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剛闖, 王新建
(1.塔里木大學 植物科學學院,新疆 阿拉爾 843300;2.南疆特色果樹高效優(yōu)質栽培與深加工技術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實驗室,新疆 阿拉爾 843300;3.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 塔里木盆地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重點實驗室,新疆 阿拉爾 843300)
目前,駿棗種植主要樹形為三主枝中干形和開心形,株行距0.5~1.0 m×2.0 m或1.0~1.5 m×3.0~4.0 m,果農利用三主枝中干形的群體優(yōu)勢提高前期的產(chǎn)量,從而獲得經(jīng)濟效益;隨著棗樹樹齡的增長,樹體、樹冠不斷擴大,導致通風透光差,產(chǎn)量、品質下降;同時二次枝極重摘心,導致棗股老化快,結果能力下降,徒長枝增多[1];行距窄,機械化作業(yè)極為困難,管理費時費力,人工物化成本增高。并且主栽棗樹樹形均不能很好地實現(xiàn)機械化操作,不適應未來現(xiàn)代化農業(yè)的發(fā)展需要,主干形、圓柱形是未來駿棗實現(xiàn)機械化的重要基礎,而現(xiàn)有樹形改形難度大,成本高,新建園周期長,樹形培養(yǎng)困難。試驗在十四師224團北-1A系統(tǒng)進行,以三主枝中干形為基礎進行主干形的培養(yǎng),通過總結其改形技術及管理措施,以期能為南疆駿棗省力化栽培提供有益參考。
利用棗樹的花芽具有當年分化,當年開花,以及分化期短,分化速度快,春季再生枝,花芽可正常分化的特性[2],并且棗樹成花數(shù)量多,座果率低,具有豐產(chǎn)的基礎,而坐果數(shù)量與樹勢強弱、樹體管理、肥水條件等密切相關。駿棗干性強,很容易形成木質化棗吊,秋后不易脫落,需依靠高強度的人工修剪,且木質化棗吊對棗股的傷害較大,易形成“肥大”棗股,導致其萌發(fā)抽生棗吊數(shù)減少。此外,三主枝中干形由于其保留中心干或有的開張角度較小有利于改造為“三維主干形”;在紅棗利潤不斷走低的情況下,此樹形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人工物料投入,從而保證紅棗種植戶的效益。
本樹形改造適合寬行密植棗園,224團后期建園多采用窄行密植0.5~1.0 m×2.0 m,通過酸棗直播建園獲得較高的群體優(yōu)勢,可迅速提高產(chǎn)量;此園可作為最佳的改造對象,可通過間伐臨時行擴大行距,便于后期機械化操作,永久株通過重截側面永久性棗頭,只保留一曲折主干,通過刻芽等措施待其春季萌發(fā)新生棗頭。
考慮駿棗樹體需春季抹芽,需控制樹高在1.8~2.2 m,東西冠幅 1.2 ~1.5 m,南北冠幅0.9~1.2 m,干高 0.4 m 左右。通過1 a的連續(xù)整形培養(yǎng),整株棗樹分層明顯,共分上中下三層,第一層40~110 cm ,第二層110~160 cm,第三層160~220 cm;其中,中心干曲折上升,防止上強下弱;中心干不同方位、不同層次平衡分布 6 ~ 9個水平方向延伸的棗頭,棗頭二次枝留4~6個摘心,二次枝不做處理,讓其充分展開;頂端(上層)只保留一個棗頭,處理同水平方向枝相同,通過棗頭摘心,不再向上延伸。
(1)通過冬春季(圖 1,左起 1)一次性截干,三個主枝只保留其較為直立枝作為中心干延長枝,把多年生老化枝組去除,并利用刻芽技術,刺激多年生隱芽萌發(fā),對側枝棗頭除去時,可多留4~10 cm,這有利于新生棗頭的萌發(fā)。
(2)第一年春季(4-5月)棗樹萌芽后,每株選留 6 ~ 9 個健壯芽作為新生棗頭進行培養(yǎng),其余芽應及時徹底抹除,并疏除基部40 cm以下芽;上中下三層枝組選留情況:第一層40~110 cm內選擇不同方向的3~4個壯芽作為新生棗頭枝培養(yǎng),棗頭摘心、二次枝不摘心;第二層110~160 cm 枝芽的選擇同第一層,第一、第二層層間距30~40 cm,上下枝組插空選留,過于重疊枝應疏除;第三層頂層通過對二次枝短截(留1~2棗股),選擇二次枝發(fā)出的芽進行培養(yǎng),其余芽及時抹除,待棗頭高40~60 cm 時摘心,二次枝不摘心,使其充分展開,頂端棗頭主干與中心干錯落排列,彎曲上升。此樹形一年即可改造成功,可保持4~6 a不更新,并且不需要拉枝、別枝等農事操作,利用新生棗頭自身重量和棗果重量,使其自然開張,二次枝不摘心可顯著降低其粗度。其改造樹形若要更新,只需逐年回縮多年生棗頭,重新萌發(fā)即可。
圖1改造整形過程
該樹形改造過程簡單,一年即可成型,但要求原有樹形有中心干或三主枝形開張角度較小的駿棗園;改形后,其結果枝組明顯高于三主枝形,由于樹體結構簡單、易控、結實能力強,容易保持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和優(yōu)質;通過間伐臨時株,可在保證永久行密植的情況下,長期保持較為寬的行間距,噴藥、除草、施肥等均可實現(xiàn)機械化操作,南疆沙區(qū)雜草及酸棗難以控制,農戶多選擇使用除草劑進行防治,造成樹體衰弱,土壤微環(huán)境等[3]的破壞,不利于土壤的可持續(xù)利用,若采用機械進行防治,僅除草一項就可節(jié)約成本10%左右。
(1)該樹形結構簡單,較適合郁閉嚴重的果園改形,由于在原有基礎上改造,一年即可成形,改造周期較短,但對原有樹形要求較高,要因地制宜,若原有樹形開張角度大,無明顯主干,不適合一次改形,可參照此樹形的結構特點和整形思路進行逐步改造,以便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樹形改造時,仍需遵循“因樹修剪,隨枝作形”[4]。
(2)樹形改造要重新抽生枝組,營養(yǎng)生長需消耗大量的養(yǎng)分,由于座果期晚,相較而言,產(chǎn)量和品質略有降低,當年改造更應施足基肥,前期上水應采取遍水遍肥的策略,研究表明[5]:施用有機肥并配合化肥的施用,可提高植物體的營養(yǎng)水平,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3)駿棗樹干性強,需肥需水量大,易造成上強下弱,故下層隱芽要作刻芽處理,或短截多年生棗股時留1~2節(jié),促使萌發(fā)新生棗頭,實踐證明,側枝上的芽萌發(fā)力遠比主干枝上的隱芽萌發(fā)力強。