會”,讓其他人很驚喜,好感也慢慢升級。
乙一開始就有亮眼的表現(xiàn),工作按部就班地完成,但過了最初的努力證明自己能力的表現(xiàn)期后,逐漸開始倦怠,對缺乏挑戰(zhàn)的瑣碎工作偶爾會有些情緒化,顯得不那么積極,很多時候選擇沉默。
時間一長,我們發(fā)現(xiàn),甲得到了更多的喜愛,還有職場中很難得的自由度。
慢熱其實也有慢熱的好處,優(yōu)點不會一覽無余,而是如蘇州園林般,處處有遮擋,山重水復(fù)曲徑通幽,自有其妙處。
美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打開局面,只是長久的關(guān)系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能量還是需要流動和生長,保持成長才不會彼此厭倦。一開始熱情后來冷漠的人,比一直冷漠還要令人失望。
小時候家里來了親戚朋友,客人出門時媽媽會要求我站在門口目送人家離開,熱情微笑招手再見,叮囑路上小心。要是去別人家做客,主人出來送,則要反復(fù)勸人家不必送,回去吧。我曾經(jīng)覺得這些客套完全沒有必要,大人真啰唆,好煩??!
后來有一次偶然聽鄰居阿姨閑聊,她抱怨說,過年時兒子和兒媳婦上了車,一句話沒說,迅速關(guān)上車窗走人了,讓她覺得心里堵。兒子開了很遠的車到了丈母娘家,也不知道打電話報個平安,不知道老媽在家牽掛嗎……
我換位思考了一下,覺得離別時的禮貌周到的確很重要——連親媽都會有情緒呀,會敏感地覺得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好。雙方都要表現(xiàn)得熱情友好和依依不舍,才能給這段相處畫上圓滿的句號。
去親戚朋友家做客離開,平安到家后,最好給對方發(fā)個信息:我到了。如果對一起度過的這段時光有美好的反饋就更加周到了。誰都希望收到反饋,圓滿結(jié)束。
你看,我也是個笨拙而慢熱的人,但鄰居阿姨的吐槽,讓我反省自身,了解到一些細節(jié)的微妙之處——而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一些,就是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